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叢蕾
摘 要:素質教育的提倡,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極大地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融洽、和諧。如何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邮浇虒W方式的普及,使得各學科教師爭相采用。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式的運用具有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對現(xiàn)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加以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美術;教學效果;措施
互動式教學法的關鍵點在于“互動”二字,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上,互動表現(xiàn)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與交流。自從素質教育提倡以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產(chǎn)生著微妙的變化,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其思維的表達、觀點的闡述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為主要目標,要想提高美術教學效果,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既能掌握教師的引導權,又不失去學生的主動權,互動式教學真正肯定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其對課堂效果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一、互動式教學對于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優(yōu)勢所在
靈活、創(chuàng)新是美術課堂的顯著特點,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充分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嘗試對各種美術知識的探索。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方式,以教師教授為主,將美術概念、美術欣賞、觀點總結等強行灌輸給學生,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個人想法?;邮浇虒W模式則不然,其一改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推動教師的教學相長?;邮浇虒W將教學模式從單一性變成多元化,教師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的特長,利用其他教學資源,通過藝術展示,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實踐的熱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通過自己主動的藝術探尋,獲得觀點或總結,在不斷鉆研的過程中,形成藝術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使美術課堂學習內(nèi)容更易掌握,學生審美情趣與藝術素養(yǎng)不斷得以升華。
二、小學美術互動式教學在實踐應用中面臨的挑戰(zhàn)
1.小學美術教學理念不能與時俱進
當前,在我國小學美術教學階段,很多教師仍然以學生畫的是否與參照物相像作為評定學生美術成績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實質上是把能力技能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極大削弱。其次,將美術教學固定在封閉的教室中,學生機械地臨摹,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生機和活力,師生之間也缺乏溝通與交流??傮w上,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理念相對比較陳舊,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
2.小學美術教學師資力量尚存不足
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師數(shù)量不多,還有一部分教師在從教前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匆忙上崗的后果是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較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教學質量相對較差,效果不甚理想?;邮浇虒W模式首先就是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美術欣賞能力,引導學生去感受、領悟美術的魅力和真諦,繼而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小學美術教學師資力量尚存不足,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也不利于互動式教學的開展。
3.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式有待革新
互動式教學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但是目前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且動手、獨立思考的空間較少,學習任務主要是以完成作業(yè)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足夠重視,過于追求課堂紀律,教學內(nèi)容游離在學生的理解能力之外,教學形式化現(xiàn)象屢見不鮮,良好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xiàn)。
三、加強互動式教學應用,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
1.創(chuàng)造真實貼切的互動式教學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在教授小學美術課程時,教師的引導不只是關注學生對于美術知識了解、運用了多少,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邮浇虒W方式的運用,首先要創(chuàng)設真實貼切的教學環(huán)境,所謂的情境化教學大抵如此,把學生帶入與之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做到因人而異地引導,根據(jù)學生自身社會認知的不同、自身閱歷的不同,對書本知識進行梳理,必能使學生受益匪淺。例如,在對《色彩大家庭》一課進行講授時,將學生帶入戶外,或者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各種色彩的物品,這樣不僅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學生認識紅黃藍綠等色彩的同時,也更能體會生活中色彩的作用,通過課堂上的互動交流,教師的“問答式”,學生間的“互問互答”等各種互動,能讓學生熟知每一種色彩的名稱,且較為接近生活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排除了學生對美術課堂的畏懼感,互動式教學使教學環(huán)境更加寬松自由,教學效果極大增強。
2.增加科學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輔助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不斷豐富,電子白板、計算機、網(wǎng)絡媒體等教具的使用,不僅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也使互動式教學課堂效果倍增??萍蓟叹叩妮o助能對互動式教學方式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增強了學生參與感,使其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獨具匠心。例如,在開展《畫家筆下的童話》這類欣賞評述課程時,借助學生對童話的喜愛之心,將《安徒生童話》等各類書本插畫下載下來,進行課堂展示,通過多媒體教具,可以實施圖片的放大、縮小以及對重點部位及人物表情的圈點、涂畫等,讓學生體會插畫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通過對插畫的欣賞,提升學生辨別美丑、善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童話故事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對童話故事進行繪畫。
3.建立師生之間平等信任互動關系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平等、信任、互動的和諧關系。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的信任感,師生間才可以互相理解、支持。其次,教師對學生的熱愛、肯定與包容,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再次,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我的老師》一課時,讓學生對老師的五官及表情進行觀察和回憶,暢所欲言,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天性的解放,不以學生語言的好惡來評價學生的對錯,在課堂上,教師敢于與學生融為一體,向學生展現(xiàn)各類表情,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所觀察的情況,用繪畫的形式將老師的形象塑造出來,這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師生間的默契程度也進行了考查,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敬老師、愛老師的真實情感。
4.運用實踐活動增強學生之間互動
在互動式教學中,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沒有積極參與的學生要適當詢問、幫助,對遇到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指導,使得實踐活動有序進行。比如,對《多姿多彩的課程表》此類設計應用的課程進行學習時,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繪制自己心目中的課程表,先通過對各類課程表的認識和點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圖表設計知識,然后開始自主實踐。對于設計課程表有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引導,提倡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對課程表進行裝飾和點綴,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配合能力。
5.優(yōu)化評價激勵機制,優(yōu)化互動效果
互動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差異,實現(xiàn)人人成才。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期待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而教師在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足以讓學生感受到動力,體會到學習的愉悅。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堅持做到少批評、多贊美。比如,在《紙袋玩偶》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對學生做出的紙袋玩偶,教師應以一個中立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描述制作時的想法,并讓學生自己進行玩偶的比較,通過教師的啟發(fā),互相討論,提出玩偶的優(yōu)點,指出玩偶哪些部位可以進行更好的制作,讓學生自己選出好看、好玩的玩偶,避免了以往由教師說了算的“一言堂”形式。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養(yǎng)成團隊合作的良好意識。
總之,互動式教學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的運用,是教學方式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不僅符合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也更易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能力,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易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雖然現(xiàn)階段互動式教學方式的運用仍面臨極大挑戰(zhàn),遇到的問題也多種多樣,但是相信通過教師的不斷探索,對于互動方法的查漏補缺,同時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輔助,加之師生和諧關系的促進,定能將互動式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使小學美術教學效果得以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玉婷.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D].杭州師范大學,2013.
[2]董國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