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
幼兒園一幕:
早晨來園時,陳陳瞇縫著眼睛打著哈欠,慢慢悠悠地來到幼兒園門口,老師一看趕忙迎上前去詢問:“陳陳,你怎么沒精打采的,是不是沒有睡醒呀?”陳陳沒有回答,媽媽趕忙說:“沒錯,昨晚睡得很晚,今天早上怎么叫也叫不醒?!崩蠋熣f:“陳陳,我們做個約定,如果你每天都能在九點前睡覺,我可以滿足你一個愿望,好嗎?”陳陳點點頭。可是,還沒到午睡時間陳陳就已經(jīng)困得又是哈欠不斷,做什么事情都沒精打采。終于熬到了午睡時間,老師以為這回陳陳還不得趕緊美美地睡上一覺,補一補昨晚的睡眠不足,可哪想到,陳陳躺在床上玩起了被子,一會把被子橫著,一會又將被子豎起來……剛才的困意全沒了,還時不時地碰碰旁邊床上的小朋友。
分析:
小孩子貪玩不愛睡覺,又沒有時間觀念。在家里晚上遲遲不睡,在幼兒園也不喜歡午睡。即使已經(jīng)困得很嚴重,仍然堅持做些“小動作”。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像陳陳只是其中的一例。老師要及時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并和家長做好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雖然短短幾句話,但通過這種有效溝通,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來幫助孩子了。家長也要主動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老師,這樣更有利于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
措施:
根據(jù)孩子不愛睡午覺的情況,家長和老師同心同力,一起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可以嘗試下如下方法:
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辈涣嫉奈缢晳T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正的。因此,教師和家長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孩子開始睡不著,教師就坐在他的旁邊,拍拍他或講個小故事,幫助他午睡。慢慢地他能睡一會兒了,如果醒來,為了讓他不打擾其他小朋友的午睡,教師可以讓他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如看書。
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是教育最好的途徑,如果幼兒好不容易在園養(yǎng)成的習慣,回家不同步要求,老師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所以,周末家長在家也要盡量保證按照幼兒園的午睡時間來要求孩子午睡。
睡眠室的布置
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舒適的午睡環(huán)境十分重要。在睡眠室,老師應盡量創(chuàng)設可愛的卡通圖案,比如米老鼠在睡覺。這樣,幼兒來到睡眠室,看到這些溫馨、可愛的圖畫,心理上自然就要安靜下來,準備午睡。同樣,在家中,家長也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卡通圖案的窗簾,幫助幼兒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因材施教
來自不同家庭的幼兒,在來園前已經(jīng)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教師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在一個時間睡著。教師要了解不愛午睡幼兒的原因,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孩子進入夢鄉(xiāng)的時間較長,教師可以讓他在不打擾小朋友的情況下,安靜地躺在床上。在家里,家長也是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個性,用相應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盡快入睡。比如愛動孩子的家長剛開始就可以讓孩子運動量多些,陪他跳繩、打羽毛球等,等孩子累了,再和他一起做安靜的活動,身體疲乏的他,很快就會入睡了。
總而言之,午睡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家長和老師都要高度重視起來,細心觀察,想出對策,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午睡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