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德靖
2013年,電視上有一檔電視欄目《中國好聲音》紅遍全國?!吨袊寐曇簟分宰呒t,是因為它的評價強調(diào)的是“求真”,唱得好與壞主要聽演唱者的聲音,而非以貌取人。
我認為班級管理中的排位也應如此?,F(xiàn)在的小班額制中,我們采用的是動態(tài)分組教學模式,座位不管在教室的哪個位置都能清楚地看到、聽到老師所講的所有內(nèi)容。但為了在班內(nèi)引入競爭機制,我特意在排位前,在班內(nèi)進行造勢,圈定一個范圍作為班內(nèi)最好的位置。這個最好的位置給誰呢?毋庸置疑,給成績好、品質(zhì)好的學生(即我們常說的“三好學生”)。但“好位置”數(shù)量不能太多。初一剛剛開始,選了五位學生享用“最好位置”并告訴全班學生,在期中考試后,按班級量化分的高低取前10名學生進入這些被圈定的位子。對于這些“好”學生,我給予他們一定的特權(quán),比如,他們雖然參與值日,但只安排他們做一些諸如擦黑板、整理圖書角、管理班級花草等相對清閑的事務。
那么,剩余的學生如何排位呢?其他學生按照成績高低混編分組,即每個小組五人,在五人小組中,成績高、中、差平均分布,讓其中成績最好的學生當組長。初一上學期雖然沒有明顯的差別,但班內(nèi)學習競爭的氣氛已經(jīng)非常濃厚。到初二的時候,班級成績在級部已經(jīng)名列前茅,尤其是優(yōu)等生尤為突出。級部(級部共20個班級)前10名在初二上學期以前沒有出現(xiàn)過我班的學生,但在初二下學期已經(jīng)有1名學生,級部前20名更有4個學生,級部前100名學生中我班占有8個名額,總成績排在級部第一名。
這樣排位方式是否會對其他學生產(chǎn)生不好的心理影響呢?我經(jīng)常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在平時采取各種措施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比如,除了采取這種方式排位外,從來不選出成績不好的學生單獨排位,同時,建立進步排位法,選出進步最大的學生進入“好組”。初二下學期,因為家庭原因,周××的家長安排她進入技校學習。一個周末,我在路上碰到了她,她告訴了我一句話:“老師,在咱們這個班上學真好,從來不把學困生另眼相看,尤其在排位時!”當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好像落下了一塊大石頭,輕松無比,非常舒暢。這更堅定了我這樣排位的思路,并逐漸完善下去。在初三上學期開始,我已經(jīng)公布年終考試后進行如下的排位:選出班級前八名學生進入“好組”,并在班級前20名學生中選出進步最大的前兩個學生進行表揚,其中進步最大的第一名進入“好組”。在這個排位方式的激勵下,我們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并在年終考試中成績突出。
在這個成績的基礎(chǔ)上,進入初三沖刺階段的下學期,我更完善這種排位方式,因為它能夠為班級帶來極大的妙處——形成競爭的濃厚氣氛!更因為它不以貌取人,不管學生個子高還是矮,都有可能取得“非常好”的位子。
我非常希望,我的班級在中考中出現(xiàn)更多的“好聲音”被心中理想的高中所賞識!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