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yuǎn)勝
春節(jié)長假,帶著妻子、孩子,和弟弟、侄女一大家,回鄉(xiāng)下和年近七旬的父母一起過年。
在鄉(xiāng)下走親訪友,5天一晃而過。臨回城的晚上,其他人都睡覺去了,就我和父親坐在火塘邊,熊熊的柴火打開了父親原本沉默的話匣子。
“以后回來,在路上碰見鄉(xiāng)親們要多主動打招呼,不知道叫啥沒關(guān)系,村上的人都時常念叨你們?!?/p>
“前天,老支書給你裝煙,你不抽就算了,干啥說抽你的,就你的煙好些?你讓他老人家當(dāng)著那么多人多不好意思!再說,那年招干,上面來人考核你,是他講實話、推薦你的?!?/p>
“你到姑姑家去,給你倒的茶,你見是一碗濃濃的老紅茶,嫌不干凈?嘗都沒有嘗,就放在桌子上了。你喝一口能怎樣?就算不干凈,喝點也沒問題吧。”
“你舅舅跟你喝酒,你怎么不干?誰都知道,‘包谷燒’喝了難受。你和舅舅幾年沒在一起吃飯了,看到外甥、外甥媳婦來了,他今兒多高興!你嫌酒不好?農(nóng)村人自己釀的酒,在城里還買不到這么純的呢!”
“老組長陳大爺要你幫他孫子在城里找份活干,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啥不好辦?又不是要你安排工作。只是找個地方打工,不好辦也得打聽打聽啊。在六十年代,大集體過苦日子的時候,不是陳大爺幫忙,咱家能有今天嗎?”
“你那西服到家就得換掉,穿著那衣服出去方便嗎?不穿西服系領(lǐng)帶,別人就不知道你是城里人?不是國家干部嗎?換件樸素的不丟人,還更容易讓村里人親近?!?/p>
“你媽給小孫子們在村頭店子里買的零食,你怎么退了?什么假不假的!孫子高興婆婆歡喜,就得了。農(nóng)村就這樣,雖然便宜,一般還舍不得買。村里的孩子都這樣吃,你的孩子為啥不能?”
“孩子挑食也得教育。婆婆高高興興、辛辛苦苦弄了一大桌,肥肉不吃、雞蛋不吃,這不好吃、那也不好吃,這不衛(wèi)生、那也吃不得。我吃你娘辦的飯菜都快一輩子了,你們兄妹也是這樣吃著長大的,沒出什么問題啊。城里酒樓吃的是錢,少去那里,鄉(xiāng)里的菜原汁原味。當(dāng)著你媳婦兒我不好說,不管孩子不是疼他。吃那什么酸酸乳、方便面,有啥好啊?”
“下次你別背著媳婦給你媽錢了,我估計她不知道。我們年齡大了,身體還好,吃喝不愁。因這事讓你們鬧矛盾、讓老人家受氣,多不好。只要你們工作進(jìn)步、不出差錯,這就是我們的幸福。”
“村里鄉(xiāng)親都夸你們孝順、有出息,你高興,我們也高興。但你們在外面要知道,除了爹娘可能說這些,其他人不會說的。真有這么說真話、講實話的,你得好好聽。跟著領(lǐng)導(dǎo)好好干,別老聽奉承話,光說漂亮話的人有時候沒安好心?!?/p>
“明天走的時候,到自家菜園多扯些白菜、蘿卜帶上,一來可以節(jié)省錢,二來你們多吃蔬菜對身體有好處。別怕人家笑,有什么呢,勤儉節(jié)約是光榮的。”
“平時多打電話回來,讓媳婦、孫子們跟爺爺、婆婆多說幾句話,加深感情,讓我們高興啊?!?/p>
……
父親從心底流露出來的嘮叨使我感動,讓我感到親情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