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蔡丸子
歸園田居
——鄉(xiāng)村有機樂活田園記
文·圖 ◎ 蔡丸子
1 . 錦園的山腳下是淡出山澗的溪流,從容形成了小池,這里生長著出污泥不染的娉婷荷花,還有熙熙攘攘的鳳眼蓮
2. 山中有小木屋融合在這綠色之中,供客人在天地秀色間休憩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用這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來描繪臺灣有機生活專家范秀琴老師的鄉(xiāng)下花園是非常準確,更是非常傳神。與其說這里是花園,不如說這是一座花園般的莊園。這一點,她的兒子Richard更有驕傲的認知,年輕一代的主人更是熱情地歡迎久居城市的朋友們去體驗這里甘美的花園生活。
這是一處因愛而生、充滿愛意的有機樂活田園。花園地點:臺灣;花園面積:33公頃。
3. 滿滿愛意的錦園小徽標
范秀琴的老家在臺灣新竹,她的家族是范仲淹的后代。小時候,她和家人就生活在新竹的鄉(xiāng)下關西。在很多年前,她的父親希望以后的子孫們能常?;氐竭@里,不要讓祖先、上一輩和子孫隔得太遠,也希望家族有一方聚會的地點,于是在范秀琴的媽媽、Richard的外婆過世后,外公就在老家關西的村居全心全意地開墾這里的山林,并一點一滴地建立了這座“錦園”,以紀念相濡以沫的妻子——“錦”是外婆名字中的一個字。這里的整座山頭都歸Richard的外公屬有,山腳下有花園和小木屋。從一開始,錦園就凝聚著外公的滿滿愛意。
外公希望親人們常?;剜l(xiāng)下去,不要老待在城市里。外公的家族有十個兄弟姐妹,一半以上都是學貫中西、留美或留日的博士?,F(xiàn)在大家都老了,都搬回鄉(xiāng)下住,田園中似乎有一種神圣的力量在召喚著他們。這些早年漂洋過海如今年歲已老的叔伯們又回歸這片土地,他們讓這個莊園更有特別的味道。
圖片說明
4. 拾階而上的樂趣不僅僅在于登高,還有這圓潤的卵石臺階帶來的情趣
“錦園”的內容從山腳一直延伸遍布整座山頭,主人在此建造小木屋供家人居住,他們也會邀請親朋好友們來這里小憩。簡單的草坪和綠樹,花園依舊美麗,這里并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只有樸素的綠意和濃濃的自然氣息,卻成為大家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
學醫(yī)的外公是一位園藝愛好者,年輕的時候就迷戀蘭花的種植。留學東瀛的背景讓他很早就從日本引進自己喜歡的櫻花,并希望能在西關老家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墒桥_灣濕熱的氣候和日本有很大的差異,櫻花在新竹開得并不好,這真讓外公失望。不過這里本土的橘子和柚子都長得非常好,雖然開花不如櫻花那般絢爛,但是夏日脈脈散發(fā)芳香的白色小花,到了秋季金色飽滿的碩果掛在枝頭,也足夠讓主人感到喜悅。Richard曾經在北京工作,每當提到柚子成熟的時候就充滿了對“錦園”的懷念,因為北京的冬天實在太冷,柚子和橘子這樣的果樹難以在這里逾冬。
5. 花草隱約處是日式的石燈籠,這是田園中的園藝元素,也為這里增添了一份歷史感和厚重感
這個花園建造伊始是因為愛,就像花與葉,凋謝了會再開;愛人的離去并不代表結束,愛在這個家族綿綿不斷?,F(xiàn)在外公將“錦園”的更多打理交給了女兒。作為臺灣有機理念的傳播前輩,范秀琴夫婦秉承了父親的理念和愿望,更將有機的理念引入了花園園藝,提升了“錦園”的精神價值。
用愛心加手工來照顧花園,欣賞每個季節(jié)那些美麗的植物盛開或者凋零。對于花園,不強求、欣賞和感恩——這就是主人的園藝態(tài)度。
圖片說明
6. 年輕時代的外公也曾如這座負笈的石偶一樣在東瀛苦讀,如今他終于回歸田園,享受家鄉(xiāng)的無限風光
不僅如此,在這里,他們還實踐著一種特別的園耕技術——歐洲自然活力有機農法。這是一種回歸自然、恢復土壤活力、依據(jù)星辰耕作、比普通有機農法更高層次的園藝實踐。
自然活力有機農法
Demeter“自然活力有機農法”,也稱為“生機律動農耕”(Biodynamic agriculture(Demeter)),是一種在乎植物、土壤與所有生命之間的呼吸共生,舍棄農藥、化學肥料及基因改造,了解自然、尊重共存、結合宇宙星辰、平衡律動的一種蘊育耕作系統(tǒng)。Demeter一詞在希臘神話中是農業(yè)的保護神,她教會人民如何稼穡,現(xiàn)在它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一種超越一般有機、更高層次的有機標章。
