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范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于學生的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教育,開始更加關注道德教育和體能教育。小學階段是學校教育的啟蒙階段和基礎階段,對于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需要進行不斷的改善。
一、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
1.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引導者,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他的教學行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的任務是提高學生成績,忽視對學生體育理念的培養(yǎng)和塑造,同時,在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求。
2.學生因素
學生本身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也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質量。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紀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訓練的方式要豐富、多樣,這樣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才會更有效。
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全面了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中心,體育教學的過程也要圍繞學生。教師必須全面認識學生,了解他們的先天體質,了解他們后天的鍛煉情況,明確學生想要什么,以學生為本,采取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
2.重視設計教學
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要在教學過程設計中下工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場地、器材等進行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明確教學任務目標。
3.教給學生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不能教會學生體育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運用,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以便于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4.豐富教學方法
小學生愛玩好動,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在游戲中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教學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規(guī)范教學過程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盡管教學的過程要保持娛樂性,但是,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場地的選擇、教學器材的布置、教學結果的評價等等,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以保證教學質量。
6.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之一,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多聽、多看、多思考,全面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以保證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江麗英.緊貼小學生實際,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J].新課程學習,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