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華
【摘要】本文就“學案導學,自主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學中的優(yōu)勢、課堂中應用及實施保證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學案導學,自主合作” 生物學概念 優(yōu)勢 應用 評價
【課題項目】本論文是增城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第三批課題(課題立項號:ZC1332)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170-01
新版《義務教育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增加了對生物學重要概念的描述,要求在教學中重視概念教學。但初中生物概念的較多,學生表現出難學,難記、難掌握,學習時感到課上易懂,課后易忘。對此,教師在生物學概念教學時,要更加關注學生概念的獲得方法和方式。 “學案導學,自主合作”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全面、準確地認識掌握概念。
一、“學案導學,自主合作”在生物概念教學中的優(yōu)勢
“學案導學,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是以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的平臺,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與傳統的概念教學呈現更多優(yōu)勢。
1、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概念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學生覺得概念難學、難記、難掌握或者課上易懂,課后易忘,根本原因是很多學生覺得初中生物學并非重要科目,學得好與差都沒有關系,缺乏學習興趣?!皩W案導學,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概念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對于中下層學生,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作用更大。因為這類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方法欠缺,在課堂中不知道學什么,記什么。“學案導學,自主合作”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使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通過合作、探究,互相促進,激發(fā)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為認識掌握概念提升了動力。
2、有效地提高學習概念的效率
傳統的概念教學是以教師的講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出現學生不思考、不動手甚至開小差的現象,課堂效率不高?!皩W案導學,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是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互學互教的形式,在學習過程中人人有事做,在小組中,各成員互相監(jiān)督,小組長檢查落實,有效地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惰性;同時,對于認識不清的概念,在小組中可以通過交流、討論,提出自己對問題的見解,教師在收集了各小組突出問題后,進行點撥精講,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二、“學案導學,自主探究”在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1、精心設計學案,保證重要概念的教學
學案通常配合課本同時使用,教師在概念教學中利用學案進行引導、點撥、反饋和提升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去完成預設教學任務,優(yōu)質的學案是開展重要概念教學的有力保證。學案的設計不僅要學生記住基本概念定義,還要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生物學概念,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等形式達到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例如,傳染病概念的教學,通過想一想、議一議,學生統計所患的疾病,區(qū)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初步認識傳染病概念;通過觀察圖片,分析不同傳染病的致病原因,形成傳染病的核心詞;經過討論和分析流感傳播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理解傳染病概念;再通過對H7N9禽流感的預防及對活禽的處理,使概念得于運用和提升。
2、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學習
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學案導學,自主合作”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當好配角,這個配角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要時才進行講解,簡單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時,對概念的定義,概念的核心詞,可以讓學生講,學生能正確表述的,教師可以不必重復;對于討論、探究問題,學生講得不完整或達不到深度的,教師才作補充、引正。這樣,學生有了更多的展示平臺,有助學生對基本概念的識記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傳染病概念教學中,傳染病的定義、病原體的類型就可讓學生自己講述,對資料分析中的問題,則視各小組的回答給予肯定和補充。
3、注重內容的選擇,培養(yǎng)小組合作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所提供的合作學習內容要適合每位學生的參與,使學生有活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fā)學生合作的興趣。在概念教學中,怎樣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呢?
3.1概念理解的內容
概念的教學可分為概念的定義——即概念的初識,,概念的內涵——即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延伸——即概念的運用。概念的定義是學生直接識記的內容,沒有一定的爭議性,沒有必要設制合作探究。資料分析和實驗探究是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提升,是設計合作學習的重要內容。例如,在傳染病概念教學中,傳染病的定義、病原體的類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和觀察圖片直接識記,沒有必要設制合作討論;但對流感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傳染病概念的理解,就要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使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概念。
3.2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初中生物學概念是對生命現象的解釋,源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生物學概念教學中,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通過討論、合作探究更能理解概念,同時又能更好激發(fā)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反射概念教學時,通過反應游戲,小組完成膝跳反射的實驗,小組討論:叩擊韌帶時,小腿有什么反應?膝跳反射愛大腦控制嗎?為什么?從而形成反射的概念。這種從生活的事例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促進了概念的構建,還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又使學生感悟到生物概念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習生物學概念的興趣。
三、“學案導學,自主合作”的保證——評價機制
合理有效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動力。構建“學案導學,自主合作”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機制可確保小組旺盛的生命力,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效持久,實現組內成員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和小組良好的競爭。評價機制可分為個人評價和小組。
1、個人評價
為了避免個別學生在學習活動時不參與,不動手的現象,必須對學生進行個人評價。對學生的個人評價主要由小組長對本組成員自主學習完成情況、參與情況、課堂紀律、小測達標情況等進行評價積分。小組長每周統計每個成員的積分,老師根據積分對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學了照顧不同基礎差異的學生,特別是調動后進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評價時可以制訂不同的評價標準,這樣可以調動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增強自信。
2、小組評價
為了促進各小組內成員的共同進步,營造一種小組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對各小組進行評價積分。每個小組評價積分包括個人得分和集體評分得分,科代表每周統計小組的積分 ,每個小組的積分達到一定等級時,給予表揚和獎勵。同時,在期末評選優(yōu)勝小組,給予優(yōu)勝小組長和每個組員表彰和獎勵。
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學中,開展“學案導學,自主合作”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在課堂上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不僅活躍課堂氣氛,還實現了學生為主體,達到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路曉婭.2015.談初中生物學教學合理使用導學案.生物學教學.33
[2]紀小蘋.2014.教學設計與案例.八年級生物學下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2
[3]沙埔中學課題組.2013.“兵”教“兵”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成果.校叢書本,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