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丹 黃 佩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內容體系研究*
鄭丹丹 黃 佩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全面整理ISO制(修)訂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分析其演變發(fā)展情況。研究結果表明,ISO/TC46制定的標準內容演變是從信息描述到信息技術和音譯轉換,再到數字資源管理和互操作,再到績效評估和統(tǒng)計標準;ISO/TC171制定的標準內容演變則是從縮微技術到文獻數字影像技術,再到電子文獻管理。從數量上看,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建設標準占90%以上,服務標準和管理標準占10%以下,說明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建設標準是ISO重點關注的領域。最后,通過對近五年ISO制(修)訂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的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ISO當前優(yōu)先發(fā)展的標準規(guī)范。
ISO TC46 TC171 圖書館 標準 規(guī)范 內容體系
標準化是科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圖書館行業(yè)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是推動圖書館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保障,也是規(guī)范圖書館工作和促進各類型、各系統(tǒng)圖書館協(xié)調發(fā)展的基礎。對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進行研究,有利于推進我國圖書館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促進我國圖書館事業(yè)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負責制定重要領域國際標準、協(xié)調世界范圍內標準化工作的權威性國際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制定者與發(fā)布者,也是聯(lián)合國的甲級咨詢機構。ISO設有負責圖書館相關標準的機構,目前已經制(修)訂了兩百多項圖書館相關標準,對其成員國及世界范圍內的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文將全面調查和梳理ISO制(修)訂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分析其發(fā)展沿革情況、關注的重點領域及當前優(yōu)先發(fā)展的標準規(guī)范,并歸納ISO的標準規(guī)范內容體系框架,從而為促進我國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的制訂和修改,推動圖書館標準化科研項目的開展,完善我國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體系提供借鑒。
目前,國內關于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內容體系的專門研究成果(專著)暫未查見,筆者所能查到的相關專著較少,其中較為相關的是張紅霞所著的《圖書館質量評估體系與國際標準》,但也僅從圖書館質量評估體系的角度研究了ISO標準,而未對ISO的整個圖書館標準內容體系進行全面研究。
為擴大檢索范圍,筆者以“篇名=ISO and圖書館”為檢索詞在CNKI里進行精確匹配題名檢索,得到相關文獻149篇,其中包含期刊論文139篇,碩士論文6篇,會議論文4篇。從研究內容上看,所得文獻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對ISO 9000和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我國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應用的探討上,僅有少量文章將關注點放在具體的某項標準上,例如《圖書館統(tǒng)計國際標準ISO 2789:2006的解讀》[1],《國際標準圖書館標識(ISO 15511-ISIL)與中國圖書館代碼應用方案探討》[2],《ISO將發(fā)布國家圖書館績效指標》[3]等。
在科研項目方面,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中,圖書情報與文獻學類目下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研究共4個項目,其中關于標準體系的研究項目有1個,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我國文獻信息標準體系框架研究”,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研究共有6個項目,主要都是關于具體工作的標準體系研究,如“中文知識組織系統(tǒng)形式化語義描述標準體系研究”,“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標準體系研究”,稍微宏觀一些的是國家圖書館的立項項目“我國數字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體系及構建機制研究”。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關于ISO圖書館標準內容體系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相關論文主要集中在ISO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我國圖書館的應用這一視角。在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科研項目中,雖然有一些涉及我國圖書館相關標準規(guī)范體系的項目,但是并沒有針對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內容體系開展研究。
ISO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愿性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其目的和宗旨是:在世界范圍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fā)展,進行世界性標準的審核和制定,以便于國際間的物資交流和服務,增進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里的合作。其主要活動是制定國際標準,協(xié)調世界內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技術委員會進行交流,與其他國際性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4]。
