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實用結合?!弊R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識字量大又枯燥無味,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充分考慮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如象形、會意,形聲等特點識字,設計各種識字游戲活動,如:字詞游戲、字謎、競賽、編順口溜,兒歌等,在這些游戲活動中識字學生就會積極主動,識字也就變得輕松自如,充滿樂趣,效率更高。下面我談談自己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方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如在識字課上編字謎識字,不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也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興趣參與其中。在編字謎的過程中我用各種圖片加漢字作為謎底,增強直觀形象感,學生很容易理解字的意思,同時印象也非常深刻。比如在教學“牽?;ā边@個詞語中的“牽”字時,出示謎語:“一頭牛在屋檐下,抬頭看天少一畫?!薄昂啞弊?,“門內(nèi)有太陽,門頂長竹子?!睂W生積極主動的很快就猜出來了,我再出示ppt課件圖片,讓學生們在濃厚的興趣中識字,變“枯燥識字”為“興趣識字?!?/p>
形聲字的教學,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我在“吃、喝、唱,”“打、拔、掛”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qū)“口”字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口"旁表示與嘴巴有關的意義,“扌”旁表示與“手”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口”字旁和“扌”旁的漢字了。再如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主加拼音、組詞,課前預習就要解決一些問題。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做好提前預習,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diào)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fā)揮!學習量和學生個體的經(jīng)驗結合起來,就會內(nèi)化為他們自己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會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從識字這個角度來說,就轉化為新課標提出的“主動識字的愿望”變?yōu)椤皾夂衽d趣”,從而全面逐步“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在教學新課程“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我穿插了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孩子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我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復習組詞時我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教學中,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chuàng)見。
將生字創(chuàng)編成兒童喜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記易背的兒歌進行教學,變枯燥無味的呆板識字為繪聲繪色的趣味識字,如“青”的構字率很高,為了學生便于區(qū)分而正確運用,我編了幾句短小淺顯的兒歌:山青青,水清清,心中有事情,看東西用眼睛,太陽出來天氣晴,說話嘴邊常帶請,美麗姑娘叫倩影。這樣,“青、情、請、情、晴、清”等兄弟姐妹全到齊了,學生在兒歌的誦讀和比較中識字又辨義,在這種兒歌韻律的感召下,學生輕松愉快地一邊玩一邊在形象優(yōu)美的兒歌中記憶生字,變壓力為動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發(fā)展了語言,使教學過程受到識字、啟智和審美的多重功效。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敝腥A民族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給漢字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使其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我們的識字教學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發(fā)掘漢字的人文內(nèi)涵,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引領學生輕松快樂地徜徉在漢字的世界里,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不僅僅收獲在漢字上,更是收獲在心靈里;不僅僅是識了多少字,更是漢字藝術的欣賞與體驗,獲得心靈的陶冶!
作者簡介:
譚佐杰(1975.10~),男,湖北省利川市人,學歷:漢語言文學專科,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