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國 戰(zhàn)雙輝
近年來,蘆河小學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質量強校、特色靚?!钡霓k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走出了一條持續(xù)發(fā)展的特色育人之路。
一、塑造陽光教師,樹立師表楷模
我校從師魂工程鑄造育人團隊入手,通過職業(yè)道德承諾制度、“十佳師德標兵”評選、德育工作研討、“頌師德·鑄師魂”演講比賽、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形式,培養(yǎng)教師以德育人、愛崗敬業(yè)、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每學期舉辦一期師德學習培訓班、組織職業(yè)道德報告會,每年評選一批“優(yōu)秀教師”,兩年評選一次“十佳師德標兵”“十佳教學能手”,并給予大力表彰獎勵,在全校形成弘揚高尚師德的氛圍,使師德 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實效性,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作風扎實的教師團隊,為學校的內涵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二、英雄精神駐心間,勇于助人競爭先
42年前的4月28日,我校五年級學生張秋梅為了搶救遇險的同學徐立華,被驚馬奪去了她年僅14歲的生命。1972年5月,青岡縣人民政府授予張秋梅“劉英俊式的小英雄”光榮稱號,發(fā)出全縣人民向張秋梅烈士學習的號召。
每年清明節(jié)前, 我校大隊部都組織以“紅領巾的懷念”為主題的清明掃墓活動。師生打著校旗、隊旗步行來到劉英俊式的小英雄——張秋梅烈士的墓碑前,首先向小英雄鞠躬默哀寄托我們的哀思,接著向英烈敬獻花圈,少先隊輔導員向同學們介紹先烈的英雄事跡,學生代表發(fā)言表決心:一定踏著英雄的足跡奮勇向前!最后在輔導員的引領下,向英烈莊嚴宣誓!掃墓結束后,在張秋梅墓碑前舉行入隊儀式。
在秋梅精神的影響下,我校白雪東同學,當他得知本村3歲的小張桐不慎掉入自家井中時,不顧自身安危立刻自告奮勇下井救人。當孩子被救上來的那一刻,所有的村民都留下了淚水。事后,張桐的奶奶給白雪東500元錢表示感謝,也被白雪東拒絕了。《綏化日報》以“白雪東:勇救三歲落井男孩”為題目進行了報道。
三、傳遞愛心項鏈,綻放愛的花朵
我校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助,可口可樂(黑龍江)有限公司為我校捐贈了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和快樂體育園地,同時還捐贈伍萬元,用于我校操場和籃球場建設。
從蘆河鎮(zhèn)平原村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鮑喜才及其團隊冒雨回到母校蘆河中心小學,為學校五名貧困生捐資一萬元,同時捐贈了衣物、營養(yǎng)品、書等。為貧困生解決了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使貧困生感受到了愛心人士的溫暖。
我校號召學生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把這份愛回饋社會,讓學生學會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有責任心的人。部分師生帶著精心準備的文藝節(jié)目來到了青岡縣老年服務中心。擦桌子、摞凳子,向老人問好,給老人唱歌、拍手誦讀《弟子規(guī)》,老人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拍起手來,露出了開心而久違的笑容。節(jié)目過后,孩子們與老人們親密交談,噓寒問暖。“爺爺我來陪您下象棋!”“奶奶我?guī)湍嗳嗉?!”“我?guī)湍崾犷^!”一份份真情在這里體現、一份份愛心在這里傳遞、 一個個小小的舉動支撐起了閃光的美德,高尚的風采和務實的行動共同支撐起了大寫的“人”字。
四、系列教育顯實效,活動育人塑品格
1.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通過組織規(guī)范的升旗儀式、看愛國主義影片、愛國主義歌曲合唱比賽、舉行愛國主義故事大賽、“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演講比賽,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我們還聘請了86歲高齡的沈忠陽老先生為校外輔導員。沈老1929年出生在青岡縣蘆河鎮(zhèn)保家村,他是北京船舶工業(yè)總公司的副廳級離休干部,曾參加過東北、華北、東南的解放戰(zhàn)爭。沈老離休后滿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從北京回到了蘆河鎮(zhèn)保家村居住。沈老經常到學校和師生交流,深入班級和學生一起開展班隊活動,進行愛國教育輔導。2014年“七一”前夕,沈老以《傳播正能量,贊揚共產黨》為主題,為全校師生和家長代表作了愛國主義教育演講。他回憶了參加戰(zhàn)斗時的場面,講述了發(fā)生在他身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以及他們與敵斗智斗勇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孩子們非常愿意聽,更加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2.感恩教育活動
我校結合教育局“我的夢,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重點圍繞“感謝父母養(yǎng)育我,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同學幫助我,感謝社會關愛我,感謝自然賜予我”五個方面開展感恩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全體師生觀看著名演講家鄒越“讓世界充滿愛”的報告和一衡老師的感恩教育演講,激情的演講,生動的案例,讓孩子們潸然淚下,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了家長、老師為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同時,我們引導學生把感恩教育化為實際行動,回家輕聲的問候父母,發(fā)自內心地為父母、為爺爺奶奶洗洗腳、捶捶背、揉揉肩、做頓飯等感恩行動,并在日記上記錄自己的切身感受,學校適時評選優(yōu)秀作品進行表彰獎勵。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給幫助過自己的人寫一封感恩信,收集到感恩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經典誦讀活動
我校開展了以“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潤澤心靈”為主題的經典誦讀活動。學校統(tǒng)一要求每個班級必讀《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利用晨課前半小時,廣播站“古詩文導讀”、 由班主任和學生“小老師”組織本班學生范讀、齊讀、領讀、對讀等。通過游戲背誦法、競賽激趣法、小組奪魁、建立班級誦讀明星榜、班級競賽,校級誦讀比賽等形式,廣泛開設經典舞臺,讓學生通過朗誦、演講、歌舞、情景劇、詩配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走進經典、感受經典,使誦讀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
五、特色教育揚個性,搭建平臺展風采
“在音樂中開發(fā)學生的藝術潛能,讓豎笛、葫蘆絲奏響學生美好明天”是我校多年來傳承的特色教育。一、二年級吹奏豎笛,三、四、五年級吹奏葫蘆絲,通過吹奏豎笛、葫蘆絲,使學生掌握一項技藝,帶動五育并舉,以曲育德,以曲強志,以曲興校。
學生全員參與,有兩名專職教師對學生指導,利用音樂課、活動課時間,每周上兩節(jié)豎笛或葫蘆絲課,傳授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學生吹奏豎笛、葫蘆絲。每天大課間操時都要向全體師生展示風采。
每月舉辦一次豎笛、葫蘆絲表演,評比優(yōu)勝單位、優(yōu)勝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在全縣小學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工作中被評為先進集體。
雨露滋潤,使鮮花開放得格外絢麗;德育先行,使教學改革結出了累累碩果。我校先后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黑龍江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青岡縣蘆河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