ISO中負責制定圖書館相關標準的機構主要有兩個,一是TC46信息與文獻技術委員會,一是TC171文獻管理應用技術委員會。
TC46創(chuàng)建于1947年,秘書處現(xiàn)設在法國標準化協(xié)會,其標準化工作涉及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出版社、文獻信息中心等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機構[5]。TC46下設五個分委會,分別為:技術互操作分委會SC4,質量統(tǒng)計和績效評估分委會SC8,標識和描述分委會SC9,文獻存儲要求與保存條件分委會SC10和檔案/記錄管理分委會SC11。五個分委會分別開展相關領域的標準研究及標準的制(修)訂工作。TC171原名為“縮微攝影技術委員會”,最初為TC46下的一個分委會,1979年從TC46中獨立出來,演變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TC171。TC171負責文獻管理領域內質量控制和完整性維護的標準化工作,主要包括縮微攝影技術標準、電子文獻管理標準、電子成像標準等。TC171下設SC1“質量”、SC2“應用問題”、SC3“一般問題”三個分委會。
實際上,ISO與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國際電工委員會)成立的聯(lián)合技術委員會JTC1,術語、其他語言及內容資源技術委員會TC37,攝影技術委員會TC42等其他技術委員會也會發(fā)布一些可能應用到圖書館實際工作中的標準規(guī)范,但其他技術委員會所制定的標準規(guī)范和圖書館領域的相關度多大等問題難以界定,如TC42所制定的《成像材料磁光盤上的信息存儲基于溫度和相對濕度的影響估計使用壽命的方法》這一標準歸屬于哪一個領域就存在較大的模糊性。因此,為增強本文統(tǒng)計分析內容的針對性和結論的可參考性,我們的研究只涵蓋TC46和TC171所制定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
3.1 標準數量分析
據筆者調查,截至2014年3月底,ISO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總量達到220項,其中已發(fā)布實施的標準共188項,包括現(xiàn)行標準170項、修訂中的標準18項,仍在制定中的標準共32項。由TC46制(修)訂的標準有132項,由TC171制(修)訂的標準有88項。
3.1.1 TC46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 對TC46發(fā)布實施的圖書館標準數量按時間段進行統(tǒng)計可得表1和圖1。
表1 TC46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年份分布表
圖1 TC46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年份分布折線圖
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從1976年開始,TC46制定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數量總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標準數量成倍數增長。2000~2009年發(fā)布的標準數量達到了39個之多。另外,從1993年開始,TC46每年都會發(fā)布新的圖書館標準,從未間斷。
3.1.2 TC171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 對TC171發(fā)布實施的圖書館標準數量按時間段進行統(tǒng)計可得表2和圖2。
表2 TC171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年份分布表
圖2 TC171發(fā)布實施的標準數量年份分布折線圖
從表2和圖2可以看出,TC171制定的圖書館標準數量,在1987至1991這五年比較少,只有3個;在1992年之后的連續(xù)四個五年中,標準數量有所提高,基本保持穩(wěn)定。值得注意的是,1997至2001這五年中制定的標準數量最多,主要是因為數字技術發(fā)展后,TC171不僅加快了縮微攝影技術標準的制定,同時也增加了電子文獻管理相關標準的制定。
從總體上看,ISO現(xiàn)行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中,1990年之前制定的有19個,僅占總數的10%,大部分是1990年以后制定的,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ISO制定了121個標準,占總數的64.5%。
3.2 標準內容分析
3.2.1 TC46制定的標準內容 1976年至1990年期間,TC46制定的標準涉及內容主要包括期刊、連續(xù)出版物、摘要、標題、文獻描述、書目和語言音譯轉換等方面??梢娫谶@一階段,TC46針對圖書館領域所提出的標準規(guī)范大多是針對傳統(tǒng)文獻,且以信息描述為主。而在1991年至2000年這個階段,與新興信息技術相關的標準開始出現(xiàn),如電子文獻交換、信息檢索和館際互借標準等。與此同時,語言音譯轉換方面的標準大量增加,且涉及的語種開始從歐美向亞洲遷移,覆蓋面更廣。而傳統(tǒng)文獻標準也仍然在繼續(xù)制定,如書目款項和標題的縮寫規(guī)則、書名頁、文獻用紙要求、紙質持久性要求和圖書裝訂要求等。2001年至2006年期間,標準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編碼、代號、記錄管理、本體、文獻存儲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從傳統(tǒng)文獻領域遷移到了對數字資源處理的規(guī)范,同時開始更多的關注文獻的存儲與保存。2007至2014年期間,TC46制定的圖書館標準數量進一步增加,涉及的內容更明確地指向了編碼、標識符、元數據、Marc轉換、主題詞表互操作性、記錄管理系統(tǒng)等數字化的內容,并且開始設計RFID在圖書館中應用的具體技術規(guī)范。同時開始關注績效和評估領域,制定了圖書館績效指標、圖書館建筑基本統(tǒng)計、文獻價格指數和生產分配統(tǒng)計等標準,表明TC46開始從標準的層面強調圖書館相關機構效益的重要性。
3.2.2 TC171制定的標準內容 TC171在1987年至1997年期間制定的標準都是圍繞縮微攝影技術開展的,包括縮微攝影技術相關的詞匯、縮微品閱讀設備的性能、縮微膠片封套的使用等。1998年至2007年期間,文獻數字影像技術標準和電子文獻的管理標準開始出現(xiàn),但縮微攝影技術的標準仍然占絕大多數,其中包括縮微攝影的操作規(guī)程、縮微膠片的規(guī)范和測量、縮微品的質量控制、縮微攝影設備的尺寸以及縮微攝影技術的應用等。2008年至2014年期間,TC171發(fā)布的標準共20個,其中有15個是關于電子文獻的標準,包括電子文獻管理系統(tǒng)、電子文獻保存格式、電子文獻管理數據交換、電子文獻信息存儲等??梢奣C171近年來開始重點關注數字領域特別是電子文獻管理領域的標準。另外,這期間還制定了光盤存儲文獻信息的標準、膠片卷筒的尺寸標準及文獻的掃描質量標準等。
