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學軍
【摘要】眾所周知,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閱讀理解這類題在高考中占據(jù)的比例也很大。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十分重視閱讀教學,但是,就筆者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看到的實際情況來說,閱讀教學方法上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因為一個班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學生基礎參次不齊,在閱讀能力和興趣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差異。而教師在對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進行設定時是以全班平均水平為依據(jù)。這就會造成,一些基礎較好、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覺得閱讀課缺乏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而一些基礎較薄弱、閱讀能力和興趣都較弱的學生則會認為閱讀課過于枯燥,對學習喪失信心。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分層次教學法 策略
一、分層次教學法之含義
學術界對分層次教學法的定義存在著各種說法,本文認為分層次教學法是指,教師以學生現(xiàn)有知識、潛在意向、能力水平為依據(jù),用相對科學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幾組,并加以區(qū)別對待,以使教師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力得到最好的提高。
在對其含義進行界定時,還應明確以下兩點:第一,分層次教學并非是要將基礎較差的學生劃分出來,聽之任之。而是本著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差異,以提高其英語閱讀學習興趣和成績?yōu)楦灸繕?。基于此,教師應以平常心對待并且對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有充分了解。第二,分層次教學法及以學生差異為標準對群體進行劃分,因此,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在英語閱讀興趣和已有知識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行認真分析。
二、分層次教學法之意義
1.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讓每一位學生充分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都是將學生固定的組成一個學習班級,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對全班同學進行進度統(tǒng)一、內容相同、目標相同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也有弊。它能使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較方便的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但是同時也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在認知和知識掌握方面存在的差異。而分層次教學法則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教學過程、內容、活動的安排進行改革,對每一位學生在認知和掌握知識方面的差異性加以重視。真正做到以文為本,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
2.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有利于因材施教。高中時期的學生,在閱讀興趣、閱讀知識掌握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采取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則可能會出現(xiàn)無法滿足各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的現(xiàn)象。尤其是當學生處于高中這一特殊階段,學業(yè)繁重,面臨著高考的壓力,難免會產(chǎn)生煩悶的心情,若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會進一步產(chǎn)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厭惡心理。教師如果在此時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對其進行層次的劃分,進行因材施教,則能夠很好的滿足不同層次的閱讀實際及需求。
三、分層次教學之策略
主要從閱讀教學進行前,進行中及進行后三個階段對高中閱讀分層次教學提出相應策略。
1.閱讀前。在正式進入課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熱身運動”。主要是指通過一些趣味性的課堂活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為閱讀課文做好準備。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特色,以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為基礎,設計一些普遍實用的方式來進行閱讀課程的導入,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興趣都能夠得到激發(fā)。例如,在對課文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一些視頻播放、音樂播放等。已達到吸引不同層次學生的目的,從而順利開展閱讀教學。
2.閱讀中。主要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活動,是最為主要和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此時也應該充分對分層次教學法進行運用。例如,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要求學生首先對課文進行通讀,以學生不同層次為依據(j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劃分。接著,對每一個小組分配不同任務。例如,對英語知識掌握較差同學的小組分配尋找生詞的任務;對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分配總結段落大意的任務。最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由該小組指派一名同學對各組閱讀成果上臺進行匯報。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給學生閱讀的都是同一篇課文,但是根據(jù)其差異性進行層次的劃分,進行分層次教學。如此一來就能夠充分考慮到每一類同學的需求,調動其課堂參與性。
3.閱讀后。這一環(huán)節(jié)仍然需要注意分層次教學法的運用,主要是對學生所學的內容進行提高和鞏固的階段。教師在此時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涉及一些具體的任務,按照閱讀進行中所分的組,對每一組分配不同的任務。例如,可以對基礎較為薄弱的組分配課文復述的任務;對基礎較好的小組分配口頭練筆等任務。并在這些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已達到讓各層次的學生在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發(fā)展,實現(xiàn)讓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目標。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在英語基礎、學習興趣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對班級學生存在的差異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并以此為依據(jù),在進行閱讀課堂教學重視差異性,進行分層次教學。以此達到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來,切實提高閱讀成績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對學生小組活動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2.
[2]朱君.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
[3]戴軍熔.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活動[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1 .