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微信上常常溝通的媽媽,前幾天給我發(fā)來長長的一段話。她心情不是太好,因為她家的小男孩,被幼兒園老師狠狠批評,并且留下坐小板凳了。不過,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很好。
她的留言,下面我完整地分享出來:
我去接我兒子放學(xué)的時候,就見他和另外一個小男孩一起坐在教室一側(cè)的琴凳上,小嘴癟呀癟的,沒敢哭出來。
班主任老師黑了一張臉,看見我以及另外一個孩子的家長,話匣子就打開了:“你們這倆孩子以前都挺乖啊,這次實在是把我氣到了,必須回家好好教育教育。我說了課間的安排,叫他們別亂跑了,說了好幾遍,他們都跟沒聽到一樣……”
我當(dāng)時插了一句:“可能真沒聽到呢?”
可是老師沒聽見我的話。她一定被氣壞了,就跟我以前被我孩子氣到一樣。我能理解,所以,索性聽老師說。一直等到老師允許后,我才牽著孩子的小手回家。我沒批評他,只在走出校門后,停了下來,蹲下問:“老師批評你了,你心情不好?”
他一下子哭出來了。我等了半天,給他擦完眼淚鼻涕,又問:“那你打算怎么辦呢?”
他說:“我再也不跑了?!?/p>
我搖搖頭:“不對,你喜歡跑呀,該跑當(dāng)然要跑、要跳。只是下回當(dāng)老師說不能做某件事的時候,咱們需要遵守老師定的規(guī)矩?!?/p>
案例中,媽媽當(dāng)時對老師其實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他也許真的沒有聽見呢?!庇绕洚?dāng)男孩們專注于某件事的時候,他們的耳朵是關(guān)閉的,唯有視覺、肢體動作處于開啟狀態(tài)。所以,我們常說,如果你希望孩子“聽”話,別沖他們喊話。站在遠(yuǎn)距離,即使再大呼小叫,也很可能不起作用。對不起,人家根本沒聽見。所以,不如走近孩子,正視他們的眼睛,用適中的語調(diào),清楚地把你要說的話,簡潔地說完。啰嗦話男孩們尤其不愛聽,他們的大腦不具備那么復(fù)雜的網(wǎng)路。最好一次只給一個簡單明確的信息,這樣男孩們才能有效處理。
男孩體內(nèi)的荷爾蒙,讓他們必須要通過更多肢體動作去釋放過剩的能量,在釋放過程中,他們同時獲得認(rèn)知與自我力量的提升。所以,雄性激素和旺盛的精力,原本是男孩們的優(yōu)勢。但在現(xiàn)實中,這卻又最容易帶給男孩們阻礙。
如果男孩們能夠表達(dá)自己,他們最想對大人們說的是:我更喜歡去親身體驗、感受,而不是聽你們說。讓小男孩們專心地“聽”幾十分鐘別人的講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推推搡搡、各種動作,卻更符合他們的天性。所以,從這點來說,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的確不那么適合男孩。進(jìn)入學(xué)齡期后,男孩們的問題似乎更多。要減輕這方面的問題,家有男孩的父母,一方面不要過早送孩子入學(xué),另一方面,需要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動手操作機(jī)會,以及能調(diào)動孩子肢體動作的游戲項目等。
再有一點, 當(dāng)你的男孩被老師評判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話”的時候,千萬別一腔怒火上來,與老師站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開始對孩子大動肝火。這是孩子最需要你支持的時候, 問問他們喜歡什么,心里想要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委屈,同時跟老師做好溝通。 這樣去做,你的男孩會感激你的。
(羅靜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中國心理學(xué)會科普委委員,積木寶貝首席教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