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存興
在全國臺聯(lián)的安排與支持下,榆中縣教育局副局長趙玉珀和我?guī)ьI榆中縣希望小學的十四名優(yōu)秀教師,于2014年10月26日至2014年11月5日在福州教育學院第三、第四附屬小學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跟崗學習。對于此次學習,可以說收獲頗多,特別是福建小學名師、福州教育學院第三附屬小學陳曦校長的語文教學讓我感觸頗深、啟發(fā)很大,在此,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易語文
現在很多的語文教學太講求“課藝”,而失去了本真。受《易經》的啟示,遷移到語文教學,陳曦校長提出了“易語文”的理念?!耙渍Z文”主要包含三層意思:“不易”“簡易”和“變易”。陳曦校長對“易語文”做了如下解釋。
“不易”——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堅定不易地以“生”為“本”?!耙渍Z文”強調的是學生的“學”。因為,學生發(fā)展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所以,應當以“學”為落腳點,把核心性學習還位給學生,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尊、自信、自覺,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簡易”——追求簡約、平實、有效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樂學,讓教師易教,不賣弄教學技巧,不透支師生精力。只有簡單,才具有親和力,才更具有普適性?!耙渍Z文”的課堂特征是簡約、明快,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課堂易于操作。
“變易”——尊重學生差異,順學而導,因材施教,勇于創(chuàng)新。課堂注重生成,及時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重構,不因循守舊,不生搬硬套教學模式,而是以更自然、簡約的方式不斷影響、激勵、引領、發(fā)展學生,讓更多的學生享受教師帶來的智慧與激情,寬厚與潤澤。
“易語文”教學主張指導下的課堂呈現三個特點。第一,模糊性——重在理念,以勢定教。第二,靈活性——活在課堂,注重生成??瞻仔浴υ谄綍r,注重訓練。
“易語文”的實際操作要點: 一是要解讀教材“四心想通”、“厚積薄發(fā)”。二是課堂教學應注重因勢定教,注意“變易”,力求中和。
二、合作學習要關注操作細節(jié)
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所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實踐中存在著“為合作而合作”,課堂上貌似“熱熱鬧鬧”,實則松松散散的問題,成效不盡如人意。為此,陳曦校長通過調查研究總結了以下有效合作的幾個方面:①認同合作者身份,明確合作中的分工;②認領學習任務,圍繞不同任務討論;③豐富合作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特長;④合作過程限時,及時計分評價激勵⑤合作層次有別,匯聚全班合作成果。
三、閱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學校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但受傳統(tǒng)文化和一些不正確教育觀的影響,很多時候,主要功能被放大為“控制”。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應該是激勵,孩子成全他們的夢想,為幸福人生奠定基礎;應該是喚醒孩子身上真、善、美的潛質,為他們今后的生活打上底色;應該鼓舞他們不斷學習,成為將來振翅高飛的練習場?!愱匦iL在《閱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中這樣寫到。這位名師將閱讀的力量精煉為這樣幾個方面。
1.閱讀,是學生成長的必經過程
閱讀使學生更聰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通過閱讀而激發(fā)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播上去,就會發(fā)芽成長,取得收成?!彼宰寣W生學會閱讀,是他們生理成長的需求,可以為他們一生的學習打下基礎。
閱讀使學生睿智。靜生定,定生慧。閱讀能讓愛鬧的學生靜下來,浮躁的學生專注起來,脆弱的學生堅強起來。在今后成長的路途上經歷風雨挫折時,也會因為過去的閱讀經歷而變得從容不迫,有法可鑒。
2.“三大開放”巧點化,讓學生閱讀
開放時間。學生不愛讀書時,用得最多的借口就是“我沒時間,我要做作業(yè)”。為了保證學生有充裕的讀書時間,陳曦校長讓學生早讀時,除了看書,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她自己也是手捧書津津有味的閱讀,保持教室閱讀的氣場;上課的內容簡潔明快,重難點突出,不做無意義的分析肢解,剩余五到十分鐘讓學生自己看相關書籍,讓學生明白,讀書和上課一樣重要;放長假和寒暑假,陳曦校長也不布置太多作業(yè),而是讓學生閱讀,計算字數,贏得獎勵。
