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一直以來,小學教育都沿用“教師講,學生學”的傳統(tǒng)方式,而新課程卻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狀,倡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能力。新“課標”還提出“識字教學要求以兒童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來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情境。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边@樣,孩子就能以自我為主,以自己的生活為課堂,以自己的生活見聞和感受為教材,輕松愉快地識字。
[關鍵詞] 自主識字 ?快樂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我們認為低年級識字教學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入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內打好識字基礎;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課外鞏固,注重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盡快完成課標提出的識字任務。怎樣提高一年級的識字教學質量呢?
一、營造快樂氛圍,激發(fā)識字興趣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他們樂意學。新課程還呼喚有情趣的語文教學。教育心理學也指出:兒童主要是以形狀、色彩、聲音、感覺進行思維的。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生字寶寶”或“生字伙伴”等等,孩子喜歡的名詞,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化成了交朋友或是打招呼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識字四》這一課時,我就把生字做成一個個小動物卡片,上面寫上生字,孩子們很高興,很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且是很自覺,自主的學完這課生字。課后我隨便抽查,竟發(fā)現14個生字一節(jié)課有90%的同學全記住了,還有幾個同學最少記住了10個。通過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孩子們童心的釋放,培養(yǎng)樂學的美好愿望。
二、多種趣味識字,體驗快樂情感
低年級的孩子雖說他們的記憶有時是無意識的,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孩子們有時的無意識卻能終生難忘,關鍵要看引導者如何來領路了。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备鶕湍昙壭W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先利用實物、圖畫、活動、等與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
(1)、邊字謎、猜字謎。
邊字謎使學生最喜歡的,根據生字的結構或意思編成字謎。猜字謎活動以其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猜字謎游戲激發(fā)孩子學習和識字的濃厚興趣。如教學“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說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謎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瑯瑯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自主識字效果。
(2)、利用圖畫識字。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痹谧R字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并以畫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既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又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借助圖畫識字,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更加直觀和樂意接受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學象形文字,如教學“日、月、山、火、田”這些字時,我讓學生畫簡筆畫的方法自主識字。如教學“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簡筆畫,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也牢記在他們的腦海中了。其他的生字的學習,學生就學會了這種既有趣又有效的識字方法進行自主識字了。
(3)、利用競賽識字。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們還可以把各種練習寓于競賽之中。學生在競賽中識字,熱情更高,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男女競賽等。如教師可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讓學生舉行摘蘋果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可以讓學生按順序讀字音、組詞語分析字形、接龍競賽,在激烈的競賽中自主識字。采用競賽法,效果非常明顯,大家不再把練習當作負擔,它已成為游戲的一部分,榮譽的一部分。進而自主識字的效果就更加明顯了。
(4)、利用游戲識字
游戲是學生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喜歡游戲活動,對于游戲他們總是樂此不彼的。引導他們在愉快、輕松的游戲活動中認識一些字詞,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自主識字的好辦法。因此我將游戲識字引入課堂,讓孩子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識字。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語文《識字4》一課中,讓孩子分角色表演“蜻蜓”、“螞蟻”“蝴蝶”等。結合指導,經過多組表演練習,孩子們在游戲中比較準確地認識和理解了十多個生字及幾個詞語。后來,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又將“摘蘋果”、“送寶寶回家”、“詞語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戲引入課堂。孩子們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自主識字的情緒高漲,達到了預期教學目的。
三、實踐活動識字,享受學習快樂
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兒童的興趣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門肯說: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長大了成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師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學生“如何如何”發(fā)展,而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guī)律,是小草就讓它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成棟梁之才。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而無論是“小草”還是“棟梁”他們都需要快樂,因此,孩子選擇“快樂”。
快樂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生活在信息和會的孩子,無時無處不在跟文字打交道。周末,孩子們都樂意和家長一起上街、旅游。商店的店名、食品的名稱、路邊的廣告,旅游景點的名稱……都是識字教學極為寶貴的資源。教師引導學生和爸爸媽媽出去游玩時,問他們廣告牌上寫的什么,商品的名稱是什么、景點的名字叫什么。這樣一次可能記不住,但習慣養(yǎng)成了,與那些字見面的機會也就多了,不知不覺中便于那些生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其實每次活動都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并交流收獲。如舉辦“一(1)超市”、“水果運動會”、“小花市” 、 “逛商場”等等識字活動。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這樣,不僅孩子的識字量增加了,并使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啟迪創(chuàng)新識字, 體驗成功快樂
教師的最大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楊再隋這樣說過:“尊重學生,發(fā)展個性;關愛學生,理解寬容;相信學生,誘發(fā)潛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我對這深信不疑。記得學習《識字6》時,我正在給孩子們講解區(qū)別“睛、晴、情、清、請”時,孩子們沒等我說完都忙舉手發(fā)表自己的區(qū)別方法。一個孩子說:“老師,你看,有目才是眼睛的‘睛。有太陽才會有‘天晴,心高興了是真‘隋,有水才會‘清澈,會講話,就能‘請人幫忙?!甭犕晡业膬蓚€巴掌不由自主地和孩子們一起拍了起來,理解得多到位這出呼了我的預料。后來在這個孩子的帶動下還有編故事把這幾個字都用進去的。在老師和同學的贊美聲中,孩子們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著眼于識字改革,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更新、更科學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既積淀了我國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的寶貴經驗,又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們走進新課程,改革識字教學的新航標,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自主識字教學效率的新途徑。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積極探索省時高效的自主識字教學方略,切實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自能識字的能力,還識字教學于精彩。作為一名的一年級的教師,有責任對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探索改革,讓孩子們能在開發(fā)性的氛圍里愉快、自主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