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鳳玲 石鎂虹 肖建磊 章 樺 黎 蘭
護生實習期間護理風險事件調查與分析
代鳳玲 石鎂虹 肖建磊 章 樺 黎 蘭
目的:探討護生實習期間護理風險狀況,為護理風險理論教育及實踐指導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自設問卷我學院2014年6月已結束為期12個月臨床實習的96名本科護生和69名??谱o生進行調查。結果:對護理風險知識了解情況為職業(yè)防護得分最高為(2.615±0.105)分;其次臨床護理操作為(2.446±0.128)分;對醫(yī)護法律知識了解程度最低為(2.321±0.175)分。本科、專科護生在實習期間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只有1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風險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學校方面要積極開設專業(yè)特色護理風險防范教育,改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醫(yī)院做好實習帶教學習,并且加強病房環(huán)境風險管理;此外規(guī)范患者的就醫(yī)行為,引導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提升護生的護理服務意識與素質,只有各方努力積極構建護理職業(yè)風險意識教育體系,才能真正預防和減少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有效地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護理風險事件;護生;臨床實習
護理風險事件是指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醫(yī)院工作人員、探視者造成的損害,或被投訴的事件[1]。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不斷健全和市場經濟對醫(yī)療市場產生的巨大影響,患者的法律以及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身處臨床工作的第一線, 護理人員接觸患者的機會多,工作量大,牽涉面廣,持續(xù)時間長,一切影響患者康復的因素,諸如工作人員自身健康、醫(yī)院環(huán)境、設備、組織管理等都可能導致護理工作中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剛進入實習階段的護生沒有臨床經驗,工作能力、溝通能力、操作技巧、應急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薄弱,加之學校、醫(yī)院對護理職業(yè)風險教育的脫節(jié),使護生成為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的高危人群[2]。為了解護生臨床實習期間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以及實習后對護理風險知識的了解程度,筆者對我校2013年6月結束臨床實習返校護生進行問卷調查,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選擇我學院學生共165名,其中四年制本科護生96名,三年制專科護生69名。96名四年制本科中,男生15名,女生81名;平均年齡為(22.77±0.75)歲。三年制69名中??谱o生,男護生8名,女護生61名;平均年齡為(21.78±0.91)歲。
1.2 調查工具與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主要由客觀選擇題組成,護生對護理風險知識了解程度按“l(fā)ikert分級法”分3級正向評分:“不知道”為1分、“部分知道”為2分、“知道”為3分。正式調查前,問卷已經過護理管理教育專家的評定,認為有較好的表面效度,預調查20名護生,測得信度(Cronbach′s α)為0.759。于護生實習完畢返回學校當周集中發(fā)放并當面回收,問卷共發(fā)放165份,回收165份,回收率為100%,回收問卷全部有效。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部問卷在進行核準后,錄入到Excel,然后用SPSS 19.0軟件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分析。護生基本情況、實習期間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描述。計數資料的比較比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受調查者對護理風險知識的了解情況 對護理風險知識分類為醫(yī)護法律知識、臨床護理操作和職業(yè)防護3部分內容進行調查,其中醫(yī)護法律知識12個條目護生平均得分為(2.321±0.175)分,臨床護理操作22個條目得分平均(2.446±0.105)分。就42項條目分別對本科、??谱o生了解程度進行比較分析,本科護生有5項高于專科護生,其余37項本科、??茖W生無差異。
2.2 受調查者實習期間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
2.2.1 醫(yī)院設施管理問題 由于醫(yī)院設施管理等問題導致的風險事件共有179起。其中科室失竊59起,占此類原因導致風險事件總數的32.96%;門、窗、鎖等有損壞,兩天內未及時修理42例,占此類原因導致風險事件總數的23.46%;病房門窗無防護欄40起,占此類原因導致風險事件總數的22.35%;醫(yī)院失火、爆炸38起,占此類原因導致風險事件總數的21.23%。
2.2.2 實習期間患者發(fā)生的風險事件 護生實習期間所在科室患者發(fā)生的風險事件共有1066例次。其中發(fā)生頻次較高的有醫(yī)囑執(zhí)行延誤68例(本科35例,???3例),病情變化未及時發(fā)現(xiàn)60例(本科30例,???0例),輸液泵劑量調節(jié)錯誤58例(本科27例,???1例),未在指導老師監(jiān)督下獨立執(zhí)行護理操作50例(本科17例,???3例),導管固定問題47例(本科26例,???1例),服務投訴44例(本科19例,???5例),墜床40例(本科17例,專科23例)。對該部分本、專科護生構成比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只有未在指導老師監(jiān)督下獨立執(zhí)行護理操作一項本科護生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谱o生(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3 受調查者在實習期間受到的護理風險傷害 受調查者在實習期間受到的護理風險傷害事件共有346頻次,見表1。
