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由漢至晉屈騷文學(xué)接受的嬗變

        2015-06-09 02:43:20楊柳
        名作欣賞·學(xué)術(shù)版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接受漢代魏晉

        楊柳

        摘 要:由漢代至魏晉,文人對于屈騷的解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傮w而言,魏晉人不再如漢人那樣重視對屈賦進行政治功利批評和道德倫理批評,而是更側(cè)重對屈賦作文學(xué)評價,重視對屈賦文學(xué)精神和文學(xué)意義的揭示。但這并不意味著漢代屈騷接受中不包括文學(xué)接受,由漢至晉的屈騷文學(xué)接受亦發(fā)生了一定的嬗變。

        關(guān)鍵詞:漢代 魏晉 屈騷文學(xué) 接受

        由漢代至魏晉,文人對于屈騷的文學(xué)解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魏晉人不再像漢人那樣重視對屈賦進行政治功利批評和道德倫理批評,而是更重視對屈賦作文學(xué)評價,重視對屈賦文學(xué)精神和文學(xué)意義的揭示。對此,學(xué)界已有所論述,如,“在屈騷的接受傳播過程中,漢人側(cè)重于屈原的思想人格,六朝人側(cè)重于屈騷的藝術(shù)美”①。此論大致公允。但在這個話題之下,又有些觀點頗為值得商榷。

        研究者多以為,漢代的楚騷接受,無論是依經(jīng)立義還是主體證悟,其所關(guān)注的核心問題均是集中在屈原這一人格文本上,而不是楚辭這一文學(xué)文本上?!皬母旧险f,漢代屈騷闡釋與其說屬于文學(xué)解讀還不如說屬于政治解讀的范疇?!雹谏踔琳J為,“漢代很多論者對屈騷文學(xué)如此之大的影響并沒有認真對待且給予正確的評價,而是想通過打壓、歪曲的批評,達到消解屈騷文學(xué)影響力的目的”③。本文認為,這樣的理解與表述是不準確的。漢代士人的確側(cè)重對屈原人格命運、屈騷的政治情感內(nèi)涵進行解讀,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完全忽視了屈騷的文學(xué)成就。

        甚至,漢初屈騷的備受關(guān)注和鐘愛,恰是因其文學(xué)上的特點。史載,高祖劉邦出生于楚地,因而“樂楚聲”“好楚歌”“愛楚辭”,即酷愛楚地特有的聲腔聲韻。這對王室影響很大,其后武帝、宣帝、章帝皆愛好《楚辭》。漢武帝使淮南王為離騷傳,亦是因為其“好藝文”(《漢書·淮南王安傳》)。而漢宣帝好辭賦,曾征能為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漢書·王褒傳》)??梢姡藢⑶}接受納入經(jīng)學(xué)闡釋體系,使之進入儒術(shù)系統(tǒng),以利益政教之外,漢代皇族王公對于屈騷的喜愛,亦是因其文辭聲韻之美?!稘h書·王褒傳》還具體記載了漢宣帝有關(guān)《楚辭》的評論,以為楚辭與古詩同義,并說“尚有仁義諷喻、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于倡優(yōu)博弈遠矣”。論者以為,此乃純?nèi)灰桓比寮以娊套雠桑P者以為不盡然。在這里,漢宣帝除了指出楚辭的諷諫功能、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的博物功能外,還認為其“賢于倡優(yōu)博弈遠矣”,可見,楚騷在其心中之地位,實與倡優(yōu)博弈并列,乃是供其娛悅耳目、游玩嬉戲之用,則其視楚騷之本質(zhì),乃是娛樂的、審美的,所看重的是文字給人帶來的感官的、精神的雙重享受。漢宣帝這一論斷,常常為學(xué)界所忽視,而其實,它卻道出了今天所謂藝術(shù)的本質(zhì)與價值。

        而漢代士人之所以對楚騷情有獨鐘,大量評議、擬作,除了對屈原的人格充滿追想、思索的興趣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對屈騷文辭之美的由衷贊嘆。班固《兩都賦序》記云:“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nèi)設(shè)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xié)律之事,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yè),是以眾庶悅豫,福應(yīng)尤盛……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吾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褒、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薄芭d廢繼絕,潤色鴻業(yè)”是漢代辭賦興起的社會背景,是漢代辭賦承載起包舉天下的豐富內(nèi)涵的文化機制,也是漢代辭賦形成“博麗”“崇麗”“華麗”等審美特征的根本原因。但是,漢代辭賦之尚“麗”不僅僅是為了潤色鴻業(yè),而很有可能,還因為在對屈騷的誦讀研討之中,文人為屈騷的語辭音韻之美所折服,從而自覺地在創(chuàng)作中追求這種審美效果。

