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摘 要 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教學方法也處于日益變化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我國教育步入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對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手段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手段 機械制圖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47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YANG Dongmei
(Foshan Sanshu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528100)
Abstract Evolving with the times, our teaching methods in an increasingly changing.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our education entering modernization. In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of infor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I am teaching mechanical draw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tools; mechanical drawing; use
1 傳統(tǒng)機械制圖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的發(fā)展歷程中,一種教學方法被其它的教學方法取代,那必定是因為這種教學手段已經(jīng)無法順應那個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因此,筆者對傳統(tǒng)機械制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首先,在傳統(tǒng)的機械制圖教學中,教學活動單一而枯燥。在教學中,老師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把自己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角,使主客體之間發(fā)生了轉(zhuǎn)換。在教學時,老師為了完成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而這種教學方法下的學生,并沒有對老師教授的知識有全面的理解,他們處在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很顯然,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沉悶而沒有生氣,學生并沒有全身心的專注到老師對知識的講解中,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這就造成老師雖然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但教學的質(zhì)量卻很低。
其次,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黑板繪圖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顯而易見,機械制圖課程是以繪圖為基礎的。在教學中,沒有信息化手段的輔助,老師只能在黑板上繪出相關的圖形。本來一堂課教學的時間也有限,如果圖形比較復雜的話,可能一堂課只能繪制一兩個圖形。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學時間的優(yōu)化配置,也不能使學生掌握全面的信息,不能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同時,機械制圖模型也不能滿足相關的要求。對于機械制圖教學來說,圖形是處于永恒變化之中的,它需要學生利用無限的想象空間,去揭開這些圖形隱含的秘密。而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所展示的那些教學模型過于單一,不能把相關章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梢姡@些教學模型演示根本不能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
最后,在機械制圖教學中,老師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所遇到的教學難點。對于機械制圖課程來說,它主要是以抽象而復雜的圖形來呈現(xiàn)對應的知識點,老師在對機械制圖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對這些幾何形體結構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這樣才能把圖形想要表達的相關知識點傳遞給學生。但是,在教學中,老師并沒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去尋求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對一些復雜圖形進行分析的時候,只是采用一貫的繪制方法。這樣繪制出來的圖形不僅沒能把知識點借助圖形呈現(xiàn)出來,還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
2 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1)在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機械制圖教學信息化需要遵循的原則。雖說每一種新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都是和這個時代息息相關的,但在應用它的過程中,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使新的教學手段更好地發(fā)揮它自身具有的優(yōu)點。一是: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需要站在認知規(guī)律的角度,堅持適時性的原則。這也是它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對于機械制圖教學來說,即使教學設施再先進,如果沒有作圖基礎知識以及相關的投影對應關系作為支撐,教學是無法達到它預期的期望的。這主要是因為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的機械制圖,它也是需要從相應的知識體系著手,并在遵循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具有一定想象力的基礎之上,更好地掌握機械制圖的精髓。比如,在對三視圖投影規(guī)律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身邊的實體,把黑板作為V面,地面作為H面,而學生方向的右墻面作為W面,來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教學。這樣就可以使相關的知識點變得具體形象,學生也能很容易理解。二是:在教學中,老師需要以教學對象為基點,遵循適度性的原則。適度性原則也就是指在機械制圖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正確的評估,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更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最后,在進行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時候,需要全面把握學科的特點,堅持適當性的原則??偟膩碚f,直觀性、抽象性是機械制圖教學的重要特點。相應地,在教學中,對學科自身具有的特點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進行機械制圖教學的時候,需要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優(yōu)化組合。當然,多媒體只是教學的一個輔助設備,不能一味去依賴它。換句話說,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需要遵循適當性的原則。在教學中,它更多的只是為了突出知識的重難點,對教學內(nèi)容予以內(nèi)化。比如,在對機械制圖中合體視圖進行繪制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實物模型和視圖結合在一起來呈現(xiàn)對應的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拓展思維。
(2)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第一,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幫助老師對課堂時間進行優(yōu)化配置,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機械制圖是和其它基礎課程有所區(qū)別的。它主要是在對視圖和表達方法恰當應用的基礎上,老師對不同種類的零件與部件形體結構、國家相關規(guī)定加以講解。很顯然,在課堂上繪制大量不同類型的視圖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AutoCAD、3DstudioMax、CAXA等計算機繪圖軟件在備課時制作出教學內(nèi)容素材,利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出電子教案。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隨時選用各種電子圖樣,并在電子圖樣中講解。教師課后小結時也可以隨時調(diào)用各種電子素材,達到傳統(tǒng)教學中所無法實現(xiàn)的效果。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有限的時間得到合理的利用,還可以提供給學生很多的知識信息,擴充他們的知識儲備。
第二,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在對機械制圖課程中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媒介,創(chuàng)設具有交互性的教學流程。老師可以進行探究式的教學,開展小組式的探究學習活動;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還能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方法多式多樣,諸如:以信息技術下學生互動為核心的協(xié)作討論法,以學生主動探索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實踐操作法和圍繞問題展開的發(fā)現(xiàn)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靈活選擇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隨之,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增加了很多,從而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適應了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此外,多媒體輔助設施的應用使老師不得不對自己某些方面加以完善。
第三,運用信息技術建立視圖與三維立體模型,提高難點突破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機械制圖所研究的對象是具體的三維立體,包括各種基本幾何體、組合體、零件、裝配體。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是很容易混淆,分析起來也比較復雜,比如,那些很難直接用口頭的形式對圖形的直觀與立體形象展示出來的知識點。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各種木制教具來做現(xiàn)場演示。這種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木制模型往往與教材相脫節(jié),教師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教具;其二、木制教具的體積較小且造型單一,在教室中演示時,只有部分學生能觀察清楚。且可選造型有限,不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空間型體的結構;其三、對于大型的零件與裝配體,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即使在車間中參觀實物也不可能隨意進行反轉(zhuǎn)、拆卸、剖切,使學生觀察內(nèi)部結構及裝配關系。利用多媒體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種三維立體模型在課堂教學中演示。優(yōu)點有三:其一、電子三維立體的真實感完全與現(xiàn)實中的零件一樣,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需要對其點、線、面、體等不同要素設置不同的顏色來加強對所講內(nèi)容的表達。其二、教師在AutoCAD、3DstudioMax、CAXA等環(huán)境中可以隨意旋轉(zhuǎn)、剖切、拆卸、放大電子三維立體。其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隨意改變對模型的觀察視口,并把該視口與視圖建立聯(lián)系。由此加深了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在多媒體運用的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完善。
總之,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使老師的教學水平得以完善,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高,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其成為新時代下復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牛國富.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手段運用探討[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0.1:37-39.
[2] 何萍.如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