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瑜
【摘 要】目的:分析中醫(yī)護理干預對老年失眠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老年失眠患者5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老年患者護理,觀察組進行中醫(yī)護理干預。護理1月后分析兩組患者失眠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失眠率(36.0%)低于對照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中醫(yī)辨證施治,結合中醫(yī)針灸、推拿、情志護理等中醫(yī)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失眠癥狀,提高睡眠質量,從而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關鍵詞】中醫(yī)護理;老年失眠;辨證
失眠是指長時間不能進入睡眠狀態(tài)或者無法入睡,導致睡眠不足。學術上稱為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如果患者長時間處于失眠狀態(tài),就會使患者的精神心理受到嚴重的傷害,尤其是對老年失眠患者來說,對其生命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失眠患者,單純西醫(yī)效果往往不佳,為探究中醫(yī)護理方式對此類患者影響,選擇我院入院接受治療的老年失眠患者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老年失眠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n=25),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8例,年齡62~78歲,平均(69.3±3.1)歲,平均病程(12.3±2.4)天;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61~79歲,平均(70.1±3.4)歲,平均病程(12.6±2.6)天。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愿意參與本次實驗,組間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失眠護理。首先,護士要給患者大致講解一些關于睡眠衛(wèi)生的基本知識,如果條件允許,可讓患者進行一些適度的睡前運動,這還能幫助患者調整作息時間,并逐漸養(yǎng)成按時休息的生活習慣。觀察組進行中醫(yī)內科護理干預治療方法,相關治療護理過程如下。
1.2.1 針灸護理 對患者進行適度的針灸護理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但能夠幫助老年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質量,而且能夠加速患者大腦皮質平衡的恢復速度,一般針灸護理的具體穴位包括三個,分別是內關穴、三陰交穴以及神門穴。除此之外可以在耳穴(心腎、皮質穴)進行耳穴貼壓或耳穴埋豆,這樣可以在大腦皮層的興奮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進而發(fā)揮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還可以在涌泉穴處外敷朱砂,使患者心腎相交,進而盡快地幫助患者進入睡眠狀況。
1.2.2 按摩護理 經(jīng)過大量的臨床實驗研究證明,如果患者長期過度疲勞,對于睡眠質量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其身體機能的降低,新陳代謝就會逐漸變緩,這時候就需要對患者進行按摩護理治療,從而提升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保持機體內部的陰陽平衡,有效地避免失眠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于一些肝臟有火的患者來說,護士需要每天對患者的天庭、印堂、太陽穴以及耳廓背溝等部位進行細致的按摩,平均每天30~50次。隨后護士要用手心對患者的涌泉穴進行按摩,平均每天100次。如果患者屬于痰熱內擾的失眠,護士應該對患者的天樞、足三里以及合谷等三個穴位進行按摩,平均每天80~100次左右。
1.2.3 飲食干預 護士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飲食情況,睡覺之前不能喝咖啡或者烈酒,多喝熱牛奶。患者平時飲食時應該以清淡為主,不能吃油膩、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還需要注意晚餐的攝入不能太多,多吃一些玉米、水果以及海帶等食物,有時候可以將酸棗炒熟,然后研磨成粉在睡覺之前飲用。
1.2.4 情志護理 由于患病時間長,再加上身體以及其他的因素,患者非常需要醫(yī)護人員的關心照顧。對于老年失眠患者來說,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差,患者家屬經(jīng)常會因為工作以及家庭原因不能陪伴在左右,患者就會出現(xiàn)焦慮以及抑郁的心理癥狀,從而對未來的生活以及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好的影響?;谝陨蠋讉€原因,護士應該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遇到難題,護士應該積極的進行解釋,幫助他們正確地面對生活,進而使他們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癥狀。
1.3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 對于患者失眠狀況改善情況,主要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進行評價,一般包括下面幾個部分:失眠消退評分在4分以下;疑似失眠的分值范圍在4~6分之間;失眠分值大于6分。統(tǒng)計失眠率=(≥4分的例數(shù))/本組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失眠率比較應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護理干預2周后,觀察組失眠消退16例,疑似失眠4例,失眠5例,失眠率為36.0%;對照組失眠消退9例,疑似失眠8例,失眠8例,失眠率為6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438,P=0.00142<0.05)。
3 討論
中醫(yī)著作《內經(jīng)》認為陰陽的消長以及出入屬于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對于一個機體來說,如果出現(xiàn)陽盛陰衰或陽氣過盛,將使得陰陽就不能交合、陰氣衰弱,患者則會出現(xiàn)失眠的癥狀[1]。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腎臟陰氣比較虛弱,睡眠程度非常輕,稍微有動靜就會蘇醒,這說明老年失眠患者和腎陰的虛弱有著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颊呷绻L時間處于失眠狀態(tài),就會出現(xiàn)精神萎靡不振、免疫功能降低等現(xiàn)象,嚴重的會對患者身體健康產(chǎn)生嚴重的危害[2]。本文從經(jīng)絡走穴、按摩推拿、情志護理等入手,從中醫(yī)角度對失眠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失眠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yī)辨證角度著手進行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勤磊,陳世龍,丁勇.淺論《內經(jīng)》失眠與陰陽升降的關系[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3,30(6):490-492.
[2]王玉賢,馬克信,王飛雪,等.《黃帝內經(jīng)》論失眠[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9(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