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宗
“安徽懷遠小學生長期遭班干部勒索”這一事件嚴重突破了我們的認知底線,情節(jié)之離譜、性質之惡劣令人難以置信。我們不禁要問:一個被班主任授予檢查作業(yè)和背書權力的副班長,何以“有權就任性”到此等地步?從二年級就開始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又何以持續(xù)到六年級才被發(fā)現(xiàn)?勒索錢財還則罷了,又何以暴戾到逼迫同學吃屎喝尿?
據(jù)報道,涉事小學校長和班主任已被撤職,毫無疑問,校長和班主任要承擔直接的管理責任。在媒體報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沒有完成作業(yè)或背書不通過的后果是什么,孩子說,副班長會向班主任告狀,孩子們就會遭到懲罰?!?/p>
雖然報道沒有透露會遭到怎樣的懲罰,但可以想象,如果老師的懲罰不夠“可怕”的話,孩子們也不會“吃屎喝尿”的。學生犯了錯誤,當然要進行適當?shù)膽徒浣逃?,這種教育應當以教育學生、促使學生自省悔過為目的。不能讓懲戒教育等同于“讓學生害怕”,也不等同于“讓學生畏服”。
班主任管理和選用班干部不當在此事中起了縱容姑息的作用,那么該副班長勒索錢財和逼迫同學吃屎喝尿的暴戾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很簡單,是“權力”和教育不當使然。在小學校園里,班干部是班主任的直接代理人,擁有班主任賦予的“最高權力”,這些“權力”包括了檢查作業(yè)、背書情況以及匯報班級同學學習情況等。在一個班級小社會里,這些“權力”可能讓孩子變得復雜,甚至滋生各種各樣的“腐敗”。另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當,使得其人性中惡的一面被放大并體現(xiàn)出來。
把學校里學生干部的“不給錢,就會把作業(yè)給撕掉扔掉,就算是背書,也不讓通過”和社會上少數(shù)干部“不給錢,就不辦事,就算是符合條件,也不給審批”的丑惡現(xiàn)象相比,兩者如此神似。毫無疑問,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根源一部分還是來自成人社會,一名小學副班長能利用手中小小權力“敲詐勒索”,成人世界的游戲法則如此深入地滲透進童真世界,讓人嘆息。
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喚醒。老師將“查作業(yè)和背書”的權力交給學生,無可厚非,但任由學生自行處理,放棄教師引導教育的職責,就是失職。一個小學的副班長能夠玩弄權術,而且是敲詐勒索,逼迫同學喝尿,這些惡行是“怕”的教育帶來的惡果,更是污濁的社會風氣侵蝕的結果,這樣的現(xiàn)實既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教育自身,這樣的悲劇值得我們反復深思,我們整個社會都要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