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樂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130000)
張佳音 (吉林省通化市廣播電視臺 134000)
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點分析
張佳樂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130000)
張佳音 (吉林省通化市廣播電視臺 134000)
莫扎特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后人要將其小提琴作品豐富的內(nèi)涵準確的表達出來比較困難,需要演奏者逐步完善自身的演奏方法及演奏技巧,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思維與音樂素養(yǎng),從而將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風格完美的展示出來。文章在分析莫扎特小提琴作品音樂風格的基礎上,嘗試針對其演奏特點進行分析。
莫扎特;小提琴;演奏特點
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是音樂會上的寵兒,也是小提琴學習者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劇目。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有著流暢簡潔的旋律、自然的形態(tài),聲音明亮干凈,結構均衡有序,是檢驗演奏家音樂修養(yǎng)及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在莫扎特小提琴作品演奏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音準、音色,對其節(jié)奏、力度進行調(diào)節(jié),以將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風格特征、獨特韻味準確的表達出來。
作典家的音樂風格與其所處的時代、社會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密不可分,比如巴赫受教堂音樂的影響較大,故其常用寬厚的復調(diào)音樂,體現(xiàn)出嚴謹、莊重的音樂風格;貝多芬的作品則積極向上,是他拼搏的一生的真實寫照;門德爾松一生生活優(yōu)越,平坦舒適,故其作品旋律柔美、鐘情,富有詩情畫意等等。而莫扎特的音樂風格與上述這些大師均有所不同,雖然其生活環(huán)境處于社會底層,但是莫扎特的性格卻積極樂觀,在其短暫的36歲的一生中留下無比豐富的作品。其作品包括各種形式與體裁,無論是歌劇、交響樂還是鋼琴、小提琴,均是樂壇中的經(jīng)典。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中均體現(xiàn)出兩點最明顯的特征,即旋律的對稱感十分鮮明,是巴洛克時代藝術風格的體現(xiàn),且莫扎特的作品還體現(xiàn)出鮮明的人物感,即作品有著突出的劇情化、歌唱性的特點。
(一)音準與節(jié)奏是基本要求
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有著單純的旋律線條,雖然旋律簡單,但是對音準的精度要求卻很高,要求每個樂句都表現(xiàn)出作品原有的透明感。演奏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滑音、含糊不清的音或者失音。一般情況下古典時期的小提琴作品節(jié)奏多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海頓的弦樂四重奏的終曲自始至終都是十六分音符,甚至巴赫的協(xié)奏曲的個別段落還存有單一節(jié)奏。但是在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中這種節(jié)奏特點十分少見,其節(jié)奏多樣化的特點非常明顯。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有均勻的律動,比如十六音符的演奏要求平均、準確,強拍上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個音則要求響亮、有力,恰如脈搏清晰的節(jié)奏。此外,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多為自然音階排列,旋律比較單純,因此左手演奏比較容易,而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易犯下越演越快的錯誤,所以演奏分弓時要注意上半弓的運弓要適當加寬,使得弓與弦得以充分接觸與磨擦,避免演奏時逐漸加速的不良傾向。
(二)樂句的處理
說莫扎特小提琴作品中每個樂句都很精致一點兒都不為過,且樂句中又處處埋下意外驚喜,故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樂句生動活潑,卻不影響其清晰度。并且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多為主調(diào)音樂,而其所處的時期受巴洛克時期音樂大師們的影響十分顯著,因此演奏時要求音色盡量清晰、明亮,熱情又不緊張。當然,現(xiàn)代的小提琴與當時的小提琴有很大區(qū)別,因此運用現(xiàn)代樂器演奏出的聲音與當時的樂器發(fā)聲區(qū)別較大,必須通過適當?shù)目刂迫嘞曳取㈩l率等方法將當時的音樂鏟果重現(xiàn)出來。與浪漫主義音樂相比,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結構更加簡潔,有很多類似對稱結構的樂句,且受歌劇的影響,莫扎特小提琴作品中有大量的問答式樂句,所以像對話一樣一句強、一句弱。演奏時要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每一句的最后一個音均不要出現(xiàn)重音,每個小節(jié)也不能有重音突出。每一句均要注意合理分配琴弓的弓段,注意音樂的走向及音樂的邏輯性,盡量保證音樂的輕巧、精致,切忌出現(xiàn)雜音、重音。
(三)裝飾音與華彩樂段起到點綴作用
古典音樂早期的作品對裝飾音的運用比較隨意,但是在莫扎特時期,裝飾音的應用已經(jīng)有著嚴格的節(jié)奏時值,日趨規(guī)范。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有著富麗堂皇、光輝燦爛的形象,而這種意境的表達與弦律線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色彩各異的裝飾音密不可分。裝飾音雖然僅為主干音的點綴,但如果運用巧妙可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在莫扎特小提琴作品中,倚音、顫音均是其常用的裝飾音。其中大多數(shù)倚音需要占主音的一半時值,演奏時可處理的稍微實在一些,還有些倚音時值少于主音的一半,可將其算在主音的總時值中。顫音可起到增強音樂表現(xiàn)力的作用,而莫扎特對顫音的偏愛在其作品中可窺見一斑。不同的音樂作品,其所用的顫音的特征及演奏方法也有所不同,莫扎特所用的顫音不像古典主義前期作品的顫音那樣緩慢,也不像后來的顫音那么緊密,莫扎特的顫音密度適中、平均,演奏時需要做到清晰、準確,針對音符時值較短的顫音,則要求體現(xiàn)出靈敏性與爆發(fā)力。
莫扎特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其小提琴作品十分豐富,但是莫扎特所處的年代太過久遠,故要進一步了解其思想性格、時代背景比較困難,還需要人們不斷的研究、考證?,F(xiàn)在國外對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方式已經(jīng)有了新的理解與變化,因此,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時,一方面要了解傳統(tǒng)對其音樂風格的解釋,熟練掌握傳統(tǒng)的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方法,另一方面,也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理解,要多實踐、多研究、多揣摩,以更好表達作品的內(nèi)涵。
[1]陳翔義.關于莫扎特小提琴作品演奏中的幾個問題[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5(1).
[2]王永生.莫扎特小提琴作品教學中的技術問題[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2).
張佳樂,(1978-),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長春市,在職單位: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職稱:講師,學歷:本科學位:碩士,研究方向:室內(nèi)樂演奏。
張佳音(1974-), 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通化市,在職單位:吉林省通化市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室內(nèi)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