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珠
現(xiàn)實工作中,幾乎每一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都會把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重點。然而,“教師教學難、學生作文難”這一問題仍舊一直困擾著小學語文教師,究竟怎樣才能有效提高習作教學的質量?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只有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習作,從而體驗到作文的樂趣,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游戲激趣,玩中收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特別是小學階段,游戲是最受小學生喜愛的,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戲,玩中學寫,寫中再現(xiàn)玩趣,作文也就成為最簡單、最平常的事了。
至今,我還清晰記得自己在鄉(xiāng)村學校上的一節(jié)作文課,室外大雪紛飛,美得讓人難以形容。當時對于童心未泯的我來說,擁有許多的特權,學校允許我的課堂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相對自由?!巴瑢W們,你們看外面多漂亮?。∥覀兂鋈ネ嬉粫?!”話音剛落,學生都把頭轉向了室外。在大家的簇擁下,我們來到了雪地上,才發(fā)現(xiàn)雪后的校園是另外一個模樣,美好的贊嘆脫口而出。大家一致同意來一場“雪仗”,我先讓學生明確游戲規(guī)則,引導學生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然后開始游戲。學生玩得無拘無束,笑得前仰后合,似乎忘記了這是課堂。回到教室后,大家都津津樂道,意猶未盡。隨后,我請學生說說整個游戲過程,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感興趣的地方說具體。因為學生游戲時非常投入,人人都進行了觀察,人人參與其中,人人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伴隨著學生的歡聲笑語,一篇篇生動具體、朝氣蓬勃的文章誕生了。完成這篇習作,學生僅用了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而且每一篇作文都很精彩。
正是因為在游戲中、在玩耍中,學生的感受會更深。所以,在玩中學寫作是小學生學習寫作、快樂作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留心觀察,積累素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庇泻玫乃夭?,表達時就能信手拈來,涉筆成趣、妙筆生花。
平時學習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一切,從生活中選取習作的素材。每周都會抽出時間讓學生大膽交流所感所悟,長期以來,善于觀察的學生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太多了,如,花園里五顏六色的花朵、班級中進步明顯的同學、課堂上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大課間同學們歡呼雀躍的笑聲、魚缸里自由自在的金魚……這些都可成為每周交流中的主題。
三年級時的一篇自由習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習作要求可以寫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任何事。對于教師來說似乎很簡單,但當學生看到這樣的習作要求時,一部分學生呈現(xiàn)出一臉的茫然。我立刻補充了一句,其實,這篇自由作文的意思是想什么都可以。為了讓所有的學生不懼怕作文,我先讓學生回家構思,鎖定自己想寫的題目,寫出想表達的內容,第二天進行了一次特別的集體作文輔導。先給學生確定了一個素材,以《快樂大課間》為題,這一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太熟悉了,因為每天的大課間活動也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習作前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大課間活動時的場景,回到課堂上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對幾個學生的詳細指導,大家都掌握了習作方法。要求以“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為中心,提供句式“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作為略寫課間活動的場面,再具體寫自己參加的一項活動,并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參考詞語,讓學生可以選擇運用。這樣一來,習作的難度降低了,學生又有了素材,伴隨著悅耳的音樂快樂輕松地完成了這一篇習作。
三、博覽群書,讀寫結合──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多讀多背,擴大閱讀面,培養(yǎng)廣泛的閱讀興趣。
現(xiàn)將我的做法與大家一同分享:首先,為增大閱讀量在班級內開設圖書角,發(fā)動全班學生將自己的課外書放到一起管理,隨時借閱,積極營造人人都讀課外書的良好氛圍。每周到校圖書館為學生借閱圖書,每天寫字課前和學生一起讀書。閱讀時,讓學生將文中的好詞佳句、成語、格言及時摘抄,簡單地寫寫讀書心得,每周上交一次給教師批閱,促使學生認真記錄。其次,堅持每周四讀書課時間,開展“十五分鐘讀書交流”活動,通過交流,使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然后,布置學生和家長周末晚上進行親子閱讀,既可以加深父母與子女的親情,又便于家長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最后,每學期結束時組織學生最喜歡的小作家交流會,他們自信的表演、動情地朗讀,讓我和家長們收獲了太多的驚喜。
給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放手讓他們在廣闊的生活藍天上翱翔,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進行想象、構思,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教師面對的將不再是一段段單純的文字,而是一道道充滿活力的、有血有肉的、情景交融的各具特色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