        司馬遷對屈騷文辭有過悉心的體味,《史記·屈原列傳》稱屈原楚辭:“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卑喙虒η臑槿思捌涓八赖倪x擇頗不以為然,但還是說“雖非明智之器,可謂妙才者也”,充分肯定其才華,且當主要指的是文學(xué)才能。其《離騷序》云:“其文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容。”

        屈騷以瑰麗的文辭、鋪陳的描寫、宏大的結(jié)構(gòu)成為漢賦的不祧之祖,司馬相如、揚雄等辭賦家莫不奉為典則,取其英華,效法其風度。班固所謂“從容”,恐怕指的是宏大的敘事、寬緩的節(jié)奏,而漢大賦很明顯從中學(xué)習了經(jīng)驗,形成了雍容的氣度。

        致力于對屈騷做經(jīng)學(xué)解讀的王逸,也對屈騷的麗雅文采和浪漫想象投以關(guān)注的目光,做了中肯的評價:“文采秀發(fā),遂敘妙思,托配仙人,與俱游戲,周歷天地,無所不到,然猶懷念楚國,思慕舊故?!保ā哆h游序》)《九思》序還指出,屈原身后,忠臣介士游覽學(xué)者一方面“高其行節(jié)”,另一方面則是“妙其麗雅”,而劉向、王褒之徒,亦是咸嘉其義,又“作賦騁辭”:“《九思》者,王逸之所作

        也……自屈原終沒之后,忠臣介士游覽學(xué)者讀《離騷》《九章》之文,莫不愴然,心為悲感,高其節(jié)行,妙其麗雅。至劉向、王褒之徒,咸嘉其義,作賦騁辭,以贊其志。則皆列于譜錄,世世相傳。逸與屈原同土共國,悼傷之情與凡有異,竊慕向、褒之風,作頌一篇。號曰《九思》。以裨其辭。未有解說,故聊敘訓(xùn)誼焉。”

        王逸依《楚辭》原書而為《章句》,打破了漢人經(jīng)學(xué)舊法,蔣天樞云:“大都遵照漢人釋經(jīng)舊法,先訓(xùn)解文字,次詮發(fā)大義,證以實事,并列舉眾說。惟《九辯》《抽思》《思美人》《惜往日》《遠游》《卜居》《漁父》《招隱士》《九懷》各篇中,全篇或大部分,先后以錯落之韻語為文,韻語間時又雜以較詳之解釋,此則漢人傳注中所罕見?!雹堋耙藻e落之韻語為文”正表明其對文學(xué)性的重視?!冻o章句》還有部分注文本身即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可見其對楚辭語言藝術(shù)的吸取。如,《九辯》開頭:“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注文衍為五句韻文:“寒氣聊戾歲將暮也,陰冷促急風疾暴也,華葉隕零肥潤去也,形體易色枝葉枯槁也。自傷不遇將與草木俱衰老也?!薄哆h游》:“路漫漫其修遠兮,徐弭節(jié)而高厲?!弊⒃唬骸疤斓朗幨庨L無窮也,按心抑意徐從容也?!?/p>

        另外,楚騷的悲劇美,亦是為漢人不斷咀嚼的。漢代士人由屈騷引發(fā)的怨嘆,所怨者,不遇也;所嘆者,則帶上了廣袤的時空愁緒。漢代文學(xué)中的時空之嘆值得關(guān)注。屈子在騷賦中流露的吞吐宇宙、囊括八方之志,與其流寓瀟湘的現(xiàn)實處境形成強烈對照,自然會激發(fā)漢代士人心中的共鳴。劉勰謂漢賦“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這里談及了楚辭之于漢代文學(xué)(賦)的影響。所謂“拓宇”,除了指文學(xué)包蘊天地自然、歷史人事等紛繁物事,文學(xué)的知識容量大大豐富之外,恐怕還意味著空間意識的擴大,進而形成了天人之際的思維模式。對于漢代辭賦,論者多關(guān)注其恢弘氣象,而其實在天地宇宙的恢弘之下,人之渺小正得以凸顯,于是悲歌惆悵不斷。

