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
總是過于放松要求,會失去感受真正成功的機會
女兒平時寫作業(yè)我都不參與,她該寫時就自己去寫,有問題隨時問我??衫蠋熐皫滋焱肆魧懽痔淖鳂I(yè),結果今天把好幾課字帖攢在一起,這下可把女兒愁壞了。寫了一小部分,就想休息。被我叫停后,絕望地都快哭了。
如果任務真的特別重,孩子年齡也小,那么我會讓她中間適當休息,調整一下。但我覺得那天的寫字量,對于她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還算可以,應該堅持一下的。真正的信心,來自做到了足夠的練習,然后有更多次成功完成的經(jīng)歷。如果總是過于放松要求,倒會失去感受真正成功的機會(事后證明,也的確不是多么難完成的任務,實際寫的時間沒有那么長,比她發(fā)愁打怵的時間還要少!這正如她姥姥常說的:眼是懶蛋,手是好漢)。
其實比起練習寫字,我更在乎的是:以后當她再遇到類似情況,面對一個看似龐大得無法征服的任務時,她是否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去面對,她是否有勇氣、斗志和技巧,來挑戰(zhàn)一點自己的極限,讓自己略忍受一下枯燥和疲憊,堅持到做完?
其實,克服困難,需要的不僅僅是強烈的動機、斗志,里面的技巧多多。
更加具體地描述任務
我問女兒:一共有幾樣作業(yè)?田字格有多少?每頁幾行?每行幾個字?需要預習的生字有幾個?數(shù)學幾道題?女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算了算,發(fā)現(xiàn),實際需要寫的時間,并沒有想象得那么久。
面對困難,我們腦子里仿佛有個放大鏡。客觀具體地描述一下,可以幫我們把放大了的誤導信息還原得真實一些。
把關注重點放在已經(jīng)完成多少,而不是還有多少
我跟女兒說,你看你已經(jīng)把要背的和數(shù)學題都做完了,就只剩寫字了。
人們通常在比較接近終點時,更有斗志。在馬拉松賽跑中,這個點被稱為“X”點,大約在賽程的70%處。這個現(xiàn)象不只限于馬拉松。大腦也有這個特點:在大腦意識到你馬上就要實現(xiàn)目標時,它會釋放出一劑強有力的化學物質,助我們加速。所以,我在幫她設定目標時,把已經(jīng)做完的也包括進去,這樣,心理上會輕松許多。
另外,我跟女兒說,寫完五行,就可以休息一小下,這樣寫得更快。五行算一個小目標,一個“小終點”,多設定幾個小目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隨時都在接近小的勝利點。
回顧過去的成功經(jīng)歷
我還提醒女兒,前些天的數(shù)學作業(yè),最初看起來也是這樣難,好像得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但最后她完成得很好。而且,她的寫字速度已經(jīng)比以前快多了,寫完這些完全沒問題。
列出自己的資源,看清自己的能力,回顧過去的成功經(jīng)歷,這些都會讓我們確信——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我們的大腦會在意識到自己非??赡苋〉贸晒r,釋放出加速劑。
把“壞事”往“好”里想
當頭腦被困難所占據(jù)時,就會有個心理盲點,看不見事情好的一面了。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中性的,它的好壞取決于我們在具體情境下對它的解釋。
“作業(yè)多”這個詞,女兒一開始想到的都是消極的:手腕酸、眼睛累、沒時間出去玩……我引導她,想想有沒有積極面呢?
女兒給出了很多我沒想到的答案:寫完后可以很得意、寫字更熟練更好了、一氣寫完自己很有成就感、以后作業(yè)就能寫得更快了、寫完了玩得踏實、在課堂上能交出完整的作業(yè)很體面、可以把鉛筆寫得更短……
到這,女兒已經(jīng)信心十足啦!開寫!
完成任務后,跟之前發(fā)愁的自己對話
女兒寫完后,我讓她跟最初面對任務發(fā)愁的自己說句話。女兒寫到:嘿,親愛的,我超越了你!這話,其實是給未來的那個她看的。以后再面對看上去難以跨過的困難時,她就不會被嚇到。這個“站到對岸的自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召喚力量。
我還請她打兩個分,一個是,做之前看起來的享受程度,一個是實際做時的享受程度。正負兩極,滿分十分。她認真打了,寫之前感覺是兩分,寫完后感覺是七分。這樣做,能讓她明白,事先的預想,和實際做,感覺上有很大誤差。還是姥姥那句話:眼是懶蛋,手是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