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樹
隨著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要求在學校教育中引入“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良好人格修養(yǎng)和自學能力等全面綜合能力”的教育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更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工作的基礎科目,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是打好學習基礎,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就結合新課程理念加強校園管理改進,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進行了簡要探討,希望對促進完善學校教學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通過研究發(fā)現,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教學的重點和主體認識都與新理念存在較大差異。為真正落實以素質培養(yǎng)為重心的教育新導向,務必需要對以往在教學工作中與先進教育理論之間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和分析研究,發(fā)現其中的癥結所在,以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1.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觀念轉變或技能強化等原因,常習慣性地將教學帶入以教師為主體,單一型地采用知識教授方式,“填鴨”式地強行將書本知識灌輸給學生,不但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還由于其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缺乏動手實踐能力的訓練機會
單一、陳舊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未能對學生動手能力、思維探索意識以及互助交流能力加以合理訓練,使教學效率大大降低,質量不盡理想。
二、開展高效教學的優(yōu)點與實施策略
通過實踐研究,在學校教學中應用多種方式進行“高效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一種切合實際的方法。高效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案設計,提高教學效率,達到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勇于探索、樂于學習的良好習慣。從現有的經驗來看,高效教學的重點在于以下幾方面。
1.注重通過啟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其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新事物都充滿濃厚的興趣,并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學工作應充分調動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在教學中引入新方法、新手段,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并進行靈活引導,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求知熱情。如,在小學一年級下冊里培養(yǎng)學生對規(guī)律形成基本意識,在《找規(guī)律》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多個不同顏色氣球,讓學生在其中找出相應的規(guī)律,學生通過課件中形象的動畫形式,體會“規(guī)律”在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形式。教師啟發(fā)式的提問:“大家說說還遇到過什么有規(guī)律的事情?”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經歷,有的說路邊的綠化帶總是隔一段距離就會種有小樹,有的說有電線桿。教師結合實例引領學生親身體會規(guī)律事物的特點,并在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注意觀察的習慣。
2.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通過貼近學生愛好和生活情境搭建,植入數學理論學習的知識元素,更有助于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下快速掌握知識。另外,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交流,也有利于學生互相借鑒、相互幫助、努力進步。
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思維
以開放的提問和練習方式,促進學生獨立思維、加強交流。在學生互動和思維過程中教師適時提供幫助,不僅有效地提高學習進度,還有利于幫助學生觸發(fā)個性思維的閃光點,從而激勵學生養(yǎng)成自覺學習、深入探索的良好習慣。
三、如何加強學校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從高效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不難看出,為滿足教育體制改革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適應科技發(fā)展和市場進步,改進現有教學方法的需要十分迫切。但鑒于在教學管理方面存在著觀念更新滯后、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影響到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從根本上應從學校教育管理入手,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進才有助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1.轉變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念
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應該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緊密結合教學管理實際情況,通過加強對課堂教學工作深入分析、研究,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中來,切實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念落實到小學階段實際教學工作之中。
2.注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有效保障教學計劃順利進行
提高小學教師素質是關系到加強校園教育管理能力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落實教改新理念的有力保障。一則,通過組織在職教師參加培訓學習,提高其專業(yè)能力、業(yè)務水平,同時還促進教師對新政策、新制度的理解,認識先進教學理念的內涵,并掌握先進教學手段,進而激發(fā)教師在工作中注入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另則,通過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也使教師隊伍在德育修養(yǎng)方面得到提升,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為開展有效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在推進高效教學過程中,學校管理體系大力予以支持,提供有力保障。在教學資源配置和課程安排方面,如,配合教學,在學校內建設相應的多媒體教室和情境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提供活動場地和配合組織安排。
只有不斷加強學校教學管理,落實轉變教學指導理念,完善各項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才能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多樣化的、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個性思維能力和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促使整體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真正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陳光群.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1(17).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