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
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乘火車前往西北的一座城市。路途遙遠(yuǎn),即便是在疾馳的特快列車上,也要煎熬30多個小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透過車窗看到的只是黃土高原遼闊無際,綿延不絕。雖然沒有“大漠孤煙直”的蒼涼,雖然不時有綠色的莊稼、樹木和灰色屋舍的點綴,但色彩還是顯得有些單調(diào)了。不僅如此,看似平坦的原野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道道深深的溝壑,同行的人告訴我說,那是黃河泛濫時留下的痕跡。于是我若有所悟,為何這里的村落稀疏,田野里也只能偶見農(nóng)人辛勤勞作的身影。我甚至想,比起喧囂繁華的城市來,這里人們的生活無疑是平淡而乏味的。
黃昏降臨了,窗外的景色都暗淡下去。就在這時,遠(yuǎn)遠(yuǎn)地,一個紅色的亮點吸引了我的視線——在一片蒼茫中,它是那樣的鮮明、醒目。那是什么呢?漸漸靠近了,我才看清:在距離鐵道不過50米的地方,坐落著一個沒有圍墻的院落;一排樣式普通而簡陋的房舍前,有一個小小的空場、一張方桌和幾條長凳;幾個穿著簡樸的年輕人正圍坐在桌前興高采烈地說著什么,離他們不遠(yuǎn)的窗臺上,一臺屏幕很小的電視機正不斷變幻著彩色的圖像;還有幾個嬉戲的孩童,以及一只悠閑漫步的狗……當(dāng)然,我還看到了那根如同旗桿一樣高高豎立的標(biāo)志,在它的頂端,赫然托舉并點亮著一個火紅的“舞”字——它的造型是那樣飄逸,線條是那樣優(yōu)美,仿佛正在跳動一般。我忽然明白了,原來這“舞”字下小小的廣場,就像城市中的舞廳、迪吧一樣,正是偏僻村落中人們享受生活、創(chuàng)造快樂的地方。雖然我沒有看到一個舞者,但那火紅的“舞”字已經(jīng)昭示,盡管生活中可能充滿艱辛,人們并沒有放棄追求與希望……
很多年過去了,不知為什么,那個火紅的“舞”字還時常在我眼前躍動、閃爍。它總是提醒我,不必埋怨生活的平淡無奇,那其中的樂趣與美好,其實是要靠你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