        總之,在漢代屈騷接受中,一方面它不斷地被納入經(jīng)學(xué)闡釋(話語)系統(tǒng),其政教諷諫意味、哀怨以興情的意味不斷被敷衍、發(fā)揮,另一方面漢代士人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屈騷的藝術(shù)魅力,不斷地研習、模擬。當然,劉向、王褒等創(chuàng)作的一批擬騷之作,最終并不具備屈騷的風力,也因而無以在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重要席位,朱熹撰《楚辭集注》就刪去王褒、東方朔、劉向、王逸等人的作品,并在《楚辭辨證》上云:“《七諫》《九懷》《九嘆》《九思》,雖為騷體,然其詞氣平緩,意不深切,如無所疾痛而強為呻吟者?!雹菥科湓?,恐怕一方面是因為擬作者并不具備屈子那般峻切、執(zhí)著的性情,即如梁啟超所謂“極端”的個性;而另一方面,或許是這些擬作在藝術(shù)審美上刻意模仿屈騷,反倒受制于屈騷原創(chuàng)既定的框架,不如原創(chuàng)可以盡情、自如的表述。

        而學(xué)界對漢代屈騷接受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以上傾向。這一忽視帶來的后果是,也許造成了對整個漢代文學(xué)性質(zhì)理解的偏差——似乎,漢代文學(xué)就是功利主義的、為政治服務(wù)的,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才突然地講究起審美來了,文學(xué)史研究謂之文學(xué)的自覺,而其實,屈騷文學(xué)的審美特性被重視、文學(xué)的自覺傾向在漢代已經(jīng)潛滋暗長。

        不可否認,時至魏晉,屈騷接受的確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折。曹丕和揚雄對于屈原、相如賦的品評正反映出這一轉(zhuǎn)向:

        揚雄《法言》:或問屈原、相如之賦孰愈?曰:原也過以浮,如也過以虛。過浮者蹈云天,過虛者華無根。然原上援稽古,下引鳥獸,其著意,子云、長卿亮不可及。(《文選·謝靈運傳論》李善注引)

        曹丕《典論·論文》:或問屈原、相如之賦孰愈?曰:優(yōu)游案衍,屈原之尚也;窮侈極妙,相如之也。然原據(jù)托譬喻,其意周旋,綽有余度矣,長卿、子云,意未能及已。(《北堂書鈔》卷一百引)

        對于屈原、相如之賦孰優(yōu)孰劣,揚雄和曹丕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即認為各有短長,然而從總體來看,長卿不及屈平。表面看來,曹丕之論似承揚雄而來,但細讀之后會發(fā)現(xiàn),二人評論的著眼點已有明顯不同。揚雄所論尚著重屈原、相如賦的內(nèi)容,雖然他對屈原人格非常推崇,對其文辭之迤邐、華美十分贊賞,然而對其中所謂“不經(jīng)”的想象與夸張,則頗有微詞,謂之“過以浮”“蹈云天”,所指顯然是屈賦中荒誕不經(jīng)的神話、傳說和幻想。而所謂“過”者,自然是以“經(jīng)”為標準得出的結(jié)論。班固也批評屈騷“多稱昆侖、冥閽、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jīng)義所載”,這表現(xiàn)出漢代文學(xué)批評的理性精神。另外,揚雄認為屈賦勝過長卿之處,乃在于“上援稽古,下引鳥獸”,即屈賦中包蘊豐富的學(xué)識。這表明,揚雄作為學(xué)者兼文學(xué)家,看重文學(xué)內(nèi)容的充實,而貶抑過分虛浮的文風。而曹丕卻更多關(guān)注二人之賦的修辭、文勢,認為屈賦敘述流轉(zhuǎn)曼衍,而相如描摹窮侈極妙,但就表述的優(yōu)游從容,屈騷卻為司馬長卿所不及?!蓳P、曹針對同一問題所發(fā)議論,可管窺學(xué)術(shù)、文學(xué)批評轉(zhuǎn)向的信息。

        屈騷藝術(shù)被廣泛學(xué)習,楚辭的構(gòu)思、意境、句法、語辭等不斷地被沿用。論者認為,魏晉文人中,曹植對屈騷藝術(shù)的接受是全面的:香草美人、遠游求女、比興象征、意境創(chuàng)造、構(gòu)思想象、句法詞匯、藻飾意象等等,不一而足。而正是基于對屈騷“香草美人”手法的學(xué)習和運用,曹植詩賦形成了意象的豐富性及其意境瑰奇的特點,并且認為這是自漢代以來接受傳播屈騷中出現(xiàn)的一種嶄新的景觀:“他不是囿于屈原思想感情的解讀,而是進一步徜徉于屈騷琳瑯滿目的藝術(shù)世界。由此,曹植為六朝人開辟出一條步入屈騷藝術(shù)世界的通衢大道?!雹迌蓵x時期,擬作楚騷者不少,如傅玄的《擬天問》《擬招魂》、摯虞的《憨騷》、陸云的《九愍》《九悲》《九思》等。而此期仿騷之作也多側(cè)重文學(xué)形式的模仿。如,東晉前期庾闡仿楚辭作《涉江賦》,就主要是以楚騷的形式來摹狀江中物色,而興托不寄。謝靈運等作家詩歌中化用屈騷的句子比比皆是。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論及此期文學(xué)源頭:“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習,源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p>