3.3 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內容體系框架
從ISO相關分委會制定的標準數量和標準主題角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得表3、圖3和表4。
表3 ISO相關委員會制定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數量情況
文條S檔T質S應T一T總C C C CC數案獻11411量件用般0 6 77 /存/ 11記S分//分問問C SS儲 錄CC 1委123委要題題管會求會 理 分 分 與 分T委 委T C保 委C1 4 7會 會存 會61 / / 2 2241 9 2 0819 0 1 1231 7 8 66578 1 1231 6 7 46360 1 120218 3 242622
圖3 ISO相關委員會制定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數量柱狀圖
表4 ISO各相關機構制定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主題
從表3、圖3和表4可以看出,信息與文獻技術委員會TC46和技術操作性分委會TC46/ SC4制定的標準最多,達到了34個,其次是標識和描述分委會TC46/SC9,標準數量為26個,質量統(tǒng)計和績效評估分委會TC46/SC8和文獻存儲要求與保存條件分委會TC46/SC10制定的標準則相對較少。由此可知,ISO在圖書館績效統(tǒng)計、文獻存儲和文獻保存領域的標準才剛剛起步,目前的標準主要還集中于索引摘要、文獻編目、標識和描述、技術互操作和記錄管理等領域。而文獻管理應用技術委員會TC171制定的縮微攝影技術和電子文獻管理的相關標準較多,且以具體應用問題的標準為主。
參考南開大學柯平教授提出的圖書館學體系[6],我們認為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可分為四大類:信息資源建設標準、服務標準、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信息資源建設標準指在信息資源采集、加工、描述、組織、保存及剔舊等工作流程中涉及和遵守的相關標準。服務標準指用以指導圖書館管理及其服務行為的原則和規(guī)范,例如《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技術標準指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中涉及到技術方面的標準。管理標準指為圖書館事業(yè)相關機構行使管理職能而制定的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標準,是關于某項管理工作的業(yè)務內容、職責范圍、程序和方法的統(tǒng)一規(guī)定。
按照以上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的分類,從ISO已發(fā)布實施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的類別構成角度進行統(tǒng)計可得表5。
表5 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類別構成
從表5中可以看出,目前ISO已發(fā)布實施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中,技術標準最多,占總數的72.34%;其次是信息資源建設類的標準,占總數的20.21%;而服務標準和管理標準數量很少,目前都僅有7個。
3.4 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研制重點領域和當前階段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
通過上文對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的數量、內容和體系框架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ISO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研制的重點領域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傳統(tǒng)的文獻信息描述與組織標準:如摘要索引、題名信息、參考文獻、書名頁、目次表、貢獻描述、書目等。傳統(tǒng)文獻信息的描述與組織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因此,ISO開始制訂圖書館標準時就將此作為其工作的重點領域,并一直持續(xù)至今。
(2)基礎性通用標準,這類標準在ISO圖書館標準中占有很大比例。包括不同語言之間音譯的轉換、國家和地區(qū)名稱編碼、標準書刊號、標準視聽作品資料編號、標識符、元素集、字符集、命令集等。
(3)質量統(tǒng)計和績效評估標準,如圖書館績效指標標準、圖書館建筑統(tǒng)計標準、網頁統(tǒng)計和質量標準、文獻價格指數確定標準、文獻生產分配統(tǒng)計標準。隨著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圖書館經營效益的關注日益增加以及圖書館評估重要性的凸顯,使得質量統(tǒng)計與績效評估標準成為重點研制領域。
(4)新技術和新服務標準,特別是RFID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標準和館際互借標準。信息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為圖書館事業(yè)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對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新技術的應用制定標準就成為了必然,并要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不斷修訂標準。
(5)文獻保存標準,如紙質文獻的耐久性要求、文獻存儲要求。文獻能否得到良好的保存對提供文獻服務至關重要,尤其隨著文獻使用時間的增多,文獻壽命的減少,文獻的保存特別是具有重要價值的珍稀文獻的保存成為了重點關注問題。
(6)與圖書館相關的縮微攝影技術標準和電子文獻管理標準,如縮微設備的使用標準、縮微品的質量控制標準、電子文獻長期保存標準、電子文獻管理系統(tǒng)標準、電子歸檔標準等。TC171認為,文獻可以以縮微技術的形式來管理,或以電子的形式來管理,因此需要有大量的相關標準。
以近五年(2010~2014年)發(fā)布的標準和正在制定中的標準為對象來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到,ISO當前階段優(yōu)先發(fā)展的圖書館標準主要有:
(1)數字記錄和記錄管理標準:數字記錄標準包括數字記錄的轉移和遷移過程、數字記錄用可信第三方庫、記錄數字化實施指南;記錄管理標準包括記錄管理、記錄管理系統(tǒng)、記錄元數據管理標準。
