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燕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ICU病房內患者出現大咳血癥狀的護理方法分析
張敏燕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目的:探討對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的肺結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的6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治愈11例(36.7%),顯效9例(30.0%),有效8例(26.7%),總有效率為93.3%,較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73.3%有顯著性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癥狀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快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活動性出血,減輕患者的咳血癥狀,顯著降低窒息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復發(fā)率低,臨床療效顯著,是臨床處理肺結核合并大咳血的有效護理手段,值得在臨床推廣。
肺結核;大咳血;護理干預;療效
咳血是肺結核重癥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是指肺實質出血并經口腔咳出的癥狀,當患者每次咳血量超過200ml或每日咳血量超過600ml時即為大咳血[1]。大咳血往往發(fā)病急、來勢猛,極易導致患者窒息和休克,3~6min即可造成患者死亡[2]。因此,加強對出現大咳血癥狀患者的護理,采取正確的搶救措施,是提高搶救有效率,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舉措。本研究以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的6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對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的肺結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的6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將6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3.5歲;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18例,浸潤型肺結核8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4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3.8歲;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19例,浸潤型肺結核7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分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患者術后24h絕對臥床,避免劇烈咳嗽、下蹲、用力排便等,飲食上應進食熱量高、蛋白豐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并注意加強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體包括:
1)搶救護理:迅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患者血容量,防止重要臟器發(fā)生缺血性損傷;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將患者呼吸道中的血液和痰液吸出,避免發(fā)生窒息;給予患者吸氧護理,提高血氧含量,糾正組織缺氧。
2)一般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率、血壓、呼吸、體溫、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指導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待患者咳血停止后給予患者溫水或溫鹽水漱口,做好口腔護理工作;對于出現高熱的患者可給予物理降溫并大量飲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降溫,避免酒精誘發(fā)咳血[3]。飲食上,患者飲食宜清淡,熱量、蛋白、維生素攝入要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盡量避免可能誘發(fā)咳血的因素。
3)并發(fā)癥的護理:保持患者皮膚干爽,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預防壓瘡、褥瘡的發(fā)生;定時按摩患者下肢,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每天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早晚各1次,預口腔潰瘍的發(fā)生;加強對患者泌尿系統(tǒng)的護理,仔細檢查導尿管是否安置妥當,有無扭曲、脫落,避免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
1.3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患者24h內活動性出血消失為治愈;患者24h內咳血次數及咳血量明顯減少,進一步治療和護理后咳血消失為顯效;患者24咳血次數及咳血量有所減少為有效;患者咳血次數及咳血量無明顯變化為無效[4]??傆行剩剑ㄖ斡@效+有效)/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愈11例(36.7%),顯效9例(30.0%),有效8例(26.7%),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治愈6例(20.0%),顯效8例26.7%),有效8例(26.7%),總有效率為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為93.3%,較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73.3%有顯著性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ICU病房內出現大咳血癥狀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快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活動性出血,減輕患者的咳血癥狀,顯著降低窒息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復發(fā)率低,臨床療效顯著,是臨床處理肺結核合并大咳血的有效護理手段,值得在臨床推廣。
[1]關淑華.肺結核大咯血介入術后實施集束化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6):77-78.
[2]田亞敏 .肺結核大咯血窒息患者的搶救與護理[J].河北中醫(yī),2011,33(1):129-130.
[3]葉宏英.肺結核并發(fā)大咳血的搶救與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9):1102-1103.
[4]陳云輝,崔哲,劉金玉,羅巍 .肺癌合并大咯血的介入治療[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7):829-830.
R472
B
1009-6019(2015)08-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