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瀛
【摘要】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各種能力和養(yǎng)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實現(xiàn)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fā)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高效課堂是一重要途徑。
【關鍵詞】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2-028-01
1. 問題的提出
如何真正地從有效課堂走向高效課堂:如何促進學生積極高效的學習?全新的理念如何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學行為?等等,歷來是教學實踐的基本追求,也是我們開展對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的意義所在。
2. 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有深厚的業(yè)務基礎,只有教師知識廣博,教學才能深刻獨到,富有啟發(fā)性,要真正使有效課堂變?yōu)楦咝дn堂,“理解數(shù)學”吃透教材是必由之路。
2.1 “理解數(shù)學”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理解數(shù)學就是要堅守數(shù)學的本性,數(shù)學性是什么?就是數(shù)學的基本原則,什么又是數(shù)學的基本原則呢?
H.Wu在《美國數(shù)學學會》2011年第三期發(fā)文,闡述了“數(shù)學的基本原則”,并指出這些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學校的教科書,但教師如果希望把學生教好的話必須意識到這些原則?!跋M褜W生教好”,當然屬于有效性問題,這些原則包括:⑴每一個概念都是被精確定義的,且定義為邏輯推理提供了基礎。⑵數(shù)學陳述是準確的,在任何時刻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都很明確。⑶每個斷言都能被邏輯推理支持。⑷數(shù)學是連貫的,它是一個掛毯,所有的概念和技巧邏輯上交織成一個單件。⑸數(shù)學是目標導向的,標準課程中每一個概念或技巧在那里都是有目的的。
2.2 “理解學生”是高效課堂的支點
實現(xiàn)高效課堂就應該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理解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袄斫鈱W生”就是要解決“教給誰”的問題。
2.2.1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
課堂教學,就是要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建立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相應知識之間的關系。
2.2.2理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學生的學習應該始終處于一種自然生成的狀態(tài),新知識的形成應用,不應是教師強加于學生的,要遵從于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
例如:對于一次函數(shù)y=kx+b(a≠0),要獲得函數(shù)值y隨自變量x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可以采用“抽象問題具體化,一般問題特殊化”的策略,先討論函數(shù)y=2x+1,y=2x-1等的變化規(guī)律,由特殊到一般歸納出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同理歸納出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2.2.3理解學生的思維差異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要根據(jù)具體學情確定內容和要求。設計問題時也一定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情況,設計一些有梯度的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影響課堂教學成功與否最根本因素是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學設計立意再高,過程設計得再生動形象,如果最終無法使學生得到內化,那高效就無從談起了。
2.3 “理解教學”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2.3.1 高效課堂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下,對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結構的“同化”“順應”。
2.3.2高效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的高度參與與教師適時指導的完美結合
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數(shù)學本質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一份合適的導學案,讓學生充分利用導學案做好自學,在教學中,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
2.3.3高效課堂應注重建構適合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
偉大的數(shù)學家波利亞認為中學數(shù)學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會年輕人思考”,教師要努力建構適合的方法去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解法,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3.4高效課堂應講究評價的藝術性
課堂評價講究藝術性,有助于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發(fā)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提高學習動機,形成成就感,是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催化劑。
案例:曾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在判斷平行四邊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時,有個學生說:“我認為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因為我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就可以完全重合了,所以是軸對稱圖形?!边@時,立馬有學生反駁說:“我認為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因為平行四邊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不一定能重合,所以不能說是軸對稱圖形?!?/p>
顯然,前一個同學答錯了,我想當時那個同學一定很沮喪,這堂課可能是不會再站起來了。但是,那位老師沒有忘記她,再次請她起來,并且說:“你的發(fā)言中可貴的一點是平行四邊形的確可以分為兩個全等的三角形,你說的是改裝后的圖形的特性,是嗎?”這一句話,肯定了她答案中的可取之處,學生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肯定。同時她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最精彩的是接下來的那句話,老師說:“你的退讓,讓我們又進一步接近了真理,謝謝!”這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如果我是那個學生,我會有一種成就感,雖然我的問題答錯了,但是我讓大家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樣的評價不能不讓人拍案叫絕。
上述案例中,教師對學生課堂評價語,非常適時,又非常準確,機智,既是真誠地肯定和贊揚,又是巧妙地引導和啟發(fā),將課堂有效評價的藝術體現(xiàn)得淋離盡致。學生在課堂上如果能經(jīng)常享受到這樣的課堂評價,學習熱情就會更加高漲,他們的學習方法會更加有效。
總之,教師只有理解數(shù)學,理解學生,理解教學,才會處理好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從有效教學走向高效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真正使教育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奠基石。
[ 參 考 文 獻 ]
[1]H.Wu.數(shù)學教師的錯誤教育.數(shù)學譯林,2012⑵:143-155.
[2]俞劍波.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中學數(shù)學雜志,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