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漢夫
摘 要: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課堂教學總有一些新問題出現,教師只有用心去研究,提高對教學有效性的意識,采取適當的方法,深入到學習小組的探討中去,了解學生思維過程,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4-189-01
新課程實施以來,“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一思想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接受,并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數學,整個課堂因生活而更加有效,靈動、充滿了智慧。 新《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边@一句話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特別是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今天,討論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十分重要,它不僅可以降低師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那么,新課程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體現課堂的有效性呢?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感受。
一、教學中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取本領,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例如在教學中,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時,老師先不告訴學生而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fā),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提問題、想問題、鉆研問題。明人陳獻章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狈彩莾?yōu)生都善于提問題,而學習差的同學往往提不出什么問題,他們對學習不精心,囫圇吞棗。因此,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同時兼顧優(yōu)差生,為學生提供和諧的氛圍。
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體驗做數學的機會
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權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對學習都有不利的影響。為了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建構,教師要創(chuàng)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氣氛,在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爭辯和合作,教師自己要耐心地聆聽他們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氣氛是教師培養(yǎng)起來的,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至關重要。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態(tài)度,雙方情感的協(xié)調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關系,需要以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建立為基礎,以此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驗數學。比如在探索與發(fā)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小組活動記錄表,讓學生自己去量三角形的三個角的角度,并在小組內交流中發(fā)現規(guī)律。在發(fā)現規(guī)律后,再引導學生動手去折紙三角形來驗證自己的發(fā)現。這樣,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也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
三、運用靈活的方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內容的要求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發(fā)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時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guī)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受性的方法。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這句話所體現出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對數學教學有著很主要的作用。要把數形結合思想貫穿在學習數學過程的始終,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之一。數與形及其相互關系是數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溝通數、形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數形相結合的觀點,并使這一觀點扎根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成為運用自如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工具。
數形結合,創(chuàng)設與知識信息相關的各種情景,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產生學習熱情。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時候,我布置學生自己復習我們所學的平面圖形有哪些,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征?剛一開始,學生們非常投入的高聲讀起來,不一會兒,就各自為政,注意力就從當前的學習任務上轉移開來。這時候我發(fā)現這個苗頭,就及時調整了任務,同學們,我都熟悉了那些平面圖形,你能否用這些圖形組成一幅畫哪?大家動手拼一下,看看誰拼的畫最美麗,然后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并且向大家介紹你所拼組的圖畫有哪些平面圖形組成?學生的興趣立刻被激發(fā)起來,不一會兒,學生的作品豐富多彩地呈現出來。在此同時,學生加深了對這些平面圖形的認識,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四、一堂有效的課應當是注重學生的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的學習。例如有的老師在上復習課時,一共出了十幾道數學題,一道一道地講,剛講完就下課了,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人人參與,作業(yè)設計也有坡度,但我坐在下面和學生一起聽課時,發(fā)現這些題目只有少數幾個同學不會,但老師還要從頭到尾全班講,這種現象在學生中比較普遍,所謂復習課幾乎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提出一個有效學習的針對性問題,集體浪費時間,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上攵@樣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沒有?
總之,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課堂教學總有一些新問題出現,教師只有用心去研究,提高對教學有效性的意識,采取適當的方法,深入到學習小組的探討中去,了解學生思維過程,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