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
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活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文獻情報中心,其知識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對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用戶”已不再滿足于簡單地獲取文獻信息,而是在浩瀚的資料中快速捕獲有用信息,迅速解決自身教學、科研或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應當從用戶個性化需求出發(fā),從學校學科特色出發(fā),建立知識篩選、重組、整合、再生產(chǎn)等知識服務新模式,建設知識服務共享新平臺,打造特色數(shù)據(jù)庫和學科導航系統(tǒng),不斷挖掘和提升知識服務能力,更快捷、更系統(tǒng)、更全面地滿足用戶的知識服務需求。該文從知識服務的內涵出發(fā),對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主要方向和構建策略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知識服務 服務模式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c)-0200-01
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活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文獻情報中心,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用戶”已不再滿足于簡單地獲取文獻信息,而是在浩瀚的資料中快速捕獲有用信息。如何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深化服務層次,進行知識的重組和再生產(chǎn),更好更快的為“用戶”篩選、集成有效信息,是高校圖書館在想更在做的事情。因此,如何結合“用戶”的個性化的需要,構建知識服務新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系統(tǒng)、智能的知識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在知識經(jīng)濟條件下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 知識服務的內涵
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存在著千差萬別,但評價服務效果的核心都是是否解決被服務對象的問題,讓服務對象感到滿意或滿足感。知識服務同樣如此,不僅要關注是否給用戶提供了文獻知識情報,更要關注的是“我”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是否解決了用戶在知識方面的問題。因此,就高校圖書館而言,知識服務應當是基于所擁有的文獻知識資源,以用戶的目標為方向,對文獻知識進行選取、組織、配置、傳遞,為用戶解決問題所進行的知識支持、知識創(chuàng)新和全程服務。
2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主要方向
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度發(fā)達、信息資源充分共享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的用戶獲取文獻信息的途徑也更加多元化,他們所需要的是如何更加準確、及時、全面地獲取他們所學要的文獻信息,這對高校圖書館而言既是巨大挑戰(zhàn)也是重大機遇,只有依托豐富資源,面向用戶需求,以個性化、整合化、多元化的方式構建知識服務模式,才能形成自身獨特優(yōu)勢。
2.1 個性化
高校的學科駁雜,涉及諸多領域,高校圖書館用戶的總體需求是多元化,單個用戶需求是個性化的,既有教學的需要,也存在科學研究或學習的需要。因此,高校圖書館需深入研究分析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根據(jù)用戶需求的動態(tài)變化持續(xù)地進行知識服務。
2.2 整合化
對于用戶而言,從高校圖書館獲取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是目的,而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否方便、快捷和有效同樣重要。因此,知識服務所提供的產(chǎn)品,應當是在現(xiàn)有文獻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加工之后的完整方案,知識服務的過程,也應當是集成的和“一站式”的。
2.3 多元化
高校圖書館提供知識服務的途徑和手段,隨著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也應當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智能化、網(wǎng)絡化的方式為用戶提煉出更多相關聯(lián)、相印證的數(shù)據(jù)資料,為用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知識獲取途徑。
2.4 深層次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不僅擁有自身的龐大資源,還可以通過深化合作交流共享其他圖書館的資源,因此,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這個優(yōu)勢,為用戶篩選更加豐富的信息的資源,并通過分析和處理,形成深層次、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高質量的知識。
3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構建策略
3.1 始終以用戶為導向
以用戶為導向是服務的根本特征,高校圖書館要打破傳統(tǒng)的文獻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從用戶的需求出發(fā),從簡單地提供文獻知識專項進行信息的重組和提煉,深化、創(chuàng)新文獻知識服務。一是要對用戶的知識行為特征和需求特征進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調研和歸類,掌握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方向和方式。二是要根據(jù)調研的結果,對知識服務的理念、方式、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館員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以更好地貼合用戶需求。
3.2 建設知識服務共享平臺
豐富的知識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提供知識服務的基礎,圖書館不僅要注重實體資源的充實完善,更要重視實體資源的數(shù)字化、電子化,以及與其他圖書館的共享資源建設。還必須針對高校自身的學科、專業(yè)需求,建立學科館員制度,通過專業(yè)搜索引擎、集成技術,打造特色數(shù)據(jù)庫和學科導航系統(tǒng),建設統(tǒng)一的知識服務平臺,提供專業(yè)化服務,以方便用戶更加高效地檢索、獲取和利用文獻信息。同時,還要求用戶對知識服務的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夠快速檢索信息,獲取有用資訊,要也要求圖書館既要造就一批知識性的館員隊伍,要加強對用戶的培訓,讓兩者在知識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將精力集中在知識的再生產(chǎn)上。
3.3 創(chuàng)新知識服務評價體系
服務的評價標準是是否為用戶解決了實際問題,達到了用戶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套面向用戶的知識服務評價體系,合理設置服務項目、服務水平、服務質量與服務方式等評價指標,考察知識服務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揭示現(xiàn)時服務水平的同時反映出用戶的需求導向,并根據(jù)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建立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標準、規(guī)范和獎勵機制,提高圖書館員提供知識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 結語
總之,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高校圖書館工作,應當著眼和著力于知識的創(chuàng)新和再生產(chǎn),瞄準知識服務的個性化、整合化、多元化的方向,以用戶為中心建設知識服務共享平臺和服務評價體系,不斷挖掘和提升知識服務能力,更快捷、更系統(tǒng)、更全面地滿足用戶的知識服務需求,保障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 張海濤,宋拓,劉健.高校圖書館一站式知識服務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14,2(6):124-126.
[2] 趙麗.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7):359-360.
[3] 于衛(wèi)華.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幾個關鍵問題[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4,9(1):4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