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別的目的吧。”最近一年,不止一次,有人這樣對我說。他們沒有再說別的。但我明白他們的弦外之音。
我叫王紹森,1986年出生在大連。2010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guī)е贾莸慕z綢回到老家創(chuàng)業(yè),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不大,加上我就4個人,但銷售穩(wěn)定,每年能賺十幾萬。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家喻戶曉的絲綢品牌,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2014年3月底,我去復(fù)州(大連的一個古鎮(zhèn))玩。路過鎮(zhèn)上唯一的電影院,我聽到里面?zhèn)鱽沓獞虻穆曇?,挺好奇,就溜了進去。
電影院已經(jīng)上年頭了,門口沒人查票,不過里面還是空蕩蕩的,我是唯一的觀眾。
一束高光打在幕布上,影出了幾個人偶。在古老的唱腔和樂器的伴奏下,人偶或舞,或斗,演出了一出打戲。
戲演完了,幕后陸續(xù)走出6個老人,年紀都在六七十歲上下。我走上去,一個精瘦的老頭盯著我,瞇縫著眼問:“年輕人,要不要學(xué)皮影戲呀?”
后來,我才知道,他叫鄂文武,遼南皮影界最大的腕。
早半個世紀,他是超級明星。
那時電影還不普及,看場皮影戲是農(nóng)村最大的娛樂。
鄂文武是遼南皮影界翹楚景維恒老先生的高徒,到哪里都被人包圍。27歲那年秋天,他帶著班子岫巖演出,說好只演幾天,卻在村民的要求下,一演就是70多天,直唱到天氣轉(zhuǎn)冷,沒帶棉衣的戲班人被凍得受不了,村民才放他們回老家莊河。
現(xiàn)在,鄂文武和他的伙伴卻成了最后的遼南皮影戲演員。他們一年最多演5場,演戲的收入不到1000元。由于沒有前途,沒有年輕人愿意學(xué)。
對皮影戲的承諾
我對他們說:“一年內(nèi),我給你們安排50場演出?!?/p>
2014年4月,我成立了大連遼南皮影藝術(shù)團。藝術(shù)團一共11個人,核心就是那6位老藝人。每個月,我付給每位老人兩三千元工資,讓他們安心。
當時我覺得很簡單,我在商界還認識些人,我想借著我的人脈,可以找到一些企業(yè)贊助,讓皮影戲有更多的演出,重新?lián)碛行碌挠^眾,開始盈利,最終實現(xiàn)自我造血。
但現(xiàn)實很快就教育了我。沒有人愿意掏錢買票看皮影戲,虧錢演到30場,我就撐不住了,只有到處拉贊助。
我參加了一次商圈朋友的聚會。一位老大哥說:“我們聚會不能老這么吃吃喝喝呀,得做點公益的事情?!?/p>
我馬上站起來說:“要不搞場皮影戲演出,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我不看好你這個項目,你坐下吧?!崩洗蟾绨l(fā)話。
坐下后,我左思右想,跟商人談項目,一定要讓他們的投資看得到回報。
等大家聊得開心,我又站起來,這一次我把盤活皮影戲市場的藍圖描繪了一遍。
還沒等我說完,老大哥就指著我:“你是不是就想要錢!”
一句話把我說懵了。
我死乞白賴拉贊助,哪一分錢進了我的口袋!場地費、人員工資、老藝人食宿,還有賣不出去的演出門票……我把這些年攢的30萬元陸陸續(xù)續(xù)都投了進去。沒時間經(jīng)營絲綢公司,全靠以前積累的客戶有一單沒一單接著。公司的員工從4個人變成3個人,最后只剩我一個。哪一分錢進了我的口袋!
晚上回到家,酒桌上的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兄弟,你真是年輕不懂事啊,好好做你的絲綢生意多好。文化這種往里搭錢的事兒,產(chǎn)出遠遠達不到投入的部分。大家都會算這筆賬,不值啊。”我一句話沒說撂了電話。
我找到文化部門尋求支持。
“這個我們已經(jīng)在關(guān)注了?!?/p>
我找了很多公益基金會?!皩Σ黄穑覀冴P(guān)注的都是生老病死的事,沒有針對文化的專項基金?!?/p>
“文化投入多少都看不到效果。”
我找到專門扶持文化傳承的基金會?!爸袊Wo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太多了,你這個要往后排,往后排?!?/p>
有人勸我不要太較真,文化該失傳的就失傳,不符合時代的東西,也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不信。這些傳統(tǒng)文化,只要能自我造血,就還是能活下去。關(guān)鍵是要大家愿意花錢看演出,讓藝人可以養(yǎng)活自己。
我連跑3次復(fù)州,跟鄂文武溝通。這個本來堅持“到死也不能改”的老藝人,終于同意了:皮影戲可以少一些老的唱腔,多一點對白,皮影戲的造型可以再萌點。
新的戲目誕生了,《灰太狼的煩惱》,首演來了200多個人。大多是父母帶著孩子。
我們就用這些改良的戲目開始巡演,最終,在一年時間里演了100多場。劇團的收支也差不多可以持平。而我的下一步目標,是希望通過演出,讓更多年輕人看到皮影戲,從而找到愿意繼承的人。
皮影戲始于戰(zhàn)國,從南宋起至清代,陸續(xù)傳播到南亞諸島、埃及、波斯、土耳其、法國、英國、德國等國,是中國最早走出國門的戲曲藝術(shù)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欣賞的幕影藝術(shù)。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皮影博物館在法國,法國人曾稱它為“電影的前驅(qū)”。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東亞圖書館就藏有2000多件中國皮影。
2011年11月2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皮影戲列入了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29項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鄂文武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最后的皮影匠師,在他之后幾乎沒人能唱出最原汁原味的遼南唱腔,也沒人能手腳并舉同時演奏六種皮影樂器。他今年77歲,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為什么眾籌
2015年,我想為這些老藝人舉行一次巡演,希望在他們皮影生涯的最后幾年時間里,帶他們出去演出更多場。
這是他們第一次巡演,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我還想把這個過程拍成一部紀錄片,如果傳承終將失敗,至少我還能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
去外地演出,我總是盡力想安排老藝人住好一點吃好一點,畢竟年紀這么大了,加上車馬勞頓。但他們總是說:“隨便住個小旅館好了,不用住酒店了?!薄半S便點兩個菜好了,夠了?!?/p>
他們沒有太多要求,但是場地費用、演出費用、燈光音響,這些費用還是少不了。
2015年,我們計劃巡演預(yù)算是10萬元,包括場地費用、演出費用、燈光音響,還有六位老藝人的吃住、路費。我已經(jīng)設(shè)法籌到了5萬元。而剩下的5萬元,我想通過眾籌獲得。
這次巡演的路線沿途經(jīng)過杭州、嘉興、上海、揚州、蘇州、無錫、泰安、濟南和北京。我們不只想給大家一場演出,我們還想邀請年輕人走到后臺,跟我們一起耍皮影。如果你愿意學(xué)習(xí),甚至成為學(xué)徒,老藝人會非常樂意的!只有年輕人的參與,才能讓皮影戲繼續(xù)活下去。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