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胡適的《我的母親》出自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材的第二冊第一單元——生活的滋味。此文重點敘寫了特殊背景下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表達了對母親的敬意和懷念。語言平實又飽含深情。這樣一篇距離學生時代有些久遠、與學生生活實際反差較大的文章,讓學生動腦動手到動心動情,是頗為不易的。如何通過抓住關鍵巧妙切入,帶領學生深入文本,品味語言,并經(jīng)歷情感洗禮,是講授這篇文章的關鍵。以下是本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依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注重對文章整體感知和領會,理解重要詞語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義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要點、中心意思和寫作特點”和“注重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感受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學會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表述,設置如下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母親的品性及其對作者的影響。
2.學習本文運用具體事例和細微言行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寫法。
3.理解艱難中的母愛。
以下為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發(fā)放預習任務書,布置預習任務。安排學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搜集胡適及其家庭的資料、觀看朗讀的視頻資料,并自主閱讀課文、查閱工具書,勾畫圈點自己最感動的詞句。此課前準備為授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環(huán)節(jié)一:介紹作者,引起懸念
學生根據(jù)課前搜索資料,交流所知道的胡適。教師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出示自己設計的胡適的履歷表:
姓名 ? ? ? ? ? ? ? ?胡適(1891——1962)
文學地位 詩人;白話運動倡導者;新文化運動開拓者;
開創(chuàng)了《紅樓夢》研究的新紅學派
知識水平 35個博士學位
主要著作 第一個用白話寫詩結集《嘗試集》;
第一個用白話創(chuàng)作獨幕劇《終身大事》
任職情況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設計意圖:此履歷表從文學地位、知識水平、主要著作和任職情況方面表現(xiàn)胡適卓越的成就,從而引發(fā)懸念,如此優(yōu)秀的人物,他的母親是怎樣的?
環(huán)節(jié)二:涵詠誦讀,走進母親
依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注重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感受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就作品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感悟”。此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形式的誦讀:
1.教師PPT顯示胡適和他母親的各種生活畫面,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我的父親母親》(伴奏版);學生在課前已經(jīng)觀看朗讀視頻,在受到感染的基礎上自由朗讀。
2.教師任選1名學生朗誦感受最深的語段,教師予以適當?shù)脑u點、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用心聆聽;教師適時點出誦讀的核心是“情感因素”。
4.學生帶著個人的情感體驗再次自讀文本。
5.學生選擇感受最深的朗讀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并說明自己選讀的理由。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達到從情感閱讀到整體感知的效果,得出獨特的個性的閱讀感受。
環(huán)節(jié)三:初研文本,認識母親
1.填寫母親履歷表:
教師出示一張胡適母親的履歷表,讓學生對照課文,填寫:
姓 名 胡氏(1873-1918)
文化程度 沒有接受過學堂教育
婚姻狀況
身 份
經(jīng)濟狀況
家庭成員
主要事件
性格特點
這幾點學生通過課文研讀很快能填寫:
婚姻狀況 寡婦(23歲守寡)
身 份 寡母;當家后母;后婆;寡婦
經(jīng)濟狀況 不寬裕
家庭成員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等七八口人
設計意圖:表格的這幾項內(nèi)容:婚姻狀況、身份、經(jīng)濟狀況、家庭成員,引導學生明白文章是在特殊的家庭人物關系中寫母親,體現(xiàn)母親的艱難與不易。
主要事情和性格特點的概括,學生提煉出來有困難,采用學生同桌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著眼全篇來分析,主要寫了幾件事,分別表現(xiàn)的性格特點:
諄諄教誨,嚴格督學(第5小節(jié))
淚說先夫,動情鞭策(第5小節(jié)) ? ? ? —— 嚴
小錯晨訓,大錯重罰(第6、7小節(jié))
人前不訓,舔子病眼(第6、7小節(jié)) ? ? ——慈
大哥濫賭,無有怒色(第8小節(jié)) ? ? ? ?——和
嫂子鬧氣,忍氣吞聲(第9、10、11小節(jié))——忍
五叔言辱,當面對質(第12小節(jié)) ? ? ? ——剛
在梳理出事件和性格后,教師追問:哪些是母親的個性?哪些是這位母親與眾不同的個性?
