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級教授,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同年5月,中國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如今已是92歲高齡的吳老,依然耳聰目明、步履輕盈,且數(shù)十年如一日“奮戰(zhàn)”在鐘愛的手術(shù)臺上。當人們向他討教養(yǎng)生秘訣時,他笑著說:“我沒有什么養(yǎng)生秘訣,非要讓我總結(jié),只能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心態(tài)平和、常用腦子、手腳常動、管住嘴巴和定期查體?!?/p>
順境逆境,心態(tài)平和最關(guān)鍵
漫漫人生路,時而順境時而逆境,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是一種最佳的態(tài)度,也最利于健康。 “太過焦躁,太過功利,不利于開展工作,對自己的身心也不好?!眳敲铣菏空Z重心長地說。在他身上,還留著建國初那代人兢兢業(yè)業(yè)做好份內(nèi)事的特點。即使獲得榮譽無數(shù),拿獎拿到手軟,他仍不驕不躁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在家里,吳院士與相濡以沫的妻子吳佩煜互相尊重,互相關(guān)心,幾十年來幾乎沒有紅過臉。 1951年步入婚姻殿堂的他們至今已相伴走過60個年頭。吳佩煜在搞好自己專業(yè)的同時,任勞任怨地照顧吳孟超和家庭,從不因家務(wù)事影響他的工作。 “一起生活這么多年,我們倆之間太了解了,很多時候不說話就知道對方在想什么。她對我非常支持,如果沒有她支持,我也很難干好工作,從心里感謝她?!眳敲铣f。
而在吳老的心里,最開心的就是救病人于水火之中。他始終認為,對醫(yī)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愛病人,救了一個病人,也就等于救了一個家庭。他這一生,因為手術(shù)、因為創(chuàng)新科研,救了多少病人,連他自己也算不過來。吳老笑著說:“想到這個,我就特別開心。 ”
人老先老腦,大腦多動才靈光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吳孟超院士告訴記者,常動腦,能防止腦細胞老化。
人老先老腦,大腦是中樞指揮器官,相當于人體的“司令部”。吳院士認為,人的年紀雖然上去了,但腦子絕對不能閑,一閑下來就不靈光,甚至可能導致癡傻呆滯。
吳老每天要處理眾多的醫(yī)院事宜,手術(shù)、后勤、變革、外出開會講課等,雖然有助手,但相當一部分還是需要他親力親為。吳老不僅每天至少有兩個小時用于思考一些事情,而且還備好一本筆記本,他笑著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最佳運動,那就是開刀、工作
說到運動,吳老說,因為工作繁忙,其實自己正式的鍛煉并不多,但是對他來說,最好的鍛煉就是工作,而工作中最讓他興奮的部分就是開刀。
常動身體,能延緩器官衰老進程。吳老就是個一年到頭閑不著的人。東方肝膽醫(yī)院副院長傅曉輝長期在吳老身邊學習,他感覺,有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在支撐著吳老,“手術(shù)臺就是他最好的舞臺,上了手術(shù)臺,他倍感輕松、游刃有余、霸氣十足”。
愛人吳佩煜說:“要是有人叫他去做手術(shù),他跑得比誰都快?!弊o士程月娥曾問吳老,你有什么愛好呢?你體會過花錢買東西的快樂嗎?吳孟超答,開刀就是我的愛好啊。
有人勸吳老,已經(jīng)這么大年紀,該得的榮譽都得了,該當?shù)墓僖伯斄耍筒灰偃ヒ痪€忙活了。對此他只是笑笑,說:“醫(yī)生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為終身的追求。這是我的職責,能做手術(shù)我就要去做。”在他看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手術(shù)臺上工作到最后一刻。
三餐清淡,從不挑食進補
吳老的身體那么好,平時都吃什么補品嗎?他笑著說,想跟我一樣嗎?那就管住嘴巴。
吳老的一日三餐很簡單,早上一杯牛奶加一個雞蛋,泡幾塊餅干。中午在醫(yī)院吃工作餐:四菜一湯一碗米飯,外加一碗小米粥。他喜歡吃魚、豆腐和蔬菜。所以手術(shù)餐廳常常會備有這幾個菜。晚飯則通常在家吃,通常是清淡的兩三個菜,主食則是稀飯和包子。保姆說,吳老吃飯從不挑食,如果有他不喜歡的菜最多不動筷而已,決不會說這個菜不好吃。吳老說,他從不碰補品,就是平時喜歡喝點綠茶。
定期體檢,防患于未然
最后,吳老告訴記者,現(xiàn)代人因為生活習慣、工作節(jié)奏、飲食節(jié)律的改變,疾病譜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一些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防患于未然,一定要定期體檢。
當然,吳老也表示,每個人的先天體質(zhì)和生活習慣各有不同,養(yǎng)生之道也因人而異,沒有必要完全模仿他的養(yǎng)生經(jīng),但如果你本身健康狀況不錯,而這五條你都嚴格科學做到了,那青春健康肯定常伴你身旁。(綜合自《搜狐健康》《中華養(yǎng)生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