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敏
小學生作文就是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語言表達出來。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卻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題。因此,作文是語文課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練習,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想辦法讓學生輕松寫作文。
一、充分利用第二課堂
教師根據(jù)不同的習作要求目的,把學生帶出課堂,去獲取寫作知識。學生天生好玩,老師帶著他們做游戲,他們在游戲中玩得開心,同時也觀察到了同學們的神態(tài)、表情、動作,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回去后及時讓學生把他們玩得開心、快樂及精彩的、激動的場面寫下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學校每舉行一次活動后,如,升旗儀式、發(fā)獎大會、六一入隊聯(lián)歡、一次勞動等都讓學生及時寫感受或日記,這都是學生練習寫作的好機會。要對學生的小作文及時批改,及時表揚,及時鼓勵,這樣下次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會更高。
二、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條件
讀寫結(jié)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重視寫作的積累,指導學生多看課外書積累好詞佳句,才不會讓學生孤陋寡聞,缺乏寫作素材,對作文望而生畏。但僅僅靠“死”讀書是不行的,要把書讀“活”。要學會融會貫通,積累材料,把它們變成自己寫作的源頭,并運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時才能“下筆如有神”。
三、讓學生修改作文
教師在學生作文之后,應適當安排讓學生先修改自己的文章,再去修改別人的,最后談感受。在自改過程中學生的心理通常是這樣的:既想知道別人的作文是怎樣寫的,又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是否能得到表揚。所以在修改時是積極投入的,竭力尋找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還會把優(yōu)美的詞、句、段摘抄下來,好在“談感受”的環(huán)節(jié)中發(fā)言,這就滿足了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要求。在談感受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盡量多鼓勵,本著說錯無妨,及時肯定,循循善誘,步步深入的原則。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教師批語應有激勵性
作文后的教師批語很關鍵。一要肯定成績,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多挖掘閃光點,使學生具有成就感。二是作文缺點要委婉,用“假如……”式富有指導性的語句,既具體明了,又指出可提高之處。這樣的批語使學生既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扶持下進步。
要想讓學生愛上寫作,不是朝夕之功,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敢說、敢寫、敢于表現(xiàn)自己,找到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提高寫作水平,輕松愉快地寫作文。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