紀愛國(河北省邢臺縣將軍墓中學054012)
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優(yōu)化政治課堂教學
紀愛國(河北省邢臺縣將軍墓中學054012)
在新課程理念下,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也成為大多數教師的共識,很多教師也在新課程實踐中努力實踐著。但在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這種理念能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可是一遇到上課就出現兩張皮。習慣一言堂的教師總希望課堂還是自己講,讓學生圍著自己轉,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更談不上學習方面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學生在學習上依然處于被動地位,缺乏主動性。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素質很難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要相信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學生素質的提高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覺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一切活動都圍繞著教師的設計。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首要的任務。有了這個基本思想,我們的教師才能夠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
要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除了了解學生外,教師還要關注教材,處理好學生和教材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的實際與教材的要求相吻合。一堂課的學習,是讓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學習政治課的目的在于提高認識世界的水平。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處理好與教材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對于教材的研究,教師不能只著眼于教材,要目中有“人”,這里的人就是學生,教師的腦子里要時時刻刻裝著學生,要想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考慮現在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嗎?學生能夠接受嗎?這樣的講解對學生認識現實生活,處理復雜的社會問題有作用嗎?只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學情,充分聯(lián)系教材,活用教材,那么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夠真正地發(fā)揮出來。
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教學活動能夠在科學、和諧、有序的課堂中進行。在我們的真實的課堂當中,很多教師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架子,依然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味地講下去,甚至可以說是灌輸與填鴨。很多教師雖然也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但一旦與自己的意見不一致,教師馬上會變得嚴肅起來,課堂上氣氛驟變,很多學生就不敢談自己的想法,只能是正襟危坐,聽從教師的教誨,言聽計從,這樣的課堂怎么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與教師交流,與教師思維碰撞,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充分感知課堂的愉悅,充分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領悟人生的意義,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真諦。
和諧的課堂應該是靈動的,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生活的點滴中發(fā)現其蘊藏的道理,能夠捕捉到社會生活中的某一現象所折射出的哲理,這要求教師根據教材進行教學設計,充分設計讓學生思考的問題,讓他們都能夠去思考,去發(fā)現,去表達,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是課堂的靈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方面,要關注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形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就是將教學的目標轉化成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
問題的設計既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又要考慮學生的潛在能力。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有趣味,學生愿意學習;要有啟發(fā)性,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設計的問題要有聯(lián)系性和梯度,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去掌握。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利用知識解決問題,所以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實現教學目的。
在問題設計時,我常常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設計要精心,要符合目標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較高的目標,適當提高難度,使學生達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例如,我在講初二政治《人類面臨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時,利用媒體展示10道選擇題,2道實例分析題。這些題目既不同于傳統(tǒng)的名詞解釋或簡答題,又不同于一般的目標展示,它既表明了識記、理解和運用知識的三個層次的目標,又具有啟發(fā)性。通過自讀思考,學生感知了課文內容,既達到了識記目標,又培養(yǎng)了分析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堂改革的要求。作為政治課教師,我們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水平。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善課堂教學過程,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