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任務,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全社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致力于健康心理的建構。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被認為是黨的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艱巨的任務,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上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非常關注被教育對象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進行一定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工作。但是,在如今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不得不認真面對的熱點問題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應該得到應有的關注。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與維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意義
所謂心理健康,一般來說,是指人的心理,即認知、情緒和意志活動的內(nèi)在關系協(xié)調(diào),心理的內(nèi)容與客觀世界保持統(tǒng)一,并據(jù)此能促使人體內(nèi)、外環(huán)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的狀態(tài),并由此不斷地發(fā)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zhì)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
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zhì),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zhì)有:堅韌的意志品格、開放穩(wěn)重的性格特征、良好的心境和廣泛的興趣愛好。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行為方式、態(tài)度方法和結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質(zhì)的高低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會影響到被教育者的健康發(fā)展。維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意義。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到他的生理健康。許多心理問題都會間接或直接導致某些疾病的發(fā)生和加劇,從而影響到他的身體健康。
2.心理健康還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生活質(zhì)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會擁有較高的生活質(zhì)量。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關系到他的工作成效,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
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和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并研究出合理恰當?shù)乃枷胝谓逃ぷ髡叩慕】敌睦順嫿w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面對社會各種思潮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現(xiàn)出不自信。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各種多元的思想和文化也隨之傳入我國,各種新的思想觀念對我國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社會上出現(xiàn)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及功利主義等思想的傳播和影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對自己所堅信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對所承擔的思政教育工作有了不自信的表現(xiàn)。
2.教育是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個層面相互合力的過程。因為社會各種不良思想對被教育者的侵蝕和影響,往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很無力也很無效。同時,教育的效果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教育效果的體現(xiàn)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見諸成效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對這種教育效果的不突出、不明顯的情況,就會產(chǎn)生焦慮和不耐心的情緒,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進一步實現(xiàn)。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員,他們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如工資和獎金待遇、工作成績的考核與職稱晉升等問題。如果他們在這些問題上遭遇到了不公平待遇,他們勢必會產(chǎn)生一定的郁悶和焦慮的情緒。對待工作也會不如以前那樣認真和投入,會產(chǎn)生消極怠工情緒,從而極大地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和效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健康心理的建構路徑
鑒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針對他們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健康心理可做如下建構。
1.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無論時代怎樣變遷,馬克思主義信仰永遠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v然在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條件出現(xiàn)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和各種觀念的影響,但作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任務的承擔者,他們必須要將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深深地植根于心中,始終堅信并堅持下去。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社會是一個復雜的萬花筒,各種形形色色的現(xiàn)象充斥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臨許多誘惑和沖擊時,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這份工作的崇高性和重要性,從而能夠平和地面對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3.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要深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實現(xiàn)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不能因為教育效果在短期內(nèi)的不顯現(xiàn)和不明顯,就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產(chǎn)生懷疑和不耐心的情緒。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健康心理構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全社會要創(chuàng)設出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和諧氛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地位。學校也應該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待遇、職稱評定等問題中存在的不科學、不合理的成分,并加以改進,避免他們承受過大的壓力。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備和完善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和一定的心理疏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自覺地學習和完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正確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積極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和自我疏導,努力建構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徐學俊.心理健康導引[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2]邱偉光,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鄭日昌,鄧麗芳.專業(yè)技術人員心理健康與心理調(diào)適[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0.
[4]榮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質(zhì)的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4).
作者簡介:
馬玉萍(1979— ),女,回族,寧夏西吉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