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麗
【摘要】有效教學是語文課堂追求的目標,然而一些似是而非、游走于有效教學邊緣的教學行為,卻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蒙蔽了教師的雙眼。
【關(guān)鍵詞】語文;有效性;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成為我們廣大教師努力的目標,唯有課堂有效才能真正助推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然而放眼當前的語文課堂,一些所謂的手段和策略卻與有效課堂的初衷背道而馳,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所適從、不明就里,更無緣課堂的有效了。那么我們究竟應(yīng)該如何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得心靈的升華?
一、采用扎實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筑牢學生基礎(chǔ)
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發(fā)展也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語文習慣、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絕非是教師和學生口頭功夫所能得來的,需要師生沉下心來,開展嚴格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受益,教師在訓練中加強引導。而有些老師卻將這種訓練演繹成口頭訓導,扎實有效的課堂儼然被幾句話一帶而過。如下面是一位老師在教學《這兒真好》時的片段:
師: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生字。(教師大屏幕投影:座、空、呀、極……)
師:哪位小朋友自告奮勇地來讀一下生字?
師:大家思考一下,這些生字可以怎么記憶呢?你會記住哪 些?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我能記住“極”,它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邊是“木”,右邊是“及”,合起來就是“極”。
師: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怎么寫這個字才好看呢?請看大屏 幕—(師借助多媒體投影生字書寫注意事項)
師:我們都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師:好!……
這種紙上談兵式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猶如過眼煙云,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記,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效果亦可想而知。其實,在這個案例中,當學生說出“極”的字型和記憶方法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激勵之后,可以通過自己的板演,在講解寫好字的要領(lǐng)的同時,讓學生親眼看到教師如何寫出了一個漂亮、瀟灑的“極”字,然后讓學生按照老師的示范進行幾次寫字訓練,讓學生親歷寫字的過程,產(chǎn)生深刻的體驗。教師漂亮的板演、恰當?shù)闹笇?,將漢字中富含的魔力和美感盡顯在學生眼前,然后讓學生去模仿、去訓練。教師巧妙設(shè)計、精于點撥,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再突破一步,給學生一片天地,將給學生留下深厚的內(nèi)心感受。
二、尊重獨特感受,堅持文本正確取向,引領(lǐng)學生品德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但我們部分教師歪曲課程標準中對“個性化”和“獨特感受”的理解,對學生中一些是非分明的文本解讀不去評判、未置可否,不給予及時糾偏,甚至認為是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之舉,錯誤地認為否定即傷害、反對即冒犯,對學生曲解文本、游離主旨作出不痛不癢的評價。這事實上不是尊重學生,而是對學生價值取向的錯誤引導,完全背離了新課程倡導的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初衷,是一種典型的、負面的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必將給學生的道德領(lǐng)域發(fā)展帶來無可挽回的影響。如觀摩一位教師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學生自讀課文后,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自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發(fā)言多在教師預(yù)料之中。此時,一個男同學卻突然自告奮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烏鴉很聰明,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積極開動腦筋,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的?!睂@樣一種觀點,教師卻不敢否定,以“這是你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币粠Ф^,學生所提出的觀點草草收兵,未置可否。
新課標呼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但顯然這種尊重應(yīng)該建立在課堂教學正確的價值取向基礎(chǔ)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分析問題的視角不同,對文本作出不同的理解無可厚非,但有些理解顯然偏離了正確的價值取向,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把握課堂導向,既促進學生開展交流、張揚個性,更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將學生錯誤的思維引領(lǐng)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如對于本案例中學生的錯誤認識,教師要及時給予糾正,讓學生明白烏鴉雖然聰明,但這種聰明卻是用在了損害別人的利益,這種聰明對于我們來說是要不得的。
三、營造情感氛圍,形成學生獨特感受,積淀豐富情感
小學語文學科是濃縮著豐富情感的學科,字里行間皆傳遞著作者深厚的情感。然而,情感絕非空穴來風,絕非飛來之物,文本的情感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豐富體驗需要一定的基礎(chǔ),更需要一個過程。生活的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是學生情感世界掀起波瀾的基石。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鋪墊、造勢、蓄積、爆發(fā)等過程,讓語文課堂成為情感的海洋,而那種無病呻吟、空中樓閣式的教情感宣泄則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如下面是一位老師在教學《二泉映月》一文的片段:
師:師父說傾聽泉聲會聽到什么聲音?
生:奇妙的聲音。
師:五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了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長大后再一次來到了二泉池畔,此時,他又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呢?
生:他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將這段話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小學生情感世界是豐富的,但是開啟他們情感世界的大門需要正確的鑰匙,唯有通過有效的引導、恰當?shù)匿亯|,學生才會將自己的情感與文本融為一體,去深入體會文本中蘊含的深刻含義,此時學生在品讀文本時也才會滲入自己豐富的情感,去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本案例中,學生絲毫沒有形成體會,情感世界可謂波瀾不驚,何談有感情的朗讀?
課堂的有效性絕非是靠我們教師一時的頭腦發(fā)熱,它需要建立在扎實的訓練、巧妙的引導、深刻體驗的基礎(chǔ)上。唯有我們廣大教師建立起正確的教學觀,真正樹立對學生發(fā)展負責的精神,才能讓語文課堂永遠行走在有效、高效的軌道上。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