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偉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小學教科研已進行了20余年,特別是開展新課程改革以來,中小學教科研更是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指出:“樹立系統(tǒng)培養(yǎng)觀念,推進小學、中學、大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做一個科研型教師”已成為廣大中小學教師崇高的追求。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業(yè)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道路上來?!蔽簳v:“一個教師若長期不進行課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對教育產(chǎn)生疲憊心理,職業(yè)倦怠,教育教學就會進入一團死水的困境?!薄白屆恳晃唤處煻寄苷嬲貐⑴c到教科研中”[1],“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改變了他們的行走方式,優(yōu)化了他們的生命狀態(tài),使他們不斷走上事業(yè)的高峰,真正體驗為師從教的尊嚴感,感受到專業(yè)成長的歡樂和幸?!盵2]。那如何幫助中小學教師參與教研,是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層面值得關注的問題。鑒于此,筆者通過聽、看、訪等多種形式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科研狀況展開調研分析。
一、 中小學教師參與教科研常見問題
筆者先后對X市15所中小學校472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隨機和部分教師進行座談討論及個別訪談,調查結果顯示:教師主動參與教科研的狀況不容樂觀,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參與科研意識不強
教師教科研意識的強弱與對教科研價值的認識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質緊密相關。在“您的科研意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在哪?”一題中,5.43%的教師回答是“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6.72%的教師回答是“只在具體的教育科研活動中才體現(xiàn)”;47.39%的教師回答是“偶爾體現(xiàn)一下”;21.29%的教師回答是“上級檢查時才有”;還有19.17%的教師回答是“從沒有體現(xiàn)過”。在“教師的職責是什么?搞教育科研對教學有用嗎?”一題中,有六成以上的教師片面理解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學科研與自己無關;兩成以上的教師則認為,教育科研是教育專家的事情;僅有10%左右的教師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參與教科研,才能夠提升教學水平。雖然這10%左右的教師能夠認識到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價值和實踐意義,但在行動上仍有忽視教育科研的現(xiàn)象。正像某教師所說:“教研無非就是搞些課堂教學改革或搞一些教學管理‘花樣’,實際教學效果如何與‘科研’沒有關系,僅在晉升職稱時開具從事教科研的證明時才給予關注?!?/p>
2.教師參與教科研目的不正確
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為教學服務,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只有進行教育科研,教學水平才能真正地走向更高層次。“您認為參加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什么?”結果顯示:63.78%教師選擇“為晉級、評優(yōu)創(chuàng)造條件”;12.71%教師選擇“是學校的一項工作,不得不參加”;僅有9.21%的教師選擇“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惑”;6.71%教師選擇“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也可推知,開展教育科研時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為數(shù)不少的教師盡管熱情地“搞科研”,但興趣卻根本不在研究上,而是為了應付評職稱、晉級加薪或者是發(fā)表幾篇文章,獲取名利。甚至發(fā)現(xiàn):有些學校領導簡單地把科研理解為發(fā)表論文,給教師產(chǎn)生了誤導,使教師陷入了片面追求論文數(shù)量的誤區(qū)。也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中小學校制定了一些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把教科研工作寫進每期教學計劃,但實際上每周的教學研究形同虛設、流于形式,有些學校學期末學科教研組弄虛作假編記錄、寫成果應付差事。甚至個別學校害怕批評,出現(xiàn)向上級假匯報現(xiàn)象。
3.教師對教科研知識掌握不夠
“萬丈高樓平地起”,離開了知識談能力是空談。教師參與教科研也是如此。如果教師不掌握一些基礎教科研知識,教科研能力就無從談起,那主動參與教科研更是不可能。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在從事教科研時,對教科研工作的理論知識知道甚少,規(guī)范地、科學地進行教育科研的教師幾乎沒有。其中問到:“在您看來,教師開展教育科研難度多高?原因是什么?”71.82%教師認為“開展教育科研難度大”,“不懂什么是科研”;21.46%教師認為“開展教育科研難度一般”,“了解一些科研知識”;僅有5.79%的教師“認為開展教育科研難度不大”,“掌握了教科研基礎知識”。從比例上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即使想開展教育科學研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請將下列課題研究步驟按順序將序號填寫在 。a.申報課題b.選定課題c.開題論證d.總結和推廣e.實施課題研究”,“研究方案和研究報告一般包括哪些項內容?”“您知道哪些中小學教科研方法?”等問題中,僅有6.74%的教師全部知道;27.38%的教師對教育科研知識一無所知。正如某教師所說:“我對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知之甚少?!薄吧踔吝B課題申請書、鑒定書、成果表現(xiàn)形式、實施方案、研究報告的撰寫、課題論證等概念都不清楚?!?/p>
4.教師參與教科研執(zhí)著精神缺失
教科研是一項極其艱辛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需要教師具備開拓創(chuàng)新、求真務實和為科學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但現(xiàn)實中,許多中小學教師不在教科研上下苦功,對教科研敷衍了事,或遇挫折就知難而退。在“您認為制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73.34%的教師認為“教學任務重,壓力大,沒有時間搞”;11.46%的教師認為“想搞研究但是缺少科研方法及專家指導”;甚至還有8.91%的教師認為“不搞科研照樣能評先晉級,還是安于現(xiàn)狀好”;僅有4.61%的教師認為“缺資金少資料、理論水平不夠”。在調研時,有位教師說:“我們老師搞不搞教育科研問題并不是很大,但教學工作搞不好事就大了”。雖然迫于學校發(fā)展和形勢的需要,有時口頭上也說做好教科研,但卻沒有付諸行動,結果始終沒能把教育科研搞上去?!敖虒W工作量大,教科研知識匱乏。我也曾經(jīng)撰寫過幾篇論文,投出去就‘石沉大?!脽o音訊。時間久之,索性放棄不干了。”
二、 解決中小學教師參與教科研問題的建議
根據(jù)調查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學校和教師自身兩個方面著手提出建議。
1.教師自身方面
從教師角度來講,要增強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自覺性。要將教育科研看成是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的主要途徑。具體來說:
(1)增強自己參與教科研的問題意識