        對于屈賦中最為荒誕“不經(jīng)”的《九歌》,魏晉士人也用新的眼光重加審視。如陸云在《與兄平原書》論及《九歌》,并沒有因為神巫色彩而否定其價值,甚至認為《九歌》勝于《九章》。他不再糾纏《九歌》是否中于經(jīng)論,而是將其視作一種特別的文體樣式,贊嘆其文辭之清絕滔滔,且歸其為此種文類之宗。從而鼓勵其兄不妨擬作一番:“愿兄可試作之,復(fù)不作者,恐此文獨單行千載?!倍幸馑嫉氖牵膭顢M作的目的,竟是恐此文獨單行千載,要與古人競一短長!

        陸云《九愍序》云:“昔屈原放逐,而《離騷》之辭興。自今及古,文雅之士莫不以其情而玩其辭而表意焉。遂廁作者之末而述《九愍》。”一個“玩”字頗具意味,它表明作者對于離騷已經(jīng)不再是“入乎其中”作同命相憐式的哀嘆,而是帶著“出乎其外”的超越心情來賞玩、體味。又,陸云不再如漢人對屈騷“悲其志”,而是拈出一個“情”字,“以其情而玩其辭”,即要從情感的體驗中來認識屈原文辭的特色。為漢代士人一再稱頌的屈子式的慷慨激昂的忠貞志節(jié)被弱化了,陸云著力凸顯的是時光飛逝的憂慮,生命促短的悲哀,以及無路彷徨的痛苦與絕望:“將結(jié)■而世狹,愿援楫而川廣。雖我服之方壯,思振策其安往?”“豈大川之難濟,悲利涉之莫由”“欲假翼以天飛,怨曾■之我經(jīng)。思戢鱗以遁沼,悲沉網(wǎng)之在淵”?;倘粺o奈的情感一再被渲染,較漢代的同類作品更迫急、更悲哀,從中不難見出魏晉士人自身對命運的困惑與對人生的絕望。

        屈騷情感的力量,不斷為魏晉士人激賞?!稌x書》記載,夏統(tǒng)應(yīng)賈充所求而唱當?shù)孛窀?,以至于天地動容、王公失色?/p>

        后其母病篤,乃詣洛市藥。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tǒng)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tǒng)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tǒng)初不應(yīng),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又謂曰:“昔堯亦歌,舜亦歌,子與人歌而善,必反而后和之,明先圣前哲無不盡歌。卿頗能作卿土地間曲乎?”統(tǒng)曰:“先公惟寓稽山,朝會萬國,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澤云布,圣化猶存,百姓感詠,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貞順之德過越梁宋,其父墮江不得戶,娥仰天哀號,中流悲嘆,便投水而死,父子喪尸,后乃俱出,國人哀其孝義,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諫吳王,言不納用,見戮投海,國人痛其忠烈,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北娙藘L曰:“善。”統(tǒng)于是以足叩船,引聲喉囀,清激慷慨,大風應(yīng)至,含水漱天,云雨響集,叱咤歡呼,雷電晝冥,集氣長嘯,沙塵煙起。王公已下皆恐,止之乃已。諸人顧相謂曰:“若不游洛水,安見是人!聽《慕歌》之聲,便仿佛見大禹之容。聞《河女》之音,不覺涕淚交流,即謂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分?,謂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p>

        夏統(tǒng)將一曲描寫伍子胥諫吳王,言不納用,而見戮投海的悲壯民歌《小海》唱得蕩氣回腸,風生水起,令眾人頓感“子胥、屈平立吾左右”,則其在歌唱中體會、寄寓的情感力度,可見一斑,而夏統(tǒng)“以足叩船,引聲喉囀,清激慷慨”之風神也令人擊節(jié)不已,顧相謂曰:“若不游洛水,安見是人!”——無論是演唱者,還是聆聽者,主要關(guān)注的都是人物審美,著重的是子胥、屈平這樣的人物的風神氣勢、悲劇性命運的感染力,而不是如同漢人一樣,作道德評判。

