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昇晨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實現(xiàn)“生活化”的教學是當前每個從事思政教學工作的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這不僅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思政學科自身發(fā)展的要求。本文就結合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和環(huán)節(jié),就如何推進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提了一些簡單的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生活化;實踐性
高中政治學科是一門兼具學科的科學性與生活應用性的學科,然而,當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課程設置卻只關注到它的科學性,而忽視了其生活的應用性。在這種錯誤的學科認知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往往偏重知識的學習,并把這些本身應當立足于生活實踐的理論知識從生活的土壤中剝離了出來,這樣不僅使得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大打了折扣,同時也讓這門學科顯得非??菰锓ξ?,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降低,并且這門學科的德育的價值難以得到體現(xiàn)。鑒于以上這些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重視對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改進,積極把鮮活的生活引入到思想政治課堂上,實施“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活動。
一、導入內容的生活化
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它的功能是將接下來要講的教學內容以一些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形式引出,迅速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思想政治學科中的內容很多都是經過一定的抽象概括得來的理論性的知識,往往帶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以一些直白的生活化的語言和情景進行新課導入活動,這樣不僅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同時,親切的生活化場景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例如,在給學生講哲學部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時,面對枯燥的哲學理論,可以在上課之前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有趣的“田忌賽馬”的故事,田忌通過合理的調整比賽順序而贏得了比賽的故事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而學生在聽有趣的故事的同時也直觀地感受到了 ?“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構成的整體,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fā)揮”的內涵,這種以生活化的故事作為導入的方式既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能夠有效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這無疑給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起了一個很好的頭。
二、問題設置的生活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個高質量的問題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圍繞著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很多理論經驗和生活經驗。例如,在給學生講“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時,就在課堂上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生活化的問題:問題一,在商場中,同一種作用的商品如電視機、電冰箱等,它的標價卻不一樣,有時候還會相差很大,這是為什么?問題二,為什么有些作用分類完全不同的商品,它的價格卻是相同的?問題三,買東西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選到物美價廉的東西,究竟“物美價廉”能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呢?這樣三個生活氣息十分濃厚的問題一提出,很快就引起了學生的熱烈討論。在一輪又一輪的自主討論以及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價值和使用價值形成了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并且開始為接下來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通過這種生活化的問題,看似高深莫測的概念也變得更加形象直觀起來,這對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大有幫助。
三、教學方式生活化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往往都是按照復習舊知識、講解新知識、課堂練習、課后評價這樣幾個固定的步驟推進的,這種模式化的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思想政治學科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努力推進思想政治教學方式的生活化。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條件把課堂搬到教室外面,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如參觀博物館,來到鄉(xiāng)間農田,深入社區(qū)廠礦等,積極利用社會資源,讓生活與思想政治教學真正的融于一體,讓學生在社會這樣一個生活課堂中學到實用的知識。
四、課后練習的生活化
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最終目標,思想政治學科也同樣如此。作為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性學科,學好它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好的解釋生活、改變生活、享受生活。如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學科學以致用的功能呢?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通過一定的生活實踐和運用才能實現(xiàn)其功能。因此,在課堂教學時間結束以后,課后的實踐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這種練習要盡量地貼近生活,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生活實踐能力,有效發(fā)揮思想政治學科實用價值。例如,在講完了“投資理財”這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一個家庭作業(yè):假如現(xiàn)在給你們每人10萬元的資金,然后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家庭日常消費習慣、支出情況等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家庭理財計劃書。比起傳統(tǒng)的書面作業(yè),這種形式的作業(yè)令學生感到十分新鮮有趣,每個學生都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了完成作業(yè)的活動中來。在學生的熱情努力下,最終每個學生都交出了一份質量不錯的家庭作業(yè),并且通過這種實踐性十足的作業(yè),也有效鍛煉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既是素質教育理念下各學科的改革趨勢,也是思想政治學科本身功能實現(xiàn)的有效途徑。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我們要時刻把“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貫徹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用生活來豐富思想政治學科內容,以更好的實現(xiàn)其學科價值。
【參考文獻】
[1]晁玉玲.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研究[J].課程與教學論,2010年7月30日
[2]徐潔.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5年第04期
[3]張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03期
(作者單位:如皋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