表1 護生在實習期間受到的護理風險傷害
表2表明護生在實習期間受到的護理風險傷害事件與學歷水平無關。
3.1 學校方面
3.1.1 開設具有護理專業(yè)特色的法律及風險防范教育 結果顯示,護生對醫(yī)護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普遍不高,尤其對其中涉及的臨床護理工作相關的法律問題概念不清、認識模糊。我校對護理專業(yè)學生雖然開設了法律知識課程,但其歸屬于公共基礎課,課程設置缺乏護理專業(yè)特色和深度,尤其缺乏對近年來國家醫(yī)療護理法律法規(guī)變化的講解,導致護生在校內所學的法律知識與臨床實際脫節(jié),不能滿足臨床護理工作的根本需要。因此,學校有必要系統(tǒng)地開設護理風險課程,讓護生在校期間即擁有“防微杜漸”的意識。在相應章節(jié)的教學中,可提供國內外醫(yī)療糾紛處理的典型案例及護生在實習中發(fā)生的差錯事例[3-4],組織學生討論、總結。授課形式豐富多彩,將視頻教學、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融入其中,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學校還可聘請律師、醫(yī)院管理者等接觸和處理風險事件第一線者,組織風險安全教育宣傳,利用經驗座談會、演講征文、社會調查、櫥窗資料展示等多種方式,讓護生盡可能多地了解職業(yè)風險意識教育的相關內容。
3.1.2 改進陳舊教育理念,增強護生自我保護意識 我國傳統(tǒng)教育多年來一直強調奉獻精神,尤其醫(yī)療行業(yè),護理操作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防止患者遭受各類傷害,對護理人員的職業(yè)暴露和自我防護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5]。調查結果顯示,護生對下肢靜脈曲張預防、水銀外泄防護以及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針頭刺傷等常見處理措施有關知識十分匱乏;不恰當的護理操作以及職業(yè)防護的缺失,極易造成皮膚接觸或吸入化療藥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臟器損害等潛在危險;化學消毒劑、紫外線燈等都是護理人員經常要接觸到的職業(yè)暴露,不加防護的長期接觸均可導致嚴重的各器官臟器功能損害。護生在校期間,學校即應講述職業(yè)暴露防護的重要性,進行職業(yè)安全教育,例如手的衛(wèi)生、口罩及手套的使用、銳器損傷的預防與應急處理、經血傳播疾病的職業(yè)防護、接觸化療藥物的操作規(guī)程等。在進行各基礎課、實驗課(特別是動物實驗)以及護理操作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職業(yè)暴露風險的教育與意識,使護生實習前從理論上了解醫(yī)院感染的危險性及相應的處理措施,從思想上重視職業(yè)暴露的預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6]。
3.2 醫(yī)院方面
3.2.1 完善實習護生的風險安全教學計劃,增強帶教老師責任心 調查結果顯示,護生實習期間患者壓瘡、墜床、肛周糜爛等護理差錯事件時有發(fā)生,護生單獨執(zhí)行護理操作的情況也存在。護理工作雖然繁忙,但臨床工作一線的帶教老師更需具有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對患者、對護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在單獨值班缺乏上級領導及其他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和提醒時,如果帶教老師和護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和慎獨精神,就易在巡視患者和執(zhí)行操作中,不按操作規(guī)程和規(guī)章制度辦事,從而為風險事件埋下隱患。醫(yī)院應加強對具有帶教資格的高年資護士進行風險意識教育,增強其工作責任心,并定期進行帶教培訓以及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確保臨床教學質量。針對護生學歷層次的差異,帶教老師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分階段施教,細化并規(guī)范帶教流程和要求,嚴格做到“放手不放眼”;另一方面在護生平時操作中即強調風險意識[7],例如患者輸液完畢進行拔針時,講授銳器損傷的預防與應急處理,在配制含有細胞毒性藥物的液體時,講授化療藥物安全防護知識等,增強其預防職業(yè)暴露風險的觀念。
3.2.2 積極加強病房及周圍環(huán)境的的風險管理 調查顯示,由于病房管理以及設施配套管理不到位,患者跌倒、科室失竊等風險事件時有發(fā)生,這不僅對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以及損失,也無疑增加了患者對醫(yī)院以及醫(yī)護人員的不信任。因此,醫(yī)院方面要做好環(huán)境安全保護措施,加強住院安保管理,尤其是對患者財物的保護;做好防火防爆措施,特別是在老化線路缺乏檢修以及食堂等火災高發(fā)區(qū),做好火災等意外事件的緊急預案;盡可能完善病房的安全設置,發(fā)現(xiàn)門、窗、鎖等設備有損壞時,應及時維修。地面清潔完畢應盡可能保持地面干燥,做好老人、小孩等特殊群體的安全保護。對于有精神疾患的特殊患者,醫(yī)護人員要定時進行安全巡查,防止患者及家屬帶入的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物品。
