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敏
我園地處農(nóng)村小集鎮(zhèn),如何利用農(nóng)村資源,豐富幼兒美術(shù)活動內(nèi)容,是我們一直以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如何利用這些看似無用的稻草來豐富我們的美術(shù)活動區(qū),體現(xiàn)出農(nóng)村特色,值得我們思考。
一、稻草進“區(qū)”前言
秋收過后,我動員家在農(nóng)村的家長收集了一些稻草帶到幼兒園里來,經(jīng)過整理后我將稻草放置在手工區(qū)中,供幼兒操作時使用。
浩浩(化名)從小隨奶奶生活在農(nóng)村,對稻草比較熟悉,看到后迫不及待地向同伴介紹:“這個我認識,是稻草,我奶奶家也有。”我說:“你眼睛真靈,是啊,今天我們就用稻草來做個玩具,想想可以做什么呢?”聽到這話,孩子們紛紛學著“唐老鴨”叫“啊惡”,只有浩浩大聲說:“稻草可以做稻草人的,我奶奶家的田里就有?!薄斑€能做什么呢?”聽到我的話,孩子們都歪著頭開始思考,有的孩子突然想起看見過草墊子,有的吵著說可以搓繩子,有的說可以做成笤帚。
看來孩子們對稻草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只是平時感覺太普通了,對稻草做的東西沒有關(guān)注。
于是,我留下了“課后作業(yè)”,找一找用稻草做的東西,想一想我們可以用稻草做什么。
期待著明天的答案……
1.稻草進“區(qū)”片段一
[畫面]
今天美工區(qū)里孩子特別多,因為他們看到了許多用草做的東西,知道稻草還可以做什么,所以都躍躍欲試。
浩浩認準了稻草人的制作。只見他拿了一大把稻草坐到座位上,開始扎稻草人了。他先把稻草對折抓在手里比劃比劃,發(fā)現(xiàn)這樣只能做出身體和兩只腳,他嘴里還嘀咕著“沒有手臂”,搖搖頭,拉直了稻草??戳丝?,又對折,他將折好的稻草夾在兩腿之間。在桌上又拿了一小撮稻草,在先折好的稻草上面繞了一圈,高興地叫起來:“手好長啊?!庇悬c像稻草人。怎么固定呢?他看了看旁邊的玲玲(化名):“哎,玲玲,看我的稻草人,你幫我扎一下吧。”玲玲看見了,急忙站起來幫忙,浩浩指揮,玲玲扎,折騰半天,一個“手長腳短”的稻草人終于成型了,他倆高興地直喊,我們的稻草人做好了。一臉的快樂、滿足,盡管他們的稻草人有點“殘疾”,但也是“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好看呢。
[感想]
(1)浩浩對稻草人有較深的印象,在家中看過大人們是如何完成扎稻草人的,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在活動中他完成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2)浩浩聰明,動手能力比較強,遇事愛動腦筋,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2.稻草進“區(qū)”片段二
[畫面]
今天早上,杰杰(化名)一來園就來報喜:“老師,我會搓繩子?!薄笆菃?,你真能干,那今天玩稻草的活動由你來做小老師吧?!薄靶校 ?/p>
活動開始了,杰杰就開始“招兵買馬”:“誰要跟我學搓繩子?”“我要?!薄拔乙?。”……還挺有號召力。
幾個人開始忙活了。
“我先搓給你們看?!苯芙苷f著就拿出兩根稻草,往手心里一放,兩只小手就不停地開始前后搓動,搓了十幾下,拉著稻草看看,咦,怎么還是兩根,變化的只是兩根稻草被搓軟了。小學徒們瞪大眼睛看著,杰杰不好意思了,“這兩根稻草不行,再弄兩根?!痹俅未陝觾筛静荩豢?,咦,還是兩根。樂樂(化名)不樂意了:“怎么搞的,你不會呀!”“我會的,昨天晚上我學會的,真的?!蔽乙豢?,小徒弟們要走了,杰杰肯定心里不好受。“你們需要老師幫忙嗎?”“杰杰吹牛,他不會搓繩。”杰杰臉紅了:“我會的?!笨此菢?,我忙說:“我來看看他的方法對不對,杰杰你搓給我看看。”杰杰聽了忙搓給我看,“是這樣搓的?!薄胺椒▽Φ摹!蔽颐隙ㄋ膭幼鳎暗悄阋獙筛静萁粨Q位置搓動,這樣才能讓它們抱在一起成為繩子?!苯芙苈牶筮B忙試試,一看,真成了小繩子。
小徒弟們不鬧了,小老師開始了與他們的“切磋”“教學”。
一切看起來是那么自然、和諧、愉快。
[感想]
(1)對老師布置回家向家長學習用稻草做繩的任務(wù),杰杰完成得很好,在家長的指導(dǎo)下獲得的成功感特別想得到老師的認可,說明他是個做事認真、自信上進的孩子。
(2)盡管在活動的過程中杰杰遇到了麻煩,作為老師適時的幫助、引導(dǎo)他回憶搓繩的方法,并動手操作,巧妙的掩飾讓他在同伴面前挽回了面子,同時鞏固了他在家中所學的搓繩技能,再次獲得了成功。
二、稻草進“區(qū)”后語
幼兒園的美工活動很受幼兒的喜愛,活動中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在選擇材料時作為農(nóng)村幼兒園的老師,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樹立起鄉(xiāng)土觀、整合觀,從我們的生活中挖掘免費的材料為我們所用,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費用,又取之不盡,豈不兩全其美,稻草資源就是我們的材料之一。我們將其作為美工材料,投放在美工區(qū)域中,孩子們在家長、老師的指導(dǎo)下制作了很多的稻草玩具,獲得很大的成功感。盡管孩子們的作品顯得稚嫩、粗糙,但他們在制作稻草玩具的過程中既發(fā)展了扎、捆、剪、粘、貼、構(gòu)圖等技能,鍛煉了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老師們,大膽地帶領(lǐng)孩子們走進大自然這個迷人的世界去開闊視野吧,去收集利用這些農(nóng)村獨有的豐富的自然資源,讓它們?yōu)槲宜?,“小資源大教育,小投入大發(fā)展,”一定會收益無窮的。
參考文獻:
黃敏娟.幼兒園里的幼兒參與[D].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