開放內容。任何事物只有“放松”、“明快”,才能讓人易于接受。對于剛接觸書籍的學生,過多的限制,只會讓他們思維緊張、收縮。因此,我們要給孩子營造輕松的閱讀場。提倡學生博覽群書,不要只局限在一些特定的范圍內。
開放評價。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言行的“指南針”、“引路牌”,也是學生心情的“晴雨表”、“催化劑”。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就要包容學生,放大其愛閱讀的優(yōu)點,讓學生更清晰地明白——老師在關注我的閱讀。而老師的賞識目光和肯定的贊許,在作業(yè)上有意識的評語,如“小博士,見多識廣”,“博覽群書,并能引用佳句”,“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等,只要是學生真正閱讀的體會,發(fā)自肺腑寫的句子,教師就毫不吝嗇加以表揚,并選出“某某名句”與全班同學分享……正面的肯定不斷鞏固閱讀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對其他學生也起到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3.“四大法寶”妙引導,讓學生會讀
聽讀,讓眼睛休息,耳朵享受。讓學生聽老師朗讀,減輕學生用眼負擔,讓耳朵享受老師對文本加工后繪聲繪色的表述,更容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意境。
速讀,獲取更多的咨詢。現代社會咨詢爆炸,信息海量,如果沒有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獲取的知識就及其有限。所以訓練學生學會快速轉動眼球,學會放大投射的視野,學會“回視”,學會看“前言”“目錄”,學會抓住關鍵詞,學會把一篇長文讀成一句話,學會帶著問題“掃讀”、“跳讀”。讓學生閱讀提速的同時,記憶力、判斷力、專注力等有顯著進步,相信他們的優(yōu)勢在日后會更加凸顯。
比讀,讀出另一番新天地。學生讀書,往往偏向情節(jié)生動、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并不會產生太多的疑問,感受自然也膚淺。陳曦校長利用課文,找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學生在這種意外的刺激下,就容易產生問題,也就容易激發(fā)尋求答案的沖動,繼而再回到書中閱讀探究,形成閱讀的良性循環(huán)。
猜讀,讀出文字的情趣。我們提倡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但不少學生讀書是“囫圇吞棗”,對文字的敏感度較低,不善讀。教師除了在語文課上經常滲透學法,還可以通過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遇上美文,陳曦校長總是摘錄其中精彩片段,故意留出關鍵詞,讓學生去猜。學生猜得不亦樂乎,答案卻往往出乎意料,紛紛感嘆作者用詞準確、生動、貼切,不知不覺中喚醒了自己平時對閱讀的反思,逐漸學會在閱讀時品詞析句。
四、突出學生主體,注重技能訓練,提高課堂實效
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重在理念,思想是根,行為是花。首先要以學定教。因為我們的授課對象是學生,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結構等存在差異,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來調整內容,調整策略,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生為本,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其次,強調贏在課堂,注重生成,注重訓練。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非常重要,要加強這些方面的練習。陳曦校長說的好,在實際教學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文本處理要童化。教育講究可接受性。任何文本解讀都必須從孩子的視覺出發(fā),而不能從成人的角度去解讀。教師要做到深入淺出,用孩子們可接受的方式去教學,只有學生接受,教育效果才是有效的。
第二,教師地位要弱化。師生關系是辯證的,是陰陽兩級,達到中和才是最高境界。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課堂上減少我們強加在學生身上的意識,有意識地淡出課堂,讓課堂散發(fā)出學生自然成長的生命力。
第三,教學過程要簡化。教學目標要明確、精準,重、難點要突出,要懂得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