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引導促進“問題學生”的成長,就需要教師用“心”交換。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繩之以法”。
關鍵詞:愛心 信心 耐心 童心
問題學生有的屬于“學業(yè)不良型”,有的屬于“表現(xiàn)不良型”等,我們不能給他們貼上“朽木”的標簽而放棄做轉化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問題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創(chuàng)傷,如:多次受到批評,或紀律處分,同時成績又差,因而他們十分自卑。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工作,首要的是尊重問題學生的自尊心??隙ū頁P問題學生,滿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為轉化創(chuàng)造契機。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弊鳛榻處?,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善于發(fā)掘學生的亮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為他們“點亮心中的明燈”。
引導促進“問題學生”的成長,教師必須用“心”交換。轉化問題學生,教師必須具備“四心”。
一、要有愛心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鎖的鑰匙。問題學生對教師的教育常持回避和抵觸情緒,教師要用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用火一樣的真情溫暖稚幼的心,用愛去融化一顆顆冰凍的心;要使學生在教誨中得到關愛和溫暖,從而使結瘀心頭的疑惑、偏見隨之釋然而去。教師要用博大無私的愛去感化他們,用真誠的愛心去排除他們的戒備心理,經(jīng)常地對他們施以情和愛,會使他們漸漸地明白、漸漸地被感化,從而產(chǎn)生“親師、愛師、信師”的心理效應。我對單親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多在生活上關心,經(jīng)常家訪,送一些學習用品甚至愛心早餐等,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班上有一位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遲到,上課就睡覺,偷著玩手機,教師通過課下交流,談話,通過拉家常的方式啟發(fā)引導他畢業(yè)后干什么,有什么特長立足社會,使之對自己的未來有清醒的認識,重拾學習興趣,不再自暴自棄,他又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要有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毙判氖寝D化“問題學生”成功的基礎,引導他們“跳一跳去摘桃子”。在對待“問題學生”方面,首先教師自身要樹立起信心。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問題學生”不僅有進步的心態(tài),也有進步的渴望,更有進步的潛能。一定要擁有“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理念,人沒有天生的差與不差,其好壞主要由后天的經(jīng)歷與表現(xiàn)所致,故而人是可以改變的。其次,要使“問題學生”樹立信心。問題學生在班級中處于一種“特殊地位”,發(fā)言輪不到、板演挨不上、表揚不沾邊,因而使他們產(chǎn)生自悲、自棄等消極態(tài)度,對學習產(chǎn)生了畏難、懼怕的心理,認為自己天生就笨。教師要善于捕捉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肯定,正確引導,鼓勵他們揚長避短。如我班姚楠同學家庭條件優(yōu)越,上課不專心學習,學習成績不好,但能歌善舞,喜歡文藝活動,我鼓勵其積極參加學校舞蹈班,她在學校藝術節(jié)活動中盡顯才藝,古箏表演獲得樂器大賽第二名。如我班齊海濤同學成績在班級倒數(shù)第二,但體育成績突出,鼓勵他參加校團活動,校運會短跑獲得第一名為班爭光。如我班李軍,文化課成績很差,但美術方面有特長,班里出黑板報讓他畫插圖,有時學校出黑板報也找他畫刊頭。因此,他有了自信,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也激發(fā)出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要有耐心
轉化問題學生,首先找準癥結,弄清病因在哪里,準確把握其心理動態(tài),因勢利導,因人施教?!罢{皮型”的學生,大多是壞習慣多,毅力差,做事不用心,從而最終導致成績較差,教育他們的關鍵是疏導、遷移,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學習生活上去。千萬不能缺乏耐心和信心,或心情急躁,或態(tài)度粗暴,或聽之任之,甚至視個性強、不易教誨的學生為不化頑石,從而棄之。要變說教為跟蹤督促指導,防治結合,防患于未然。如我班卞志東同學因父母做生意,一到星期六日家里沒人看管,無心學習就出去玩,以前的那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就會來找他,他又愛面子,不好意思不和他們出去玩。他媽媽打電話給我,向我詢問有什么好的方法。針對這些問題,我多和他交心、談心,把握其心理動態(tài),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就安排他到學習班長家里一起完成作業(yè)。久而久之,他和那些人就斷了聯(lián)系。慢慢地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圍繞在身邊的都是一些上進的同學。再比如,小胖是“遲鈍型”的學生,我先教給其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跟他們講“笨鳥先飛”的道理。總之,轉化問題學生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要反復抓,抓反復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思想準備,要有“不轉變不罷休”的決心和意志。要時時關注病情的發(fā)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直到病人痊愈。只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要有一顆童心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尊重、互助、和諧。教師應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問題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教師必須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給予全心的呵護,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要多一份關愛,少一些怨恨和責難,做到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教師具有孩子般的童心,與他們談心、做游戲,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問題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教育,愿意傾吐心聲、與教師做知心朋友。上課時,教師的眼神多光顧他們,提問時,設計淺顯的題只要其言之有理,就當場給予熱情鼓勵和表場;考試成績從30分考到50分就是一個飛躍,一個可喜的進步,就是一個好學生,只要他比以前取得了些許進步,就要毫不吝嗇地予以表揚和鼓勵。批改作業(yè)時,要精批細改,并加上些鼓勵性的批語,如:“今天你進步了,老師為你的進步鼓掌”“你真棒”等。后進生拿到作業(yè)時,這些批語猶如添加劑、興奮劑、催化劑,他們會從中得到鼓勵,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從中汲取動力,他們就會改變以往的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甚至會主動找教師請教一些學習上的問題,把自己的苦惱和學習弱點講給教師聽,從而為教師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供方便。
總之,對待問題學生我們既不可感到驚奇,又不可置若罔聞?!案腥诵恼撸群跚椤?,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繩之以法”。利用“情”,關心愛護、耐心誠懇,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繩之以“法”,一點一點地打開他們的心結。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