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源于問題?!斑x擇的問題應具有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發(fā)展價值。”培根說過:“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你從問題開始,必將以肯定告終。”教師參與教科研并不是“復雜”、“深邃”、“頑固”的代名詞,教師如何有效地主動參與并開展教科研活動,在教科研過程中享受收獲的喜悅呢?需要一個關鍵詞——“問題意識”,作為長期的“藥引”來刺激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因此,要激活中小學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問題意識,首先就要培養(yǎng)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讓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敏于事、善于思。
教科研問題意識是教師專業(yè)成長活力的重要表征,它“是教師在教育研究和實踐活動中,以專門的教育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逐步形成的認識教育問題的實質和類型、發(fā)現(xiàn)并提出需要研究解決的教育問題的意向和能力”[3]。為此,教師可以所任教的學科為切入點,針對某個教學實踐問題進行探索,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經(jīng)驗、理性認識等進行歸納和總結和提煉,逐漸培養(yǎng)出參與教科研的意識。也就是說,每個教師都要長期不懈地堅持教科研工作,將教科研工作融入教學實踐生活中,使教科研內化為一種自覺行為。
(2)掌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知識
“掌握知識是應用知識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掌握基礎知識,談知識的應用將成為一句空話。”[4]因此,較好地掌握教科研工作的基礎知識,對中小學教師主動參與教科研尤為重要。只有掌握與教科研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才能對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理論分析、邏輯分析?!敖逃茖W研究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以教育領域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為對象,以探究教育規(guī)律為目的的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xiàn)象,探索新的未知規(guī)律,以解決新問題的活動?!盵5]其次,了解其常用教科研方法:教育觀察法、教育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經(jīng)驗總結法、文獻研究法等。要靈活掌握用什么樣的方法去研究,一般會形成什么樣的研究結果。比如,用教育調查法研究便會有教育調查報告;同樣,用教育觀察法便有教育觀察報告等。在選擇研究方法之前,應了解各種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特點和使用要求,認真鉆研、努力把握各方法的精髓。只有真正掌握了教科研常用的方法,才能駕馭它,使其服務于課題研究的需要。還有熟悉項目申報和課題實施的基本步驟和要求等等基本知識。
2.學校方面
只要堅持教育科研活動,教師的能力就能得到切實的鍛煉并不斷提高。問題是現(xiàn)實中單靠教師的自發(fā)行為是難以持久且無法奏效的。因此,筆者以為,學校還應進一步努力。
(1)提升校長科研領導力
“校長的科研領導力是指校長能夠在合理科研觀的指導下,以扎實的科研功底,帶領全體教師樹立恰當?shù)目蒲杏^,制訂學??蒲幸?guī)劃,持續(xù)有效地推進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品質的能力?!盵6]學校校長不僅是領導者而且是研究者,應深入到教育科研領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幫助教師解決課堂教育教學問題,帶動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讓全體教師在教育科研過程中不斷感受到自我超越的幸福與快樂。因此,中小學校長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問題意識與能力,還應是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倡導者、推動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說,校長必須具備科研領導力,因為它是中小學教科研發(fā)展的靈魂。
校長僅僅在思想上重視教科研還不夠,還應該身體力行地投入科研,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聽課、上課、搞調查研究、專題探討和經(jīng)驗總結,通過言傳身教帶領教師走“科研興?!钡穆纷樱挥羞@樣才能召喚廣大教師真心實意地投身到科研中去。在這一方面,蘇霍姆林斯基又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寫教育日記,堅持觀察、思考、研究教育問題,這也是他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原因之一吧!
(2)積極開展以教學改革促進教科研活動
“教育科研是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內涵發(fā)展的有效增長點,因此,以課程教學改革為契機,深入開展教育科研,堅持‘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的戰(zhàn)略,是學校內涵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盵7]這就需要教師通過開展教科研活動研究教學改革,總結教學經(jīng)驗。如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校內教學研討、培訓,聘請校內外專家進校指導教研活動;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舉辦各種教研活動,特別是結合學校教師教學研究中尚待解決的問題,確立科研課題,使科研為學校的教改和教學服務。此外,還可以定期匯編教師教學研究成果,匯集教師發(fā)表、獲獎、交流的文章以供校內教師開展交流活動。
(3)建立良好的學校教研制度
要把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必須以制度作為保障。因此,建議學校:第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科研工作條例,指導教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論證、研究等工作。第二,建立常規(guī)的教育管理,充分調動教師科研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經(jīng)費投入上,必須健全“教科研領先”的工作思路,這是教科研工作的最基本保障。
可見,教科研既是教育事業(yè)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目前中小學校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擺在教師們面前的教科研工作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攜手在今后積極投身到學校的教科研中去,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科研型”、“學者型”、“專家型”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 沈立,趙晶紅.讓每一位教師真正參與教科研[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8(10).
[2] 馮衛(wèi)東.向李吉老師學習[J].人民教育,2008(Z2).
[3] 饒見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與實務[M].中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4] 李振晗.如何才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J].教育科研論壇,2007(9).
[5] 雷云,吳定. “教育研究對象”的哲學思考[J]. 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1).
[6] 崔艷麗.中小學教育科研發(fā)展的靈魂:校長科研領導力[J]. 基礎教育參考,2013(1).
[7] 苗鋒.依托科研,追求學校內涵發(fā)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2).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