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恩元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諸多群眾文化生活中,音樂日漸成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作者在本文中就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2-00-01
音樂是群眾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目前階段,我國人民群眾的音樂審美理念與音樂創(chuàng)造者的理念有較大的差異,提升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非常重要。為此,具體可通過培養(yǎng)群眾對音樂的感知、感悟能力以及對一部音樂作品的想象能力等,使群眾在音樂領域的審美水準逐步得到提升,以此提高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音樂審美的基本概述
審美是指人們對于所看、所感的事物進行美的欣賞以及評價、判斷的行為。審美對于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群眾文化中的音樂審美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其是對群體的綜合審美能力、狀況的反應,并體現(xiàn)了人們在音樂活動中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據(jù)此更好地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在音樂審美中,人們的心靈可以得到凈化和升華,以此達到另一種精神境界。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審美是群眾對自然界以及其它客觀事物進行重新認知的基礎上改造世界的推動力。
二、提高群眾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很多人的認知力,音樂審美能力的概念較為抽象。其實,這是一個具象化的概念,其具體是指對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的鑒賞和評價能力。不同歷史時期和地域環(huán)境下,審美標準也不同。此外,審美還具有一定階級性,不同階層的審美標準也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同樣一部音樂作品,往往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人會從中獲得美的享受,也有人會覺得晦澀難解。為此,一定要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群眾欣賞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能力,使其在具體欣賞一部音樂作品時,審美標準和眼光更具包容性、開放性。
音樂對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其可以在無形中影響人的情感以及價值觀等,使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界,在此基礎之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信念,以此使我們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對歌曲作品的演唱是最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為更好地演唱歌曲作品,群眾首先要對作品有全面系統(tǒng)性的了解和認知,包括作品的時代背景、內(nèi)容、思想感情等等。通常情況下,群眾可以通過歌詞來理解作品,在此基礎之上,群眾還應重視作品帶給自己的印象和啟迪,以此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為更好地做到這一點,要求群眾充分運用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以此形成富有啟迪性和感染性的客觀感受,統(tǒng)一自身的情感和感知,進而真正形成審美意識。為此,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非常重要。
三、培養(yǎng)群眾音樂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音樂感受感悟,強化音樂審美能力
面對一部音樂作品,群眾應對其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有所感知,對整部作品的旋律、音色、力度以及節(jié)奏等也要有所感知和了解。在音樂活動中,宜使群眾的情感和音樂中的蘊涵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使群眾在音樂中感受到美。通過音樂中變化的節(jié)奏,使群眾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或者一段彰顯不同文化和內(nèi)涵的歷史。長此以往,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會逐漸得到顯著提升。
(二)重視音樂鑒賞,提升審美能力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是不可視的,群眾對音樂的審美主要是通過聽覺來實現(xiàn)的。鑒于此,可讓群眾反復傾聽一部音樂作品,以此提升審美和鑒賞能力。作為一種最生動形象的聲音藝術,音樂使群眾自由游弋在音符的世界,感受到不同的音響效果以及變幻莫測的旋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得到釋放。比如,在欣賞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過程中,可以使群眾逐漸沉醉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感受到了和平、友好。
(三)重視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音樂文化活動中,群眾要重視自身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一部音樂作品,應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深化自身的審美體驗。此外,群眾還應重視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求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在既定信息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入手,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群眾應注重對自身所產(chǎn)生的疑問進行深入挖掘以及分析,以此使自己在音樂鑒賞中的想象能力得到切實提升。同時,在具體進行音樂審美時,群眾可以更感性的方式對作品進行理解,切不可對權威理論表現(xiàn)出盲從,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和體驗,并在鑒賞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入作品所描繪和展現(xiàn)的世界。
(四)重視實踐訓練,強化積累學習
在音樂活動中,想使群眾的審美能力的得到切實提高,一定要注重實踐。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一蹴而就,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群眾要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音樂的基本規(guī)律和語言,開拓視野,多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以此使自身文化修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因為群眾若想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前提是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和努力,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優(yōu)良的音樂審美能力。鑒于此,提升群眾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文化底蘊不失為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此外,通過豐富的實踐可以使群眾的審美觀念不斷向著良性的方向發(fā)展,有助于推進我國的文化事業(y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其可以使我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得到顯著提升,跟上日益發(fā)展的國民經(jīng)濟的步伐。為使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切實得到提高,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重視群眾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逐漸改變?nèi)罕姷膶徝览砟詈退疁剩谷罕姸嘟佑|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開拓其在音樂領域的視野。通過以上方式,可以使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我國文化視野快速、平穩(wěn)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學東.淺談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J].大舞臺,2012(1).
[2]賈慧.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9).
[3]張媛.關于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探索[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7).
[4]丁楠.淺談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J].卷宗,2012(8).
[5]杜紅梅.淺談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