1.土地的治療——不同于一般有機,奧地利科學家魯?shù)婪颉な诽估詹┦浚―r. Rudolf Steiner)制作了八種活力堆肥“Dynamic Substance(動態(tài)物質)”,用來加強土地活力,給予土地一種嶄新的力量。例如其中一種是將同類療法的草藥及堆肥裝入牛角中,在秋天的時候埋入土壤中,之后調配使用便可治療土地。因此生機律動農耕不僅只是不傷害地球,更是土壤的醫(yī)生,加速地球的康復。
2.日月星辰的能量——承接古人的智慧結晶,從作物栽種的那一刻起就要觀察日月星辰能量的蘊育、耕作、以及采收節(jié)氣所能豐富的生命對話。
3.圓滿的心意——強調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對士地充滿愛心的栽種。農夫在農場里必須心平氣和,用心栽種照顧作物,使作物收成后依舊充滿宇宙的生命力與植物的原始能量。對生機律動農耕來說,這是轉動宇宙孕育最重要的靈魂——律動農夫的真心意念。生機律動農耕的限量,往往也因如此心識的農夫,難得相遇。于是,每一口律動的滋味,都充滿感恩。
花園的有機肥料
在花園勞作中,他們會使用古老的自然堆肥法為花木施用肥料,讓一切回歸自然,順應大自然法則、氣候、節(jié)令,讓土壤保持活性,讓花木的生長愈加蔥籠,當然綠肥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如果花園里有蟲害,只要蟲害沒有泛濫成災,主人并不會施用殺蟲劑,畢竟蟲子還為鳥兒們提供了食物,這也是自然的法則。范秀琴說,平衡共存在有機農耕的理念中很重要,雖然花園并不是農田,但保持平衡的法則是相通的。
7. 山林沿途是密密的百合竹,它精彩的嫩葉如花朵般層疊盛開,新奇而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堆肥(Compost):一種古老的肥料,是有機種植最好的肥料兼土壤改良劑。它是利用含有肥料成分的動植物加上泥土等混合堆積,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經過發(fā)酵腐熟、微生物分解而制成的一種有機肥料。中國人數(shù)千年的農田肥料就是以使用人畜的排泄物和植物莖葉做堆肥為主的。
如果你的花園面積足夠大,就可以嘗試著進行一下堆肥的實踐,讓修剪下來的枝條落葉回歸土壤之中,或者還可以使用專門的堆肥箱來制作有機肥料。
8. 造型的白皮松招展在山莊,如同迎客松一般
綠肥(Green Manure):它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要有機肥料。它是一種養(yǎng)分完全的生物肥料,以新鮮植物體就地翻壓、異地施用或經過漚制、堆積后作為肥料。按照來源可分為栽培綠肥和野生綠肥;按照植物學可分為豆科綠肥和非豆科綠肥;按照種植季節(jié)可分為冬季綠肥、夏季綠肥和多年生綠肥。綠肥不僅是增加肥源的有效辦法,而且對改良土壤有很好的作用。優(yōu)良的綠肥植物有:紫云英、紫花苜蓿、油菜、水花生、綠萍、三葉草等。
對于熱愛自然的園藝愛好者來說,漫天遍野的紫花苜蓿和紫云英是理想的綠肥選擇。它或許是你兒時鄉(xiāng)村的美好回憶,還將成為你花園中那一抹紫色的浪漫印象——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花園中的信仰與奉獻
很多時候,提到有機的概念,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有機農場、有機食品,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品嘗到有機的蔬果,而很少會注意到在自己私家花園中的有機實踐。對于范秀琴一家人來說,“錦園”雖然不是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莊,但卻是一個很好的花園實踐基地,也是他們傳播有機樂活理念的理想陣地。
9. 范氏家族的紀念碑隱逸在山林之中,看起來有一種神秘的力量
花園中自有信仰與奉獻。園主對于“錦園”的設計和打理都秉承著自然有機的理念,并沒有刻意的雕琢,一切順應自然,樂活的生活方式也貫穿在花園中。比如,在這里,樹木和其他生靈都可以自由地生存,無論是金龜子還是瓢蟲;雖然莊園那么大,但主人不會使用化學的肥料和藥劑。他們將這片土地視為需要感恩的生命之源,并不一味汲取,更多的是維護它們的整個生態(tài),整座花園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循環(huán)生物鏈。一家人經常會沉醉在花園之中,他們問候蜻蜓,贊美嫩芽,與土地交談。他們強調自然與人類共生,善用自然的能量,尊重四時的運作,保持水土的活力,讓花園中的一切飽含充足的養(yǎng)分,亦同時足以抵擋任何的病蟲害。