從而引導學生歸類:
共性:對兒子——嚴慈相濟;
個性:對家人——溫和、隱忍、剛氣。
2.對比母子履歷表:
教師再次追問:兩張履歷表的對比,讓我們發(fā)現(xiàn)母親與兒子成就的巨大反差,但文中反復稱母親為“恩師”,母親何以為師?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小結: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xiàn)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地體現(xiàn)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范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如果說前面對“我”的教導是“言傳”,母親的以身示范就是“身教”。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以母親的履歷表填寫作為深入了解母親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迅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驗,初步把握母親的形象。教師的兩次追問實現(xiàn)對母親的首輪到二輪分析,實現(xiàn)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
環(huán)節(jié)四:深入文本,感受母愛
1.分析母親履歷表:
問題創(chuàng)設1:對照履歷表,家庭成員很多,為什么母親成了當家人?
教師提示:可分析家庭成員狀況:
大哥“敗子”——不能讓他當家;二哥“經(jīng)營調度”——不愿意當家;大嫂“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沒能力當家;二嫂“很能干而氣量很狹小”——沒資格當家。
學生通過找句子分析得出結論:這幾位家庭成員沒有一位是省油的燈,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成了當家人。
問題創(chuàng)設2:當家有權威嗎?(從課文中找尋答案)
學生從課文找出句子舉例:大哥見了香爐便拿出去賣,撈著錫茶壺便拿出去押,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shù)目。——母親當家沒有權威,才逼出“請”的智慧。
文中一句“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薄|樸的語言,蒼涼的筆調寫出了母親生活的蒼涼。
2.補充資料,加深理解
母親艱難的一生——青年喪夫、家業(yè)中落、親人離世、周旋于家族,但為了胡適而忍辱負重,從艱難坎坷中體會母愛的偉大。這樣的母愛,這樣的母親,叫胡適怎能不懷念不感激。在母親離世之后,他寫了這樣一首詩:(PPT出示)
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
往日歸來,才望見竹竿尖,才望見吾村,/便心頭亂跳,遙知前面,老親望我,含淚相迎。/“來了,好呀!”——更無別話,說盡心頭歡喜悲酸無限情。/偷回首,揩干淚眼,招呼茶飯,款待歸人。
今朝,——/依舊竹竿尖,依舊溪橋,——/只少了我的心頭狂跳!——/何消說一世的探恩未報,/何消說十年來的家庭夢想,都一一云散煙消!——/只今日到家時,更何處能尋他那一聲“好呀,來了!”
在《假如愛有天意》的小提琴曲配樂中,學生讀第一段,教師讀第二段。
3.聯(lián)系生活,升華情感
胡適的母親是艱難的,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個理解他,感激他,憐惜他的兒子。其實,不僅僅是胡適的母親,對所有母親來說,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PPT顯示圖片):為了割肝救子,暴走媽媽——55歲的陳玉蓉7個月風雨無阻日行10公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法用冰冷僵硬的醫(yī)學技術結論解釋的奇跡;廣州,一場火災中,那個為救女而犧牲的母親;臺灣地震及汶川地震中均曾有過的,那以自己軀體將孩子護在身下,孩子無恙而自己不幸罹難的母親;洪水災難中,那拼盡全力將嬰兒往水面托舉,至死仍保留托舉姿勢的母親……母愛偉大,無數(shù)次親情創(chuàng)造的奇跡讓我們心靈震撼!面對這樣的大愛,愿天下的兒女們,懂得感恩,愿所有的人,都能學會除了為自己,還能為他人去活,去愛,去付出。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分析履歷表,通過家庭成員情況的梳理,進一步感受胡適母親作為當家后母的不幸與不易,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艱難中的母愛。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又一次的沖擊和洗禮。
環(huán)節(jié)五:布置作業(yè),品味母愛
1.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精彩語段,品味文章深意。
2.寫一寫:對照感動中國的偉大母親的頒獎詞,請為胡適的母親寫一段頒獎詞:
事跡:選擇堅強因為愛——任菲莉 單親母親育腦癱雙胞胎
任菲莉,45歲,漢族,本科,高級會計師。湖南省長沙市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學院與工程學院高級會計師。作為一位單親母親,19年來,她坦然面對家庭磨難,用堅強的毅力和執(zhí)著的愛,戰(zhàn)勝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和精神壓力,含辛茹苦照料著一雙患有“腦癱”的雙胞胎女兒。她努力工作,多次獲得國防科技大學業(yè)務評比嘉獎。她積極投入公益事業(yè),為了幫助更多的家庭,2001年她創(chuàng)辦了湖南省第一個全方位為殘疾人服務的網(wǎng)站“菲莉雅愛心屋”,聘請康復專家為“腦癱”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康復咨詢12000多人次。每天晚上照顧完孩子入睡后,她還要花兩三個小時精心維護網(wǎng)站。她充分體現(xiàn)了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高尚品德,曾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真情故事人物”。
