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當前,小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孩子們的作文中語言匱乏,選材陳舊,內(nèi)容單一。針對上述問題,我在教學中倡導作文的個性化。那么,怎樣才能指導學生寫出具有個性化的文章呢?
一、標題要醒目靚麗
好的文章標題,或者新奇特殊,或者巧用修辭,或者引用典故,或者借用當下的流行語,或者巧用色彩……如寫“以驕傲的代價為主題”的文章,可以擬題《驕傲的代價=傷不起》;如寫爸爸的文章,標題可以擬為《那是我最愛的人》;這些標題會讓人眼睛一亮,魅力十足??偟膩碚f好的標題,應該既靚麗醒目,又言簡意賅,起到概括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語言要個性十足
充滿個性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亮人眼眸,還能充分調(diào)動讀者的種種感受,甚至還能喚起記憶中的某種神經(jīng)——或快樂、或感動、或悲傷、或振奮……怎樣指導孩子習作語言的充滿個性化呢?
1. 鼓勵學生運用生活中常用的流行語。如“菜鳥、”“點贊”“××去哪啦”“你懂的”“傳遞正能量“感覺自己萌萌噠”,“吐槽”……這些流行語言充滿時代感、新鮮感,拉近與讀者距離,讀起來倍感親切,親和力十足。在表情達意上與文縐縐的語言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易于被讀者接受,熟記于心。
2. 語言需要大膽的想象。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將大膽的想象付諸于筆端,字里行間流淌的與眾不同的語言,能讓人產(chǎn)生過目不忘的效果。比如肖同學寫他家門前的龍須柳的外形:“我家門前的龍須柳樹,柳枝彎彎的,就像媽媽剛剛燙過的大波浪。”傳神的語言讓我們眼前立刻浮現(xiàn)出龍須柳特有的外形,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這種方法常常在有修辭句中使用,讓讀者印象深刻,歷久彌新。
3. 語言既“精”又“準”。在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時,精準的語言立刻就能讓人物的形象變得鮮活起來。如劉同學在描述他曾經(jīng)的村小校長是這樣寫的:“我們校長是我鄉(xiāng)中唯一穿西服腳登黃膠鞋的校長?!绷攘葞坠P,這位村小校長就栩栩如生“站”我們的眼前了。
三、情感要真切感人
要想寫出有個性的習作,就應該做到“我手寫我心”——不但要寫自己熟悉的東西,還要寫出真情實感,要寫自己的真話、心里話。張同學在“給爸爸的一份信”中,她向爸爸傾訴:自從家里有了弟弟,爸爸把愛都給了這個在她看來是“入侵者”的小弟弟身上,讓她獨自睡小床,在漫長的黑夜中她委屈、無助、孤獨。他爸爸讀了這篇作文后哭了,并對自己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與改正,孩子的心結(jié)解開了,現(xiàn)在父女兩人其樂融融。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經(jīng)歷和深刻的感受,才容易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撥動讀者喜怒哀樂的琴弦,才能受到讀者的青睞。
四、立意要新穎深刻
立意是給文章確定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立意就是告訴讀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有深度的立意應該“以小見大”或者“化大為小”,還應該敢于挑戰(zhàn)舊論,逆向思維,嘗試“反彈琵琶”之妙。如在寫題目為“我心中的英雄”這篇作文時,李同學筆下的英雄是平凡的農(nóng)民,所表現(xiàn)的主題是他們勤勞,他們用現(xiàn)代技術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那種與時俱進的精神;滕同學則從曹操招降關羽,并送他赤兔馬為例,贊揚了他尊重人才的一面,一改曹操在世人心中奸詐狡猾,殘暴不仁的形象,讓人耳目一新。
五、技法上要靈活精巧
1. 在結(jié)構上力求精致巧妙,小標題式獨立成章又緊密相連;鏡頭組接式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日記連綴式,可以把以時間為線索的故事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中心突出。
2. 在表達手法上,如果寫狀物的文章時我們可以采用第一人稱來敘述,如寫事為主的文章,我們可以采用日記體、書信體或者是戲劇的形式等等,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