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越
內容摘要:“引導-自學-精講-精練”之所謂“四步課堂”,業(yè)已成為中教學界的流行話語?!八牟秸n堂”作為一種優(yōu)秀教學模式,其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生命實踐。
關鍵詞:初中語文 四步課堂 生命實踐 育人 靈魂
一.引導:科學化、明確化以及適度化
引導關鍵在引讀。在教學中,教師提出教學目標和自學提綱,簡要地提出相應要求以及范圍,然后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并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對每一個問題都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解,而且這一理解必須是學生自身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并認真思索而獲得。[1]所謂“引讀”,其中“引”是關鍵。恰當的引導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否抓住課文要義,學習能力能否得以訓練等。因此,引導要科學、明確、適度,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條件下,既要扣住課文重、難點,還要有適當的延伸和拓展。由此,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便顯得格外重要。關于讀書,我們認為,學生一定要反復、認真地讀,并對照引導提綱積極動腦,使之對學習目標能構思出自己的想法、見解,并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動腦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會讀書、會學習之能力。[2]為什么要強調引導的科學化、明確化以及適度化呢?因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功底參差不齊,學習能力也強弱不一。對此,如果引導不科學、明確,反而甚至龐雜,學生就會“厭倦”。而科學、明確以及恰當的引導,則會令學生感到輕松、自信,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滿足感。
二.自學:討論與交流的相互結合
自學就是學生之間討論、交流各自不同學習心得、體會、看法,從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對學習目標的正確認知和深刻體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其核心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大膽而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3]不同看法或想法相互批駁、碰撞,形成百言爭鳴、百花齊放之狀況。在此一環(huán)節(jié)中,發(fā)言者大膽談各自的看法或想法,其余學生則通過聆聽別人發(fā)言,然后修正和深化自己的看法或想法,以及認識,從而養(yǎng)成修正錯誤、堅持真理的習慣。如果遇到學生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教師則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提示或點撥后再讓學生明辨,務必使全體學生都獲得正確的體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盡量讓學生把對學習目標的不同看法或想法都說出來,對于獨到的看法或想法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而對于有問題的看法和想法,力爭不求全責備,做好引導。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討論虛假化、表演化,追求形式的新奇古怪,而無實質內容。由此,我們在自學的組織上應該細化要求,確保討論與交流有效進行。具體做法是:(1)問題明確化。(2)組織有序化。(3)觀點遵循求同存異原則。(4)質疑合理化。(5)釋疑遵循師生共同參與原則。
三.精練與精講的互動:層次化、及時化與恰當化、條理化
精練的關鍵,在于精選習題,把有限精力和時間用在最關鍵之處,如此教學效果才會優(yōu)良。要做到精練,教師就要在鉆研教材上狠下功夫,理解和領會教材重、難點以及相互關聯(lián)。[4]其次,正確而恰當地把握精練數量與質量,“精練”并非指練習量少,而是指練習得精當,效果佳。同時,精講也很重要,因為講得精了,學生精練效果才會很好。練習要兼顧教材,以及學生實際,以達到學以致用之目的。由于學生興趣和能力差異較大,所以練習設計應當層次化。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突出優(yōu)等生,既要確立全體學生的信心,又要確保優(yōu)等生更上一層樓。所以,練習設計要兼具綜合性、技巧性和適度性。而且,我們還要堅持練習的及時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實現(xiàn)真正高效的“精練”課堂。如此一來,就倒逼我們改善和優(yōu)化課堂設計。所謂“精講”,在筆者看來,關鍵就是恰到好處地“總結”。所謂“總結”,就是將課堂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偨Y的內容一般包含課堂知識經驗,知識運用經驗,學習體會、收獲以及改進經驗。精講這一環(huán)節(jié)堪稱畫龍點睛之筆,因為在這一互動生命實踐過程中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和認可感。
參考文獻
[1]馬力競.中學語文四步閱讀教學模式的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6:3-10.
[2]李霄霞.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性四步教學法初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72-73.
[3]丁文宏.語文四讀教學模式例述[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44-45.
[4]牛建勇.語文課堂“四步”教學模式探究[J].甘肅教育,2010(7):28.
(作者單位:四川新津縣華潤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