3.3 端正就醫(yī)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社會輿論導向 護理工作是一項護患雙方共同參與的管理活動,因此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于患者及家屬的支持與密切配合?;颊叩木歪t(yī)行為本身也是構成護理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患者有自殺、自殘等冒險行為,或者吸煙、酗酒、吸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護理風險發(fā)生率無疑將上升。老年患者及嬰幼兒因視、聽、觸覺等感知能力較差,也會產生不安全因素。此外,當今部分新聞媒體存在有不當報道現(xiàn)象,在還沒有全面了解醫(yī)療糾紛的前因后果時,就匆匆下結論,認定患者作為弱勢群體是需要社會的同情和幫助的,而醫(yī)院和醫(yī)務人員應當遭受譴責,在相當程度上誤導公眾,使得普通群眾還未就診便產生了對醫(yī)院和醫(yī)務人員的不信任甚至是敵視的態(tài)度,增加了風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新聞媒體作為一種社會監(jiān)督機制,對防范社會不良行為有巨大的引導作用。新聞媒體應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對護理風險事件的來龍去脈,正反雙方都做實事求是的報道, 而不應誤導公眾。醫(yī)院方面也應轉變觀念, 主動與新聞媒體合作,介紹真實的情況,爭取媒體的正面報道,改善由于風險事件帶來的醫(yī)患矛盾?;颊咭矐苏歪t(yī)態(tài)度,遇到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時保持正確的判決能力,互相尊重與體諒,為事故尋找最優(yōu)的解決辦法。
3.4 提高護生的服務意識,夯實業(yè)務技術 患者在醫(yī)療護理行為中需要的不僅是藥物、手術,更重要的是醫(yī)務人員的理解與溝通,然而實習護生剛從學校走向社會,得到父母家人的百般呵護,面對枯燥繁重的護理工作產生了不適應甚至抵觸心理,不能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加之業(yè)務技術欠佳,這與患者、家屬由于病痛帶來無法釋放的緊張和恐懼感產生沖突,由此產生了護患關系緊張的導火線。作為護理風險防范的主體,護生平時應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職業(yè)認同感,加強護理人文素質修養(yǎng),做到文明禮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對患者或家屬提出的疑問和某些過激的語言及行為,能盡量心平氣和地解釋、安慰、體貼患者;注重溝通技能的鍛煉,通過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tài)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8],加強護理操作技能學習,以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贏得患者及家屬對自己的理解和信任。
[1] 覃嬌春.產房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101-102.
[2] 鄧璐璐,周 衛(wèi).護理專業(yè)學生醫(yī)療護理風險意識現(xiàn)狀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1,8(7):309-311.
[3] 胡加鵬.醫(yī)學院校加強護理服務風險教育的探討[J].全科護理,2009,7(9B):2430.
[4] 于艷萍.對重癥醫(yī)學科護生護理風險意識教育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4):96-97.
[5] 郭鳳珍.實習護士職業(yè)風險意識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4146-4147.
[6] 孫曉敏,吳海萍.臨床實習護生職業(yè)風險教育現(xiàn)狀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8):34-36.
[7] 陳麗娟,韓秋英,文 梅,等.自我效能理論在提高實習護生操作技能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4):303-304.
[8] 周 智.護理風險可能因素及防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3):257-258.
(本文編輯 劉學英)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ursing risk events during practice of the undergraduate and specialist nursing students
DAI Feng-ling,SHI Mei-hong,XIAO Jian-lei,et al
(School of Nursing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Luzhou 64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ir clinical practice,the risk status of the college nursing,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ursing risk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guide.Methods: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in June 2014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the end of the period of 12 months internship clinical of 96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69 junior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Results:Occupation protection for the highest score(2.615±0.105),followed by clinical nursing operation(2.445±0.28).The health care law knowledge was the lowest (2.321±0.175).Conclusion:The nursing risk educ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need schools,hospitals an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participate.
Nursing risk events;Nursing students;Clinical practice
646000 瀘州市 四川省瀘州醫(yī)學院護理學院
代鳳玲:女,研究生在讀
石鎂虹
2012年瀘州醫(yī)學院教改課題(2012082)
2014-06-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