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平
【摘要】本文結合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實際和教學實踐,提煉出高職教育教學“IAC”教學法,從“IAC”教學法的基本框架、基本內涵及如何實現(xiàn)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實踐有所裨益,對改革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學內容、方法和技術手段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育;“IAC”教學法;探討
結合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實際和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提煉出高職教育教學”IAC”教學法,以期對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IAC”教學法的基本框架
“IAC”教學法是指教師將教學實施過程分為導入(Introduction)、積淀(Accumulation)、鞏固(Consolldate)三個部分,并將三個部分有機地融入一個教學整體的方法,簡稱“IAC”教學法。根據(jù)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IAC”教學法中導入(Introduction)、積淀(Accumulation)、鞏固(Consolldate)分別對應課前準備、課中探索、課后延伸三個階段。
“IAC”教學法的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IAC”教學法的基本框架圖
二、“IAC”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IAC”教學法的基本內涵可以解釋為:
◆課前準備——導入(Introduction)。目的是建立導入模塊,細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
即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切入、任務剖析、游戲體驗、認知反饋?,F(xiàn)以高職經管類專業(yè)中《資產評估及技能訓練》課程教學為例予以說明。
(1)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將書本上的文字進行規(guī)劃、設計出形象的情境。例如,根據(jù)不同的資產評估目的與形式,創(chuàng)設不同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的職場情境。
(2)任務切入。例如,在資產評估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別擔當評估機構的總經理、項目經理、注冊資產評估師、評估助理人員、委托單位的領導(職員)等不同角色,找到任務的切入口。
(3)任務剖析。教師針對任務進行深入剖析,替換不同的職場情境(場景),讓學生開展頭腦風暴,舉一反三,多提問題。例如,一個資產評估項目洽談過程中,評估機構(人員)和委托單位(人員)各自的目的是什么、各自的利益所在?在洽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完成時間、勝任能力、費用等問題,洽談雙方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態(tài)度,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加以剖析。
(4)游戲體驗。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設計職場辦公環(huán)境,醞釀(想象)職場空間。
(5)認知反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劃分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討論課前準備中遇見的各類問題,提交預習難點反饋卡,以便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決知識難點。
課前準備5環(huán)節(jié),教師:導入任務,激發(fā)興趣;學生:剖析任務,自主深入。利用多種手段或平臺(互聯(lián)網(wǎng)絡、各種論壇、手機交流平臺等)做到對職場認知的興趣培養(yǎng)。
◆課中探索——積淀(Accumulation)。目的是對知識進行吸收積淀,細分為6個
環(huán)節(jié),即案例介紹、案例討論、課堂講授、思維訓練、模擬演練、綜合考評。
(1)案例介紹。教師將職場案例中的常見現(xiàn)象介紹給學生。
(2)案例討論。針對案例,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師生互動,各抒已見,討論最佳方案或做法。
(3)課堂講授。教師要借助各種手段,利用各種授課方法,灌輸消化模塊,并分享教學電子書。
(4)思維訓練。教師通過訓練思維活性的問題,提升學生應變能力。
(5)模擬演練。教師將可排演、設計、規(guī)劃的職場情景作為任務分配給學生,由學生進行職場模擬、角色扮演。
(6)綜合考評。每個學習小組(學生)完成測試任務(測試題)后,將得分比對事先建立的“學習評價(建議)卡”,尋找自身問題,再參見素質雷達圖,了解自己職場能力的不足。
課中探索6環(huán)節(jié),教師:教學指導,項目指引;學生:學習主體,多角認知。師生利用多種課堂形式深入職場認知。
◆課后延伸——鞏固(Consolldate)。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網(wǎng)絡化工具,自主學習,鞏固知識,細分為7個環(huán)節(jié),即自助知識、論壇交流、QQ微信、APP應用、課堂回顧、鞏固練習、拓展任務。
(1)自助知識。首先是收集各類企業(yè)文化、員工禮儀、職場制度手冊、職業(yè)標準,建立學生自助知識庫;其次是構建職場圖文影音點播平臺,供學生隨時查閱。
(2)論壇交流。通過論壇,學生找到關注的職場問題,在線提問,乃至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解答。
(3)QQ微信。通過搭建職場討論群以及微信,作為師生的電腦、手機交流平臺,可以方便學生隨時交流,除此之外,用途很大的還有電子郵件和微博。
(4)APP應用。利用免費的云筆記平臺,建立公共賬號,上傳職場教學課件、圖庫、影音以及網(wǎng)絡時新資料強勢共享,可以在個人PC機上跟進,也可以在手機上隨身跟進,便于學生APP在線學習。
(5)課堂回顧。利用各個高職院校建設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學生隨時可以進入相關課程的網(wǎng)站,重新回顧課堂內容。
(6)鞏固練習。學生在進行課件回顧的基礎上,完成各種方向的職場素質測試任務(測試題),通過與正確答案的比對,在練習中學習相關知識與素質。
(7)拓展任務。學校組織學生進行職場參觀、模擬招聘會、模擬公司、角色扮演以及職場實習的拓展,以提前充實、積累職場經驗。
課后延伸7環(huán)節(jié),教師:輔助引導,后臺支持;學生:自主學習,鞏固提升。學生對職場認知做到多層面多形式的接觸、延伸、鞏固。
三、“IAC”教學法的實現(xiàn)
實現(xiàn)“IAC”教學法之關鍵在于必須為學生構建學習生態(tài)圈,即將企業(yè)、學校、社會3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共享,建立社會化(So)、本地化(Lo)、移動化(Mo)、聯(lián)合化(Co)的學習模式,可簡稱SoLoMoCo學習模式。
(1)社會化(So),即將職場材料、校企合作現(xiàn)場、數(shù)字化信息整理為職場圖文音像資料。
(2)本地化(Lo),即將現(xiàn)場教學、校內職場實訓、職前職后教育進行多媒體視頻拍攝、信息化溝通。
(3)移動化(Mo),即使用移動互聯(lián)工具、云端共享資料、全天候App在線學習。
(4)聯(lián)合化(Co),即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建立企業(yè)學校兩個課堂、多元化教學、數(shù)字溝通、電話會議、深度體會職場素養(yǎng)等。
SoLoMoCo學習模式實現(xiàn)的基礎依賴于信息化平臺搭建,包括搭建網(wǎng)絡學習平臺、移動互聯(lián)平臺、視頻庫、交流溝通平臺等。通過信息化平臺搭建,可以使教育教學資源得到歸集整理,成為學習生態(tài)圈的基礎,學生既能O20線上線下學習,又能利用SoLoMoCo學習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