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嘯
【摘要】戶外運動作為一種與自然界緊密相結合的新興體育運動,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爭先開開設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課程,課程的開設也得到了學生及老師的歡迎和喜愛。由于戶外運動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性的運動項目,安全保證往往成為開設此課程的重要考慮成分,安全保障也是現(xiàn)階段各高校開設戶外運動課程所遇到的最大障礙。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等方法對貴陽醫(yī)學院大學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設置和效果進行調查和分析. 結果顯示,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在內容設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取得較好結果,但還需要改善教學條件, 增加實際操作比例和加快教材建設。
【關鍵詞】高校戶外 救援救護課程 課程設置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和運動方式發(fā)生了諸多變化,一些人開始走向戶外,尋求自然美景、求的真我釋放。從歐美傳入中國的戶外運動以其擁抱自然、鍛煉意志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和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而備受青睞。戶外運動是一組以自然環(huán)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性質的體育運動項目群,因其項目多樣化,在大學生群體中備受學生喜愛。近年來, 很多高校開展一些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課程, 大學生戶外社團也迅速壯大, 提高了戶外運動的普及率, 使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戶外運動中來[1] 面對日益擴大的戶外群體, 戶外運動中的風險和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近幾年來戶外危險事件頻發(fā),死亡人數(shù)逐年增加。
2012年國家體育總局與中國登山協(xié)會把登山戶外運動列入了高危運動項目目錄。2013年由中國登山協(xié)會開展了“全國戶外安全教育計劃”活動,都旨在降低戶外風險,規(guī)范科學我國戶外運動健康科學的發(fā)展。北大山鷹的雪山折翅、靈山事件、給學校戶外運動的良性發(fā)展帶來新的考驗.前我國戶外運動安全保障系統(tǒng)很不完善, 當事故發(fā)生時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外界的救援 。所以,開設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學會自救和簡單戶外急救知識,挽救生命,保障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貴陽醫(yī)學院在教學創(chuàng)新和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結合戶外運動發(fā)展形勢和自然災害事故, 新開設戶外急救與救護課程, 經過09--12年三年,對1000余名在校學生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研究擬對已學習戶外急救課更好的教學效果, 程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 旨在為提高課程質量和效果提供依據(jù)。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貴陽醫(yī)學院2009, 2010,2011級參加過戶外急救與救援救護的學生。 其中男生110 人, 女生113 人, 涉及全校10 個學院。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2005----2013年) 中與戶外運動、急救、教學相關的文章35 篇。 查閱中國登山協(xié)會2008---2013年度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和相關政策性文件。
1.2.2專家訪談法 在問卷設計、調查和撰寫文章過程中, 就相關問題對戶外運動教研室、運動醫(yī)學教師、急救醫(yī)學方面專家進行訪談,聽取和借鑒他們對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教學的建議。
1.2.3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以了解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踐操作和考評方式為目的而自行設計,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 聽取了急救醫(yī)學、戶外運動、心理學等部分專家的意見, 修改和剔除了專家們認為效度偏低和無效的條目 并對問卷信度進行了檢驗:對調查對象的一部分進行了重測,重測數(shù)錄40 份,間隔時間16天,信度為95. 3%.問卷隨堂發(fā)放和回收, 發(fā)放230 份, 回收有效問卷223,有效回收率96.96% 。
1.2.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調查問卷結果輸入SPSS17.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討論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主要培養(yǎng)大學生在戶外運動和日程生活中遇到緊急突發(fā)事件、大型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時處理和應變能力, 能夠在相對復雜的環(huán)境中作出正確判斷, 具備良好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本文主要從開課意義、課程滿意度、可行性三個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
2. 1 開課的意義