10. 主人在莊園養(yǎng)了很多雞鴨鵝,但從未特意數(shù)過它們的數(shù)量;它們來去自由;如果愿意出走也沒有關系
于是,一切事物在這里顯得那么天然,不少尋常的事物在這里都有著古樸可愛之處。品茶的時候,沏開水用的是古老的灶臺。那是一座用粘土砌成的圓形灶臺,如今已經不多見,非常質樸。澆灌用的水龍頭被鑲嵌在鵝卵石之中,與之渾然一體;山上的石階是圓潤的鵝卵石,而沿途供休憩的桌椅也是就地取材的大石塊制成,非常原生態(tài)的感覺。
也許受日式園林風格的影響,這里還有不少日式的園林小品:日式的石燈、石橋、石偶……歲月讓它們附上了一層苔青,它們也為這座花園增添了錦上添花的生動感和歷史底蘊。
11. 沿途供休憩的桌椅也是就地取材的大石塊制成,非常原生態(tài)的感覺
“錦園”依山伴水,并沒有驚艷般的美麗,一切都是淡淡的;其間也沒有種植奇花異草,大多是本地的鄉(xiāng)土植物:松竹、紫薇和各類果樹;各類植物自得其樂地開花結果,沿途有星星點點的蔥蘭、長春花,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亞熱帶花草。它們隨遇而安,一輪一輪的生命在這里生長和消亡。每一次Richard回到錦園,他們都會為石縫中小小的草和花的頑強而感動,他經常對朋友們說:順應自然,就是有機。
花園的有機生活實踐
范秀琴夫婦在臺北經營著一家名為“藕根香”的有機生活館,還與朋友一起在大陸創(chuàng)立了有機油品的著名品牌“均衡小站”。這兩個品牌的創(chuàng)立,都飽含著他們視大自然為神圣的根本信念。雖年逾六旬,但他們始終身體力行,愛好自然、感恩自然,而且十多年來,他們一直致力于有機樂活理念的大眾傳播,樂此不疲?!板\園”的新一代主人們也都奉行著有機的生活理念,“錦園”成為全家老少熱愛的美麗驛站,也是他們招待朋友的理想去處。
柚子:Grapefruit,蕓香科常綠喬木。這“天然的水果罐頭”外形渾圓,象征著團圓之意,每到收獲季節(jié),柚子沉重的果實壓彎了枝條,“樹樹籠煙疑帶水,山山照日似懸金”——這是非常適合臺灣氣候的鄉(xiāng)土果樹。更為重要的是,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柚子即佑子,人們認為有吉祥的含義。在花園里種一株柚子樹無疑也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
木瓜:Papaya也稱番木瓜,著名的熱帶果樹,與香蕉、菠蘿并稱熱帶三大草本果樹,原產熱帶美洲,早在17世紀就引入亞洲。木瓜生長迅速,高大挺拔,屬于淺根系速生小喬木,非常容易種植,是臺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一代都適合種植。
回歸鄉(xiāng)村
歸去來兮?泥土的氣息猶如春天的遙嘆,在如此忙碌的都市社會,大多數(shù)人暫時還不能選擇回歸田園生活。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變換一種方式來喚醒自身內心深處的召喚:比如我們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在花園里和花草對話;為它們吟詠即興的詩句;善待花園里每一寸土地——這是多么寶貴的資源?。∪绻覀兛梢栽诮纪鈸碛幸惶幾銐蚍潘缮硇牡奶斓?,或者我們在家鄉(xiāng)還有一塊這樣的土地——那就更應該珍惜!或許有一天,等我們退休的時候,也可以像錦園的主人們那樣選擇回到鄉(xiāng)下。
圖片說明
12. 沉甸甸掛在枝頭的是柚子,一種非常適合臺灣氣候的鄉(xiāng)土水果
有機園藝
在自己的花園里嘗試有機的勞作和園藝實踐。首先關注花園的土壤,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利用廚余和落葉草屑分層堆積作堆肥,土壤會變得健康、濕潤、肥沃、松軟而充滿有機質;避免碰到蟲子就打藥:試著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花園里的一草一木,也包括小小的昆蟲;在自己的花園里開辟一塊蔬果區(qū):既實用又美觀的菜圃會讓你對自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3. 沿途各類植物自得其樂、相安無事地開花結果
蔡丸子 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一直從事編輯工作。冷靜的園藝愛好者,辛勤的花園主人,著有《氣質花園》《夢想花園》等多部時尚類園藝圖書,譯有DK《香草花園》《家庭花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