(2)RFID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標準:包括RFID數據元素標準、RFID數據元素編碼標準、固定長度編碼標準、在有分區(qū)記憶功能的RFID標簽中進行數據元素編碼標準等RFID在圖書館中應用的技術規(guī)范。
(3)質量統(tǒng)計和績效評估標準:在繼續(xù)制定和完善圖書館績效評估統(tǒng)計指標標準的基礎上,注重研制圖書館影響評估標準、網頁統(tǒng)計和質量標準以及圖書館建筑統(tǒng)計標準。
(4)各類型標識符與編碼標準:標識符標準如國際標準鏈接標識符、國際標準名稱標識符、國際標準集合標識符、圖書館及相關組織的國際標準標識符;編碼標準如國家和地區(qū)名稱編碼。此外,還有國際標準書號和國際標準音像制品編碼標準。
(5)館際互借標準:包括館際互借服務定義、館際互借協(xié)議規(guī)范和館際互借事務標準。
(6)電子文獻標準:包括電子文獻格式標準、電子文獻管理系統(tǒng)標準和電子成像標準。電子文獻格式標準,如適用于長期保存的電子文獻格式標準、電子文獻格式擴展標準、電子文獻格式選擇方法、便攜式文獻格式;電子文獻管理系統(tǒng)標準,如電子文獻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操作規(guī)范和實施管理標準;電子成像,標準如電子文獻成像術語、用于文獻掃描的測試標板標準。
在當前階段,ISO仍然注重研制、修訂紙質文獻保存方法(如脫氧過程的方法)、主題詞表互操作性、Marc轉換、圖書館注冊服務等標準。
通過對ISO制(修)訂的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內容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TC46所制定的主要標準規(guī)范內容大致經歷了從信息描述到信息技術和音譯轉換,再到數字資源管理和互操作,再到績效評估和統(tǒng)計這樣一個發(fā)展階段;TC171所制定的主要標準規(guī)范內容則大致經歷了從縮微相關技術到文獻數字影像技術,再到電子文獻管理這樣一個發(fā)展階段??傮w說來,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建設標準是ISO比較關注的內容,其重點領域涉及范圍既涵蓋了傳統(tǒng)的信息描述類標準,也涵蓋了當前與先進技術相關的標準,還包括通用性標準、績效評估標準以及文獻的保存和縮微等方面的標準。
[1]張紅霞.圖書館統(tǒng)計國際標準ISO 2789:2006解讀[J].新世紀圖書館,2010(1):9-10.
[2]董曦京.國際標準圖書館標識(ISO 15511-ISIL)與中國圖書館代碼應用方案探討[J].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2010(3):1-7.
[3]張紅霞.ISO將發(fā)布國家圖書館績效指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6):18.
[4]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國際標準化組織(ISO)[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74:7.
[5]ISO/TC 46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EB/OL].[2014-04-11].http://www.iso.org/iso/home/standards_development/list_ of_iso_technical_committees/iso_technical_committee.htm? commid=48750.
[6]柯 平.文化行業(yè)標準化與圖書館推廣應用標準的策略[R].[2014-04-10].http://www.nlc.gov.cn/tbw/12112701.pdf.
(責任編校 田麗麗)
The Content System of ISO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Libraries
Zheng Dandan,Huang P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library standards of ISO and analyzes its evolu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standards developed by ISO/TC46 has evolved from the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literation conversion,and then to the digit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teroperability,finally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an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standards developed by ISO/TC171 has evolved from the microfilm technology to the literature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then to th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In terms of the quantity,the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ndards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while the service standards and 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less than 10%,which shows that ISO focuses on the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andards.Finally,the current priority of the ISO standards is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ISO develope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SO;TC46;TC171;library;standard;regulation;content system
G251
鄭丹丹,女,1990年生,2012級圖書館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信息資源建設,發(fā)表論文2篇。
*本文系文化部文化行業(yè)標準化研究項目“ISO、IFLA圖書館標準規(guī)范體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