現(xiàn)代急救學里把無論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的病人, 意外突發(fā)的4-6 分鐘內時間稱為黃金救護時間, 這一時間對于挽救傷患具有重大意義,有效率達到70%。戶外突發(fā)事件大都在人煙罕見的荒郊野外的自然環(huán)境,缺乏醫(yī)療設施與急救藥品。事發(fā)以后救援力量和人員難以快速到達現(xiàn)場,這時戶外運動的參與者的救援與救護知識和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對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開展, 有98. 2% 的學生認為是有必要的,認為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有必要推廣的人數(shù)高達99. 6% ( 見表1) 。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戶外救援與救護的開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應該進一步進行推廣。
表1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開展和推廣的必要性
必要性 很有必要 有必要 一般 沒有必要
課程開展 85.6% 12.6% 1.8% 0
課程推廣 90.8% 7.8% 1.0% 0
2. 2 課程的滿意度
總體滿意度 學生對課程的總體滿意度較高( 見表2) , 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占90.00% , 一般與不滿意占10.00%, 說明課程的開展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可。
表2大學生對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滿意度統(tǒng)計
總滿意度 非常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總體滿意度 90% 85% 5% 7% 3%
2.3 貴州高校開展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可行性
近年來山地戶外運動蓬勃發(fā)展,參與山地戶外運動的人群
特的喀什特地貌,造就了貴州的具備開多樣的山地戶外運動的條件。近年來國家和貴州省政府都十分重視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的開發(fā)與發(fā)展,在2012年國發(fā)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指出“支持建設國家生態(tài)型多梯度高原運動訓練示范基地和山地戶外體育旅游休閑基地。”山地戶外運動是一項覺有高風險,專業(yè)性很強的運動項目群。隨著山地戶外運動在我國不斷深入開展,參與人數(shù)逐年增加,但同時山地戶外運動中發(fā)生的遇險、遇難事故層出不窮,加之我國開展山地戶外運動的地理范圍廣闊,山地資源復雜多樣,救援工作的開展、救援體系的建立面臨嚴峻形勢。
針對貴州得天獨厚的山地戶外資源和國家政府對山地戶外的開發(fā)。山地戶外救援對于山地戶外的可持續(xù)性、健康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貴陽醫(yī)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開設的社會體育(戶外運動)方向專業(yè)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不僅有從事戶外專業(yè)的體育人才,有豐富的戶外運功的知識和經驗。背靠貴陽醫(yī)學院強大的醫(yī)療團隊,在我院開展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具有德天獨后的條件。
3.結論
通過此次調查結果的顯示,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在內容設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結果, 但也存在需要改善教學條件等實際問題, 因此建議;
3. 1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應在大學校園深入開展和推廣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開設, 提高了大學生急救意識和能力, 降低了戶外運動的風險因素, 同時也是校園安全教育的有益補充.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的開展不僅是必要的, 而且應加以推廣。
3. 2 戶外救援與救護課程應結合當前安全事故, 加快教材建設
課程應結合當前安全事故進行講解, 特別是山洪暴發(fā)、玉樹地震等案例, 能使急救技術更具有針對性 ,使教學目更加明確. 依據(jù)課程的教學大綱, 加快教材建設步驟, 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論水平, 將更有利于戶外急救技術的普及。
3. 3 提高實踐課課程比例, 改善教學實踐條件要開展好戶外急救課程。
應適當增加實踐課的課時, 采用情景模擬和案例分析等方式, 提高學生的應急能力和對突發(fā)事件的綜合處理能力. 應改善教學實踐條件, 適當增加教學實驗設備, 規(guī)范操作技術,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戶外急救技術和提高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
3. 4 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戶外急救課程應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利用多媒體從聲覺、視覺、感覺三個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便于學生直觀了解和學習急救技術. 實際操作是學生規(guī)范和掌握急救技術的重要手段, 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戶外急救突發(fā)事件綜合急救的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高興貴. 影響普通高校戶外運動發(fā)展的因素與對策研究[ J]. 陜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8, 24(2): 118-120
[2]《中國登山協(xié)會戶外初級指導員培訓手冊》2006年
[3]《急救醫(yī)學》 [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4]趙珊. 城市立體救護救援體系建設的探討[ J] . 中國醫(yī)院管理, 2006,( 9) .
[5]楊漢. 山地戶外運動[ M]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6: 34.
[4]中國登山協(xié)會. 2007---- 2008 年度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白皮書[ R] . 北京: 中國登山協(xié)會, 200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