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仝偉
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yǎng)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yè)教育偏重于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側重實際應用,分散在我國各個領域,是社會所必需的人才。我國目前有一千多所高職院校,為培養(yǎng)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學校往往側重于專業(yè)課程的設置、教師配備、教材教學用具等,對公共課程關注度較小,致使思政課在高職院校受到漠視,學生課堂出勤率不高、課堂表現不好等現象隨處可見。因此,高職院校和思政教師需要予以重視,在為社會培育更多更優(yōu)秀的專技人才的同時也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因為社會需要的是“有才有德”的,而不是“有才無德”的,“有才無德”的人對社會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形成。
囧境一、學校不重視
高職院校大都主要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技術、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對專業(yè)課重視程度較高,相對而言,以思政課為例的公共類課程往往得不到重視,具體表現在教師資源不足、課程安排不合理、學時相對不足等方面。在很多的高職院校,思政課配備的老師大部分由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和外聘教師組成,專職教師僅占思政教師總量的三分之一或者甚至更少,學校在思政教師的人員數量予以限制,長達數年之久。二是由于思政教師資源不充足,思政課總采取合班的形式來進行授課,每個班級大部分在100 人左右,給教學管理帶來一定困難,教師很難去查考勤,學生因此經常發(fā)生缺課、逃課現象,而且人數多,課堂紀律不容易控制,極大地影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聽講。三是學時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標準規(guī)定是64 個學時,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設置48 個學時,另外的16 個學時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進行,明顯出現“縮水”現象,而據了解,有些院校采取的實踐教學模式僅僅采用學生調研并提交調研報告的形式,調研報告存在一定的欺騙性,學生往往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進行抄襲,最后提交給老師,這樣的實踐教學有點“魚目混珠”的嫌疑。
囧境二、教師不專業(yè)
囧境一提到過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大部分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和外聘教師。先來說說專職教師,聽名字給人感覺思政的專職教師應該是很專業(yè)的吧,但是實際并非如此,學社會學的、學歷史的、本科學歷的等等等等,這樣的“專職”教師有點說不過去吧;再就是兼職老師,兼職老師的組成更是各式各樣,專業(yè)背景專業(yè)化程度不高,學歷層次也不夠,教師資格證也不一定具有,有的是為了評職稱要求,有的是為了賺取課時費,達不到專業(yè)標準;最后是外聘教師,有些院校對外聘教師管理不嚴謹,聘請的教師有的跟思政毫不相關,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按時授課,有的教師充當“老好先生”,對學生采用放羊式管理,最后的成績則是全部合格,成為了學生們口中的“好老師”。
囧境三、學生不在乎
由于高職院校近些年生源存在不足的現狀,學生的總體素質出現回落現象,以前考取高職院校的分數在300 左右,后來慢慢降到的200,甚至是100,更為震驚的是,有的學生沒有參加過正式的教育或者是正式的考試,通過現今高職院校采用的單獨招生進入到學校,開始美好的大學生活。他們進入高校,目的無非是學門技術混個文憑,所以一般而言,學生對專業(yè)課還是比較重視的,然而對待像思政課這類的公共課則是或有或無,很不在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出勤率很少能達到100%,每節(jié)課總是有學生出現缺勤現象,有的是因為學?;蛟合涤谢顒?,有的是個人原因確實有事情,但是大部分主要是因為學生們總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老師由于人數多不會經常點名,加上對思政課興趣不大,有些老師講課古板,很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就是學生經常參加各種活動,這樣一來,學生逃課、缺課的現象便屢見不鮮了。遲到現象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經常面臨的現狀,尤其是上、下午第一節(jié)課比較嚴重,由于學生作息不規(guī)律,經常熬夜導致早晨起不來,上課后十分鐘還不停地有學生進來上課,手里還提著大包小包的早晨,影響了課堂的正常進行。
很多高職院校思政類課程采用開卷方式進行考核,而且難易度不大,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一般情況,百分之九十多的學生都能通過考試,這樣一來,學生的心中會產生“必過”心理,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在學生的心目中的位置變得沒那么重要,長期以來,這種態(tài)勢惡性循環(huán),上課時不但不專心聽講、不做筆記,有的學生甚至連課本、筆本都不帶,可謂是空空來空空去,不過手機是必帶的,上課的時候只會用手機上網,聊天、玩游戲、看視頻,學習知識不再是學生上課的主要目的。
社會在發(fā)展,現在的學生可以說每人都有手機,上課玩手機成了當今課堂的普遍現象,思政課堂也不例外,豐富的網絡世界吸引著學生去探索,網游、視頻、聊天等等,學生們樂此不疲。同時當今的學生作息極不規(guī)律,熬夜是家常便飯,這樣晚上熬夜,白天上課則沒有精神頭,通過睡覺來彌補睡眠不足。還有一大部分學生課上總是不斷說話,早晨吃早餐、上課吃零食現象普遍,不能完全遵守課堂紀律。
針對高職院校思政面臨的幾大囧境,現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
一是學校方面。高職學院不能僅對專業(yè)課程予以重視,對思政課在課程安排、師資配備、考核模式等方便加以改善,比如將開卷考核模式改為閉卷考核模式、提高專職教師的專業(yè)程度和數量、盡量避免合班授課方式;二是教師方面。作為思政教師,應具有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多采用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的模式進行授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節(jié)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自主產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在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良好素養(yǎng);三是學生方面。步入美麗的象牙塔,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 也要學會為人處事,辨別是非曲折,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要對思政課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在以后邁出校園的時候有所收獲,能夠以一個敢闖敢拼、視野開拓、知識豐富的新時代青年去面對社會,做有意義的人。
[1]張彬華,儲昭海. 高職院?!案耪摗闭n教學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 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 (12).
[2]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3. 5. 5
[3]張曉荒. 高職思政教育課若干問題的研究及對策[J]. 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 (13).
[4] 徐雪松. 高等職業(yè)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路徑[J].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9).
[5]李春民. 新升格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西安. 2012 (6).
[6]吳太勝.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困境與改進策略[J]. 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
[7] 龔宏富. 高職院校職業(yè)道德教育問題分析與途徑探討[J]. 中國高教研究,2011,(5).
[8]中發(fā)[2004]16 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
[9]李健. 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報,2009-12.
[10]單曉春. 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建設的進一步思考[J].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