        而屈騷情感的政治內(nèi)涵也逐漸被淡化了。左■云:“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傷于離別?!辩妿V亦將“楚臣去境”與“漢妾辭宮”相提并論——屈原帶有特殊內(nèi)涵的“離騷”一變而為“離別”這樣人人皆有的普遍的情感。正因如此,讀離騷、深深沉入屈原個體性的悲劇和超越情懷之中,就格外為晉人所喜愛,而熟讀《離騷》也儼然成了名士風度的表征:《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币榔渌疲盁o事”身心俱泰,痛飲酒則使人“形神相親”,這樣,便可在一種身心兩忘的境地中去體會屈騷痛苦哀婉、深沉有力,而又噴薄而出的激越情感,在這樣的體悟中,晉人可以尋獲自身生命的存在感。又如,“王司州在謝公坐,詠‘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語人云:‘當爾時,覺一坐無人”(《世說新語·豪爽》)?!爱敔枙r,覺一坐無人”,正表明朗誦者已經(jīng)深深地沉浸在了屈騷的藝術(shù)境界之中??梢?,熟讀、誦讀《離騷》成為了名士時尚,而他們所迷戀的,當并非從《離騷》發(fā)掘義理,而主要是從語句辭藻與節(jié)奏韻律中體會屈騷飛揚的文采、張揚的人格。尚永亮論之,“對名士風流的歆羨,尤難使他們對屈賦獲得深層的理解”⑦,筆者以為,此時名士恐怕并非不能理解屈賦,而是,在歲月的移換中,他們已不再關(guān)注屈騷之哀怨、諷刺,而是致力于從中發(fā)掘可以增添其瀟灑翩然的風神氣度的資源。

        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則從理論高度對屈騷文學(xué)的藝術(shù)成就和文學(xué)價值做了精確論述:

        《騷經(jīng)》《九章》,朗麗以哀志;《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遠游》《天問》,瑰詭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艷而深華;《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故能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并能矣。

        其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jié)候,則披文而見時。

        “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并能”,這代表了魏晉以來士人對屈騷的接受角度,也是魏晉以來對屈騷文學(xué)的最高評價。

        ①⑥ 于浴賢:《論曹植對屈騷的接受傳播》,《文史哲》2010年第4期。

        ② 刁虎生:《依經(jīng)立義與主體證悟———漢代屈騷闡釋的價值取向與解讀方法》,《理論界》2006年第8期。

        ③ 曾毅:《從以〈詩〉評〈騷〉到詩騷同源———唐前屈騷批評的轉(zhuǎn)變及其意義》,《求索》2013年第10期。

        ④ 蔣天樞:《楚辭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6頁。

        ⑤ 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頁。

        ⑦ 尚永亮:《莊騷傳播接受史》,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頁。

        參考文獻:

        [1]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 (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 (漢)王逸.楚辭章句[M].長沙:岳麓書社,1994.

        [4]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 (宋)朱熹.楚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

        [7]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

        [8] (梁)蕭統(tǒng).文選[M].中華書局影印清胡克家??瘫?。

        [9] 詹.文心雕龍義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3.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市屬高等學(xué)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計劃項目“生命書寫:人類學(xué)視野中的北朝墓志文學(xué)”(The Importation and Developmeng of High-Caliber Talents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ions,項目編號:CIT&TCD201404088)、第54批博士后面上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M542272)中期成果

        作 者:楊 柳,文學(xué)博士,四川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博士后流動站,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師范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文學(xué)人類學(xué)研究。

        編 輯: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歡
        接受漢代魏晉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漢代嶺南的貢納情況述略
        文學(xué)可以定義嗎?
        文藝爭鳴(2016年8期)2016-12-01 11:32:50
        略論劉勰對王粲詩賦的接受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16:47
        中國當代文學(xué)海外翻譯出版與接受
        漢代造型藝術(shù)與當代中國畫發(fā)展問題研究
        敦煌漢簡字體特點研究
        今傳媒(2016年8期)2016-10-17 00:57:34
        論漢代女樂繁榮的原因
        戲劇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0:53:26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12:16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
        欧美群妇大交群| 国产午夜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百度| 亚洲中国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av久久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片毛片| 又爽又猛又大又湿的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精品一区一区二区乱码| 国产91色综合久久高清| 欧美老熟妇喷水| 国产91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av永远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日本va99在线| 亚洲亚洲亚洲亚洲亚洲天堂| 麻豆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欧洲综合色| 色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网站| 国内激情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观看国产短视频的方法|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第十色丰满无码| 亚洲福利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久九九久视频精品网站| av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欧美激情五月|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