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超 楊賽
當父親去世前說起家族的祖籍地,提及 “北京”兩個字時,我就開始對這個神秘的祖籍國有了難以言喻的向往。我喜歡中國謙遜有禮的孔孟之道,對唐詩宋詞里的優(yōu)美詩句更是深深著迷。我努力地學習中文,從中文的基本發(fā)音,再到字詞的組合,最后到名著的閱讀,一步步地盡量讓自己學得更好。終于我成為緬甸猛乃這個小鎮(zhèn)上第一個學習中文的高中生,而這也是我圓夢之旅的開始。
2007年12月,我參加由僑辦和漢辦舉辦的“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春城15天游”。 第一次踏上祖籍國的土地,我就愛上了昆明這座城市,短短15天里,地道的中國菜,別具一格的中國美景在我眼前都是那么的新奇。2009年,為完成為期兩年的函授班學業(yè)課程,我又一次來到昆明,成為了云南大學的一名函授??粕?,這是我在緬甸學習的畢業(yè)之旅,也是我圓夢中國大學的開始。
2010年我到北京參加由僑辦和漢辦舉辦的夏令營。我想只有借中國詩人艾青所說“為何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樣一句詩才能表達我踏上這片土地的感覺。進到輝煌大氣的人民大會堂,進了萬籟俱寂的天壇,參觀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場地鳥巢、水立方。以往只能通過報紙電視關注鳥巢以及它的建造歷程,到北京終于得以一見就像等待許久的候鳥歸了巢那樣踏實喜悅。看到故宮時,我會默默想:或許在明清年間,我的祖先正是生活在這皇城腳下,過著平凡的生活。短暫的四五天北京文化之旅更加堅定了我要在中國讀書的夢想。
2012年通過孔子課堂我申請到了云南師范大學的獎學金,正式開始了我的中國大學之夢。
與很多到中國的東南亞留學生不同,到中國學習之前我已經(jīng)在緬甸東枝興華學校擔任了5年的中文教師,對于中文的熟悉程度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緬語。或許是因為之前到過中國的原因,我迫切地想讓家鄉(xiāng)的人們也像我一樣,走出去看看歷史悠久的中國,學學世界上先進的科技、文化。在東枝教書的日子里,與學生們的交流互動,奠定了我想成為一名教師的愿望,因此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到云南師范大學讀書。
云南師范大學的環(huán)境很美,基礎設施也很完備。我喜歡戴上耳機,聽著中國音樂,用90分鐘的時間一個人散步在這片3000畝的校園里,細細去感受祖籍國的這片土地。
2012年暑假,我被學校安排到昆明的呈貢體育訓練基地給緬甸自行車運動員做翻譯?!八l(xiāng)遇故知”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不過緬甸運動員們第一次到中國非常緊張興奮,從她們身上我仿佛看到第一次到北京的自己,只是我們懷有不同的夢想。每到休息時,看到風趣幽默的中國教練和緬甸運動員打成一片,我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以前我認為翻譯就是簡單地解決語言障礙,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翻譯其實是一個復雜繁瑣的工作,是需要講究門道和技巧的,這其中記憶深刻的一條就是教練告訴我的“不冷漠運動員”。不論是來自教練的批評還是醫(yī)護人員的身體建議,都應該采取合理易懂的翻譯方式,把批評翻譯得委婉卻不容忽視,把醫(yī)生建議翻譯得生活化又懇切叮囑,這其中的奧妙實在是值得我仔細琢磨。
之所以來云南師范大學留學,并且努力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我是希望在教育學生們的同時能夠促進緬甸與中國的溝通,但這單憑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中國政府可以加大媒體宣傳力度。舉兩個例子,中國在緬甸修建了一條公路,但緬甸人民卻不知道這條公路是哪個國家?guī)兔π藿ǖ?。中國有很多意義深刻的名著書籍,但都是先由中文翻譯成英文,再由英文翻譯成緬語,這其中便會存在很大的偏差。云師大的漢語老師曾問能不能把漢語的《唐詩三百首》直接翻譯成緬語,當時我的回答是:“我盡力!” 《唐詩三百首》中某些詩詞的內(nèi)涵確實是我無法體會的,但要是能夠與學習緬甸語的中國老師、同學有更深的交流,憑借他們對原文的準確理解,我相信我一定能夠譯出完整、深刻的緬語版《唐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