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芝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基礎階段,因而在此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抓住每一個教學時機開展相應的教學項目,繼而由此帶動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環(huán)境中,提升自身整體閱讀效率。本文從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策略,旨在其能推動當代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生 ?閱讀效率
前言: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就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初中英語閱讀在實踐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某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到了學生整體學習質(zhì)量,為此,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且應從增設實踐活動入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空間,滿足其成長需求。以下就是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代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
一、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某些不可忽視的問題,而其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突顯出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由此影響到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第二,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亦體現(xiàn)在其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缺乏靈活性,繼而致使學生無法在實踐活動中挖掘自身閱讀潛力,提升閱讀效率;第三,教學重點不清晰也是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凸顯出的主要問題,為此,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1]。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師應將其落實到實踐教學中。例如,某教師在對“What the meaning of electronic brains?”這一課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其首先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對此問題展開全面的思考行為,并舉例說明計算機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繼而在結合原文閱讀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同時發(fā)揮自身內(nèi)在潛力,為英語閱讀行為的展開提供有利的基礎保障。此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課堂教學時間了解到學生的實際閱讀狀況,并在其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相應問題時對其展開指導行為,最終提升學生整體閱讀效率。另外,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行為加以引導,即帶領學生多讀閱讀原文中的關鍵詞,強化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便于其閱讀效率的提升。
(二)推動英語教學趨于生活化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讓英語更為趨向于生活化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此,首先要求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從教學環(huán)境及細節(jié)入手,即以英語布置教室環(huán)境的方式推動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并促使學生在此生活化的學習方式下能調(diào)動自身學習的積極性,且提升整體閱讀效率。例如,某教師在七年級下冊Chapter 1 Travel教學時即為學生設定“我想去的國家”這一課題活動,并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去的地方以卡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且放置在教室指定角落,最終由此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其次,為了鍛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求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富有生活化氣息的交際用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并加強學生交際用語練習,由此提升其整體閱讀效率。
(三)提高學生主動性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對于此,要求教師應基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效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相應的英語節(jié)日游園及英語話劇表演活動等,繼而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并通過活動的形式提高自身對英語用語的掌握水平,且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狀態(tài)。此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要求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趣味性較強的學習氛圍,便于學生在此氛圍中能加強自身對英語閱讀水平的鍛煉,最終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另外,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亦應充分發(fā)揮學校資源條件,達到最佳的英語閱讀教學狀態(tài)[2]。
(四)增設實踐活動
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英語閱讀能力,因而在此背景下教師應將其落實到實踐教學中。對于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由于英語閱讀教學是語言課教學中的一種,因而為了鍛煉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依據(jù)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將其劃分為不同的討論小組,并為其設定相應的討論內(nèi)容,繼而促使學生在利用英語語言對課題內(nèi)容進行探討的過程中能逐漸深化自身英語閱讀水平及閱讀效率;第二,在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且應注重將學生化為課堂教學主體,繼而有助于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并由此鍛煉學生提高自身整體閱讀水平。此外,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定期舉辦辯論賽及演講比賽等實踐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教師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3]。
結論:綜上可知,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且教學內(nèi)容較為枯燥等問題,因而在此背景下為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求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且從增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主動性、推動英語教學趨于生活化及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等途徑入手緩解英語課堂教學氣氛,同時由此加強學生英語閱讀訓練,最終促使其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能提升自身整體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柳青松.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有效性閱讀的策略及能力培養(yǎng)[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4(08):158-159.
[2]薛嫻.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技能與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5(09):131-132.
[3]何海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聽說寫技能[J].英語廣場,2015,15(0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