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昌
采菊東籬,是陶淵明堅守的一份恬淡自適!醉酒放歌,是李太白堅守的一份狂傲不羈!托爾斯泰,高齡出走,堅守的是一份樸素的心靈,平民的情懷!
時代不同,堅守的情懷有異。當前,視享受為新潮,以物質的占有為最大化的時代,人性開始流失。我們開始笑話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愚忠。但是公道正義、務實為民、清正廉潔的價值觀是我們這個社會永遠需要的。
家喻戶曉的焦裕祿,就是堅守“務實、為民、清廉”的典范。1962年,正是我們國家饑荒年代,他帶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走進蘭考,走進群眾,與老百姓一道同甘苦、共患難,抗風沙、排內澇、堵風口,直到病魔奪去他寶貴生命。難怪乎!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送葬的隊伍綿延數(shù)十里,老百姓撕心裂肺地呼喊、悲痛欲絕地痛哭畫面感天動地!他在群眾的心中樹立了一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千秋豐碑,為我們共產(chǎn)黨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孔繁森,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他放棄舒適的生活,扎根在地廣人稀、海拔極高的西藏,把自己的身心全部都投入到西藏的建設中去。這樣一位以大局為重的好干部,在赴新疆考察送溫暖的途中,不幸以身殉職。他悄無聲息地走了,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把“務實為民”的清香飄滿神州大地。他堅守的高尚情懷——“國家、集體、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卻永留人間!試問,當今有多少人能做到,有多少共產(chǎn)黨員能做到?
我們身邊也有這種竭誠服務、無私奉獻的老師。她們扎根偏遠山村小學,堅守清貧崗位一輩子,雖然她們不是黨員,卻勝似黨員。屏山縣寸腰村小學全國優(yōu)秀教師宋志芳,在“寸”著腰才能到達的工作地點整整奉獻堅守了27年。27年里,草青了,又黃了,黃了,又青了……從這里走出去的老師、學生一茬接著一茬,但她始終沒有動搖過心中的信念——“再大的困苦都沒有孩子們的學習重要,我要在這里教書一輩子!”誰知,這一堅守,就是永遠!在我們大乘中心校有一位獨臂育人楷模省優(yōu)秀教師張昌金,愛崗敬業(yè),38年如一日,像一棵遒勁有力的青松扎根在偏遠山區(qū)。他是教師們的楷模!總是以慈母般的心去關心、呵護每一個學生,把真誠的愛無私地獻給學生。學生傷了,他總是第一個走在前頭;學生病了,他總是背上背下,從不讓自己的學生落下功課;學生有困難了,他總是第一個知道……在他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從來沒有過因貧窮而輟學的學生。他也因此而墊支了好幾千元的書本費。學生曾寫信贊美道:“張老師,我印象最深的、記得最牢的還是你給我們講解的‘做人比學問更重要,你在講臺上講解的畫面是我記憶中一道最美的風景,你的一支獨臂指引著我們人生前進的道路……?!彼麕资陙頍o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受了多大的委屈,始終把自己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疼愛,他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的內涵!
焦裕祿、孔繁森、宋志芳、張昌金,他們的敬業(yè)奉獻,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務實為民的精神正是中國精神的脊梁。正是由他們這樣的千千萬萬黨員、教師以及各行各業(yè)的辛勤勞動者組成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磚一瓦,其精神已成為社會的正能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當前有個別蛀蟲,拋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崇高品質,脫離群眾,贓賄浪藉,行為語言受世人唾棄。
如今,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黨員,一名教師,就應該乘著踐行群眾路線的東風,比古人更強,時時刻刻以焦裕祿、孔繁森為一面明鏡,照照自己,像平凡的宋志芳、張昌金一樣,堅守樸素教育心,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教師的不平凡,堅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高尚情懷,譜寫屏山教育的新篇章!奏響本時代“務實、為民、清廉”的最強音!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