頒獎詞:她用一只手,領著女兒艱難地走進生活,她用另一只手,推著女兒頑強地繞過命運,她用這一雙手托舉出,中國女性積攢了幾千年的自尊自愛和沉勇堅毅。讓人們在感受母愛深情的同時,也感受著母愛的力量。纖纖水滴,卻水滴石穿。
設計意圖:作業(yè)一為第二課時的字斟句酌做鋪墊;作業(yè)二將課前搜索與本課所學用練筆形式進行鞏固,深入理解母親的形象,并鍛煉學生凝練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此素材的選擇為品味胡母艱難中的母愛做參考。
師生反饋:
本節(jié)課是筆者開設的一節(jié)蘇州市的課改展示課,是借班上課。在層層鋪墊、步步蓄勢的基礎上,教師最后配樂朗誦胡適懷念母親的詩作《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學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現(xiàn)場聽課的老師也淚濕眼眶,整堂課達到了高潮。
學生作業(yè)中為胡適母親寫的頒獎詞,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對胡適母親的理解,現(xiàn)舉幾例:
頒獎詞一:平凡的婦女,不平凡的堅強;平凡的母親,不平凡的氣量。二十年風雨凄涼,兒子是不變的希望。勤儉持家,忍讓慈祥,正直剛烈,自尊自強,以身作則,教子有方。恩師,慈母,嚴父,母親——每個時代都輝煌。
頒獎詞二:她用無聲的言語,教育兒子做人的道理;她用殘酷的家法,激勵著兒子成才;她用最寬容的心,容納了人生中的一切不幸;她用一把把辛酸的眼淚,為兒子抹出一片海闊天空。
頒獎詞三:她是一把傘,為兒子遮風擋雨,只為能見彩虹;她是一把戒尺,給了兒子做人的訓練,不僅彌足珍貴,而且影響巨大;她是一柱頂梁,包辦了一切家庭瑣事。她是天,她是地,她是兒子的恩師,更是讓人銘記一生的慈母。
從聽課師生的現(xiàn)場反應和課后學生的作業(yè)反饋來看,本堂課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教學反思:
反思這節(jié)課的成功,主要原因是教師充分挖掘教材,采取了適宜于教材和學情的教法。
從教材來看,胡適的《我的母親》用了一半的篇幅寫母親對自己的嚴與慈,一半的篇幅寫母親與家人的相處,表現(xiàn)一個特殊家庭環(huán)境中的母親形象。為什么作者要寫母親與家人的相處?如果僅僅從自傳的角度,把教學目標設定為把握母親形象,而沒有設定為理解艱難中的母愛就缺失了情感教育的意義。
從學情分析,學生能感受到胡適的母親的嚴與慈,這是普通母親都具有的品質,不足為奇。但因時代距離遙遠,學生很難理解母親在特殊家庭環(huán)境中的艱難,也就更無從感受母親為兒子忍辱負重的偉大。因此,課前學生需要知識拓展,教師布置學生查閱胡適及其家庭的資料的作業(yè)。
針對母親的特殊背景,筆者以履歷表作為切入點,來激活全盤,層層深入。以履歷表的填寫、對比、分析串起整堂課的教學,填寫母親履歷表來把握母親形象,對比母親與兒子的履歷表來體會母親對兒子的影響,分析母親履歷表來感受艱難中的母愛。這樣以履歷表做整體設計,層層鋪墊步步蓄勢回環(huán)照應,引導學生通過填表、對比、分析來深入品味文本,學生充分把握了母親的整體形象,理解了母親為了胡適的忍辱負重,理解了特殊背景下艱難中的母愛,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情感目標的達成度高。
南朝劉勰說過:“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文心雕龍·知音》)。即教師要批文入情,運用課文中生動美好的形象,以熾烈的情感、曉暢的教育語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傳送到學生的心田之中,使學生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達到三方情感——教師情、作者情、學生情的和諧統(tǒng)一,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1]。語文教材是情感傳播的載體,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情感因素,用整個身心去體驗這些情感,再用情感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體會、領悟、反思。這樣,學生的心靈必將隨之震動,情感也隨之勃發(fā)。
語文教育承載著育人功能,是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的重要途徑。“教育是一種喚醒,是對學生人格心靈的喚醒,語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發(fā)展學生的精神?!盵2]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采用合適的教法,去點亮學生感恩的心燈!
注釋:
[1]趙紅梅.語文教學呼喚情感[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2,(1).
[2]袁衛(wèi)星.詩意的呼喚和語文的回歸.選自新生代語文杰出教師教學風采錄.[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5.
(張 ?莉 ?蘇州市太湖旅游中等專業(yè)學校 ?21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