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婷
目的:對婦產醫(yī)院腹部切口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及其效果進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選擇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部切口手術的病例共7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術前給予飲食上的指導、心理上的護理、手術中和手術后接受系統(tǒng)的整體護理,對手術后的護理效果和體會進行觀察,并作出總結。結果:在進行了科學護理之后,所有患者手術的平均時間為(1.5±0.2)h,住院時間為5~11d,平均住院時間為(6.3±1.8)d,通過調查問卷的反饋可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在95.2%以上。從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來看,在手術后發(fā)現傷口脂肪液化癥狀的患者一共有16例(占2.2%)。手術后發(fā)現傷口感染癥狀的患者共有9例(占1.2%),患者在接受積極護理之后都能夠治愈出院。結論:對于患者腹部切口實施全方位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降低并發(fā)癥,防止手術風險的產生,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大為提高。
婦產醫(yī)院手術患者腹部切口護理現階段,在臨床方面,婦產科疾病患者越來越多,而且種類也是各種各樣。相應的,治療的方案也不是單一的,可以進行選擇,而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手術就是腹部切口。不過,這種手術會形成一定的創(chuàng)口,同時患者想要恢復手術前的狀態(tài),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yǎng),在這個時期內,可能會出現后遺癥以及并發(fā)癥,如脹氣等,這對于患者以及家屬來說,都是一種心理壓力。本文主要對腹部切口手術如何護理以及成效進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對象系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部切口手術的病例的730例,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對腹部切口患者護理中的方法與研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現在反饋如下。
1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進行腹部切口手術患者的730例案例,患者的年齡介于24~50歲,平均年齡為(36.3±2.4)歲。當中異位妊娠病例有63例,剖宮產術病例有620例,子宮次全切手術病例有31例,卵巢囊腫切除手術病例有10例,畸胎瘤切除術病例共6例。
2結果
對患者實施科學護理之后,所有患者手術的平均時間為(1.5±0.2)h,住院時間為5~11d,平均住院時間為(6.3±1.8)d,結合調查問卷的反饋可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高達95.2%以上。從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來看,有16例(占2.2%)患者在手術后發(fā)現傷口脂肪液化癥狀,有9例(占1.2%)患者手術后發(fā)現傷口感染癥狀,患者在接受積極護理后,均治愈出院。
2.1如何護理
2.1.1手術前如何護理
2.1.1.1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護理人員需要采納營養(yǎng)師的合理建議,制定有利于患者恢復的飲食方案,纖維以及脂肪的含量不能過高,各種能量的補充必須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每日多餐,并且控制食量,某些患者并發(fā)了糖尿病,就更應該注意,要通過藥物進行控制,以保證患者具有正常的血糖值。有些患者年齡偏大,可能出現吞咽困難,或者是缺乏營養(yǎng),為了提高他們的免疫力,應該多補充能量以及蛋白質。
2.1.1.2如何在心理方面進行疏導
大部分患者對于手術會比較恐懼,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該多加勸慰和安撫,使患者心態(tài)平和,防止在手術當中情緒過于緊張。要使患者了解自己患病的具體情況以及治療方案,這樣才可以減輕因為不了解所產生的恐慌。在手術之前,要和患者一起做好各種準備,護理人員應該在病房內進行適當的宣傳,告訴患者在接受麻醉時以及手術之后應該注意什么,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應該具有職業(yè)道德,掌握相關的技能,這樣才能使患者更加信服。
2.2健康指導
護理員要明確告訴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需要檢查的各種事項,比如在檢查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指標時,必須要空腹進行,同時在手術之前的四個小時,是不可以喝水的,八個小時之內不可以進食,這樣腸道才能符合手術的要求。某些患者出現并發(fā)癥,應該告知他們正確的診療方案。手術之前,護理員要告訴患者如何咳嗽,并且進行解釋,這樣才能避免由于咳嗽造成的創(chuàng)口開裂。讓患者知曉,手術前是不可以吸煙的,同時還要將肚臍里面的污垢清除,讓皮膚處于一種干凈的狀態(tài)。
2.2.1如何在手術中進行護理
在進行手術時,如果患者身體符合條件,可以采取橫切口,這樣可以減少術后的縫合張力。為了確保麻醉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醫(yī)生和護士應該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操作,這樣可以防止在手術過程當中以及術后引發(fā)其他病癥,對創(chuàng)口進行縫合時,護理人員應該很好的配合醫(yī)師,選用合適的材料,動作要盡量的輕柔,這樣可以防止腹壁組織的損傷,讓護理工作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2.2.2手術之后如何護理
2.2.2.1如何護理切口
對于康復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術后如何護理切口。一般情況下,當手術結束,護理人員要隨時的觀察患者的創(chuàng)口有沒有非正常情況的出現,比如滲血、滲液以及切口的張力等。要使患者掌握正確的咳嗽方法,可以讓患者平躺在床上,雙手在患者的腰腹兩邊輕度的按壓,這樣可以緩解咳嗽帶來的張力。每一個患者接受藥物的程度是不同的,護理人員要按照測試結果,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防止創(chuàng)口出現感染,尤其是在服用抗生素時,更應該慎重對待。某些患者身體較為肥胖,術后要用紅外線對創(chuàng)口進行照射,同時不能讓創(chuàng)口附近出現潮濕的情況,主要是為了避免脂肪液化。而且,為了使患者的腸胃正常運作,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提醒患者,不可以進行大幅度的動作,除此之外,手術后還要調節(jié)患者的飲食習慣,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要多吃一些易消化而且纖維和蛋白較高的食物。
2.2.2.2如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經歷過手術之后,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感覺到疼痛,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就應該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物理療法以及藥物療法,引導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可以聽歌等。此外,還應該幫助患者翻身,防止因為長時間的臥床,出現褥瘡。
3討論
近些年來,在對婦科疾病進行診療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腹部切口手術,這種方式的效果也是很理想的。但是腹部切口手術會帶來一定的創(chuàng)傷,術后患者經常會出現感染以及脹氣等情況,還會有很多的并發(fā)癥,比如脂肪液化以及創(chuàng)口疼痛等,這對于患者以及家屬來講,都是一種極大的負擔。因此,對于護理工作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出現并發(fā)癥,減輕患者的痛苦。
通過實驗可知,進行了腹部切口手術的所有患者當中,手術之前,引導他們正確飲食,安撫他們的情緒,手術過程以及手術后對他們進行各種護理,結果出現脂肪液化的只有十八例,出現創(chuàng)口感染的只有八例,對于這種護理效果,患者還是比較滿足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對患者進行腹部切口手術之后,如果在護理方面得當,是可以減少手術帶來的風險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并發(fā)生的出現,這樣有利于患者在手術后盡快的恢復。從手術準備階段,到手術結束整個過程,如果護理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細致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并且及時的和患者進行溝通,是可以減輕患者以及家屬的心理負擔的,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使患者早日康復,因此應該大力地提倡。
參考文獻:
[1]湯俊.婦產醫(yī)院手術患者腹部切口護理方法探討[J].現代養(yǎng)生,2015,(10).
[2]周宏.舒適護理在腹部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