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蓮
兒子小博生性活潑、頑皮。自他出生后,我便擔驚受怕地開始做些失去孩子的夢。每次看到有拐賣兒童的新聞,我便會心有余悸地拉過兩歲多的小博,要他再復習一遍家庭住址、父母的單位地址、座機電話號碼、我們的手機號碼。一些常識性的叮囑還要孩子再復述一遍,小博嘟著小嘴像爆豆般地背誦著:“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陌生人給的玩具……”逼急了的時候,他竟然哈哈大笑,令我哭笑不得。
我方向感極差,帶小博出去的時候總是緊張地牽緊他的小手。小博很反感我對他的不信任,總是故意制造機會離開我。在我焦急萬分呼喚的時候,他再笑嘻嘻地出現(xiàn),說他喜歡看我急得抓耳撓腮的樣子。我找來一些警示的案例,嚇唬過小博。他似乎只關心情節(jié)發(fā)展,根本沒引起警惕。后來因為一則新聞,我才意外收獲到了效果。
一天,有人在公交車上講起電視上看到的一個小女孩丟失的新聞。女孩的爸爸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一張網(wǎng)友拍攝的照片,上面有個可憐的女孩站在街頭賣報紙。女孩爸爸立刻認出照片上的女孩是自己傾家蕩產尋找了四個多月的女兒。
接著講新聞的人嘆了口氣,憂慮地說:“也不知道女孩爸爸能否找得到孩子,家人都快急瘋了!”小博聽得很投入,還關心地追問著后來的結果。講新聞的人拍拍小博的頭說:“讓媽媽陪你看電視,這幾天當?shù)仉娨暸_會跟蹤采訪?!庇谑牵〔┍汩_始牽掛著賣報小女孩的命運了。
看了報道之后,小博主動向我詢問人販子拐賣兒童的信息,我借機把想傳達給他的知識又講述了一遍。這次小博聽得很專注,我知道他在同情那個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小妹妹,痛恨壞人。小博希望我以后多給他講解這方面的知識,免得識不透壞人的壞主意,并向我保證不再在外面與我玩躲貓貓的游戲了,以免讓壞人鉆空子。看來,此后的小博會提高警惕了,而我最該做的就是與孩子好好交流,安撫他被震撼的心靈。
我做了反思,學著將所想傳授的安全知識巧妙地滲透到生活實踐當中。一次,我與小博在戶外散步時,遇到一個問路的人。那人不是很能聽明白我所指的路線,若在以往,我會給他帶一段路。但是我沒有,只是再次更細致地指明方向。然后我問小博:“為什么我們不為他帶路?”受到啟發(fā)的小博舉一反三地說出了理由。
后來,又發(fā)生一次與安全教育有關的事情。小博在超市里與姥姥走失,母親給我打電話時急得快說不出來話了,希望我快快趕過去。我安慰母親說:“不要著急,小博已經懂得一定的安全知識與具備處事能力了。”話雖然這樣說,我的喉嚨像著了火一樣。趕過去的途中,我一直將手機攥在手里,怕錯過小博打進來的電話。十幾分鐘后,果然有一個陌生的號碼打進來,一聽真是小博稚嫩的童音。
原來小博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沒敢聲張得讓很多人知道他找不到大人了,而是悄悄地找了一個收銀員阿姨講明情況,讓阿姨用電話對我講明收銀臺的臺號,便于姥姥來接他。我欣慰小博的沉著,機靈的孩子經受住了考驗。
在安全教育上,家長不可因心情急切而忽略孩子的接受方式與理解能力,可以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靈活變通以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